APP下载

小学语文“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1-01-03郁路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单元导学式教学设计

【摘要】小学语文是教育的奠基性内容,围绕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基础知识、批判思维、迁移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引领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度改革,“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教育的重要依托,此次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从基本概念、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内容展开研究与剖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式;大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3-071-03

【本文著录格式】郁路 .小学语文“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33):71-73.

引言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记忆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非常缓慢,随着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变化,人才需求也在同步发生转变。“导学式”大单元教学突破了过往“小单元”教学零散和单一教学,教育者坚持以活动为中心、兴趣为导向、需求为基础,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并强化内容之间的关联,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和持续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得到不断发展。教师在“导学式”大单元设计过程中依托学生学情设计的教学情境准确贴近学生生活,当学生对活动充满兴趣时,他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交流,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交流合作、沟通表达等等能力均将得到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进程中不断生成。

一、“导学式”大单元及其教学特点

(一)概念界定

“导学式”大单元以语文教材为教学依托,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背景完成教学内容与素材的重新整合,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导学、学生之间交流导学、学生自身自主导学,最终实现知识积累、技能发展和能力提升目标。该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的全面拓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单元学习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表达、写作、思维等等技巧,真正掌握学习、思考和生活的关键,有效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特点

教师在“导学式”大单元教学中肩负着“导”与“教”的使命,这与学生的“学”形成了循环体系,以“导”引“教”、借“导”助“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深化,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该模式的主要教学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碎片化内容的系统化再构

“导学式”大单元是教学内容有效组织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保持“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思维”,将原本碎片化的小单元整合成为大单元,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探索需求。教学模式的变化不仅有助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发展,更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展开,系统化重构的实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导”带“学”。

2.重点突出教学实施针对性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要进一步突出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看似削弱,但在课堂外需要做更多准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的备课效果。备课需要同时完成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学生需求的分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实施教学引导。“导学式”大单元教学对“教”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内容的全面整合及贴近学生活动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升将更好地完成“导”与“学”。

3.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宏观层面保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引导学生实现全面成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性,并促使学生积极实现深度学习。所有学生的个性与基础均具有独立性,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参与是“导学式”的教学目标,激活学生的兴趣后,学生将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途径,善于引导才能够高效促学,“導学式”教学效果和质量将不断提升。

二、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准则

(一)导教学全面整合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明确教师的“导”及“教”与学生的“学”需要形成有机整体,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激活学生,更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自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系统性地探索任务和活动的目标,依托知识和经验完成拓展联想以及新知识的建构,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最终目的。将三者全面整合才能将教师与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共同向着教学目标大步前行。

(二)层序性基础上突破难点

大单元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教学工作,构成大单元的基础单元元素相互独立却又紧密关联,语文学科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学生向前攀登的阶梯,层序性要求教师注重单元教学的层次与联系,逐步攻克各个难题。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教师不必严格遵循教材结构,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引入多种策略,在现有重难点基础上向上拔高突破,遵循客观规律且不断创新地完成难点突破。

(三)典型范例教学准则

典型范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认知素材,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选择与大单元主题密切关联的典型阅读材料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利用单元内的选择策略实现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对比能够有效进行学习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真正在现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向外拓展,举一反三并最终实现自主探索与学习。

三、“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一)追求核心素养,有效选择主题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各个学科纷纷结合本学科实际确定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践行核心素养要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主要诉求,学生的关键任务是要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持续丰富和思维意识的有序生成,不断积累和增长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注重人文主题的选择和标识,将其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激活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共鸣,进而使学生保持主动性。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单元导语内明确了人文主题,这就使得学生在主题选择方面既可以保持清晰目标,又能够做出灵活调整,实现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循序生成。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作为人文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和建党百年的沧桑变化作为素材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带领学生展开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爱国歌曲合唱、黑板报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对爱国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发展高阶思维,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的启明星,教师只有在目标的指引下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沿着正确路线持续向前,不断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需要统筹协调,确定具体目标与发展方向,同时完成教学与评价的双重设计,既要突出教师在“导”与“教”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凸出学生在“学”方面的作用,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以及核心素养需要在目标中得到全面呈现。在教学目标确定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对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明确大单元的内在关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教师进而分析学生的基础学情,例如,学生的字词积累量、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思维发展层次,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每一个教学步骤的细节。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设定,语文教师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研讨活动,共同讨论分析并确定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思维碰撞过程中达到群策群力的效果,使“导学式”大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日益清晰。高阶思维发展是“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起点,通过“应用、迁移、分析、评价”的全过程教学设计将更好地推动单元目标的完成,依托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要求持续凸显高阶思维发展意图,将教学活动有效落实于整个单元,在教学评价环节更能够将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情况作为目标的映射和对照依据。

(三)教学内容组织,实现意识迁移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保持对学生知识迁移意识与能力的重视和关注,期待通过深度学习的试探逐步完善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去引导学生实现现有知识与发展知识之间的重构,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基础拓展和迁移,相似内容与关联内容的整合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关键知识,有效强化知识的理解与提取运用。大单元内容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构建,逐步融会贯通各种知识技能并有效迁移运用,最终践行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注重其拓展与延伸,教师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以提升学生阅读、表达和写作的素养,课堂内外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带领学生深度研读《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重点词与句的阅读和分析去感受文章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或如《太阳》般平实,或如《松鼠》般活泼,虽然文字风格各不相同,但描述刻画却同样条理清晰。在完成阅读教学后笔者鼓励学生借鉴课文的描写方式选择不提供切入角度或场景展开对比仿写,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单元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得知识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碎片化的知识壁垒被逐渐消除,教师在强化语文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拓展,带给学生更加广阔的事业和多元的思路,这对树立学生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均具有非常积极作用。

(四)过程设计交织,真正实现“导学”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在过程设计环节需要同时兼顾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宏观层面在既定的学时内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课型,打破传统教学的条块划分并践行“大语文观”;微观层面利用不同课型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单元,逐步完成“学习内容”向“学习任务”的转变,善于利用“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情境素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实现知识内容与语文素养的深度关联,在冲突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将得到不断地拓展。将大单元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效关联是情境素材选择的关键,教师保持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的关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与当前美国发动贸易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剖析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国家发展与国际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将各学科的前沿内容作为教学情境素材,例如探秘火星、载人登月等航天工程都是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以此作为情境素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保持对身边政治、经济、社会、日常的关注,高度关注这些内容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鸟的天堂》的教学中笔者就将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碳中和作为重要学习素材引入教学。

“导学式”大单元要实现学生“解题能力”向“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转变,充满吸引力的问题将在导学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将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利用现有知识分析、讨论、尝试、探索、质疑、交流、反思将实现学生素养的打破与重构,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要继续引导学生全面描述思考和解决的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和分析,促使学生在应对质疑的同时实现思维外显。如果学生对问题出现了争议或争执,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与辩论,最终获得更加缜密的答案。这也将成为学生知识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导学式”大单元评价。

参考文献

[1]付军玲,王晓虹.大单元学习:让儿童生动活泼地学语文——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Z1).

[2]杨九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0(17).

[3]于甜. 基于逆向設计理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4]罗莎.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为例[J].汉字文化,2020(4).

[5]李安琪,黄芳,董文.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文编制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22).

[6]王庭波,闵崴.基于引进模式的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单元开发——以四年级《狐狸阿权》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1).

作者简介:郁路,女,1988年生,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猜你喜欢

大单元导学式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整体导学式开放性教学法初探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程序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