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方法探讨
2021-01-03江一赫
江一赫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0 引言
民俗语言不同于官方语言,其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是民族文化集中的反映,是民俗要素的文化符号之一。朝鲜民俗语言包含俗语和民俗词汇两种,其中,朝鲜语民俗语囊括了谚语、成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民俗词汇包含朝鲜地方的方言土语、口头禅、民间流行语等等,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色彩和生活习俗。民俗语言带有很好的表现力,不同于官方语言,民俗语言具有生动性、特色性的特点,但往往会给译者带来较大的翻译挑战。想要切实的翻译好民俗语言,就需要深入的研究民俗语言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通过翻译来传递民俗文化。
1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性质分析
1.1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概念
翻译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我国史料,礼记中指出“五方之民,言语不通,通其欲……北方曰译”。在译字之前加翻字,就被称之为翻译。翻译最初具体指代笔译活动,也就是说,通过有文字记载的形式对不同语言进行汉译,这种笔译形式起源于对佛经的汉译,后来逐渐被演变成一种文学性活动。翻译活动在逐渐的演化过程中转变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口译形式,另一种是笔译形式,而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是指翻译的横向形态,也就是说,将朝鲜民族、朝鲜国家的语言进行翻译活动,更能沟通双方人民之间的交流。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不同于官方语言的翻译,民俗语言更带有一定的地方性色彩,其中方言、口头禅众多,在翻译时既不能改变其原意,也需要将其中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困难的。翻译者需要根据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特点,寻找其中的翻译技巧。
1.2 翻译性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语言的互译活动越来越重要,在国际化环境中,人际之间的交流存在语言上的障碍,需要通过翻译活动来促进人际之间的交流,翻译的性质就是交流信息,是疏通双方思想的重要工具。翻译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为语言交流和互动的一种工具,翻译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用适合本土化的语言直白的表述句子的含义,整个翻译过程不仅是双方语言的交流,更是双方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交流。在翻译时需要注重运用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1.3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流程
相较于朝鲜语官方语言,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作为理解阶段,第二个阶段可以作为表述阶段,第三个阶段可以作为校对定稿阶段。在第一准备阶段中,需要根据朝鲜民俗习俗确定民俗语言的中心思想,大致掌握文章需要表达的内容,确定翻译的标题。同时寻找朝鲜语民俗语言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背景资料等等,根据这些资料,寻找文章中各个段落和不同话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民俗语言的翻译规律比较难找,需要翻译者有强大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化背景,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朝鲜语民俗语言的修辞色彩和语体风格。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二阶段,也就是表述表达阶段,根据准备阶段掌握的具体资料进行翻译,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利用本民族语言将其含义表达出来。第三阶段为检查校对阶段,根据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过程,对其中的词汇和口头语言进行校对和定稿。
2 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的应用
2.1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原则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原则主要有三点,首先需要尊重朝鲜语民俗语言的文化背景,忠于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对朝鲜语民俗语言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思想进行准确的判定,利用直白完整的语言,准确将朝鲜语民俗语言中的人物、事件、道理、思想等表达出来。其次,需要根据整个朝鲜语民俗语言的内容整理译文,使其明白通顺,结合语言的特点和规范,对民俗语言进行准确的鉴定和翻译,避免生搬硬套的利用一般翻译方法去翻译朝鲜民俗语言,使整个译文比较通顺。最后,朝鲜语民俗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保留民俗语言的风格特色,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保留在译文之中,避免利用直白的话语,或者译者自己的风格代替朝鲜语民俗语言的风格。
2.2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技巧
朝鲜语民俗语言反映长期生活在朝鲜某个地域人们的思想情感,这种语言形式不同于官方表达的语言,其更多代表人们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运用翻译技巧时,译者需要注意在翻译中对原文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保留,对其中的民俗俗语和民俗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既保留区域文化的风格,也能直白的将其中的意思表达出来,方便人们理解和交流。因此,在翻译技巧方面,可以在翻译实践中吸取实际经验,总结相关翻译技巧。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可以利用还原转换法:在朝鲜语民俗语言中,有一些成语和俗语无法通过字面意思进行中文转换,因此可以将这些成语和俗语进行汉语意译,通过还原转换就可以将其翻译成朝鲜语言或者是汉语。还可以利用增补转换法或者省略转换法:例如原文中一些俗语为更加准确的表达语气,为更能凸显说话者的意思,通常会采用一些补充性的单词,在进行汉语翻译时,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其中一些不必要的词汇,使整个译文更加通顺流畅。但需要注意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巧性,尤其在一些成语或者俗语之中带有说话人语气的表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保证其处于统一的风格下,在尽量不转换句意的语气时进行增补或者省略。民俗语言与官方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顺序也有一定的不同,就拿汉语为例,书面语言与日常人们交流的语言在语序上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可以将这种特点代入翻译技巧之中,通过运用转换翻译法,正确看待朝鲜语民俗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语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根据实际阅读者的需求、阅读者的表达习惯,对不同语序进行必要的调整。尤其一些朝鲜民俗语言中并没有主语或者是谓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要根据汉语的句式成分、汉语的语言顺序和各种句子成分的位置重新调整语言顺序,使之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还有一种最常见的翻译方式就是假借转换翻译法,尤其针对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而言,一些民俗语言的特殊词汇无法通过意译或者直译的方式还原语义,这时可以利用假借转换翻译法,利用相近的词汇来代替这些特殊词汇,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同时使读者能够明白民俗语言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运用具体的翻译技巧时,译者必须要根据朝鲜语民俗语言和我国汉语之间的差异,根据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特点和特殊形式,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更好地反映原文内容。
3 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策略
3.1 朝鲜语民俗语言中俗语的翻译
朝鲜语民俗语言中俗语占据较大的比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根据天气、日常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形成俗语这种语言形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成语和谚语,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语言精髓。在朝鲜语中,将民俗语言中的俗语称之为.这种语言与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关,不同地区的朝鲜语俗语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但其形式与内容比较夸张、生动,具有说理性比较强的特点。朝鲜语中的俗语翻译需要结合我国成语和谚语的形式,通过找寻二者之间的文化规律和文化矛盾,使之达到完美的统一。一般来讲,俗语的翻译需要在传达其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量保证原文的形式和原文的风格,但由于在翻译实践中,无法兼顾原文的意思和原文的形式风格,需要利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尽量解决俗语的翻译问题。在翻译过程中,通常可以分为直译法、套译法两种方法,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意思准确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3.1.1 直译法
直译法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之中,民俗语言中俗语的翻译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文的成语和谚语,保留原文的风格特色,例如修辞手法、说话语气等都需要保留在译文之中,使之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直译法可以准确简单地传达原文的内涵,可以用于翻译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固定俗语。
3.1.2 套译法
套译法是指在接触朝鲜语民俗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汉语的某个表达,通过融会贯通的使用汉语中的表达意思,直接替换原文中的成语或者谚语。通过利用汉语替换的方法达到保留特色、直接明了的目的。这种翻译方法可以理解为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使用汉语表述习惯的语言来准确的表达朝鲜语的民俗语言,可以起到良好的传递效果,例如在汉语中虎头蛇尾可以用来表示。
3.2 民俗词汇的翻译策略应用
民俗词汇就是指民间风俗习惯中形成的一些词汇,在共同利益和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统习俗,所产生的一些民俗词汇大多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提炼,这种词汇的内涵比较丰富,字面意思与深层次含义有所差距,而且特征明显,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一般一些民俗词汇没有通用的中文表达,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就需要注意这些民俗词汇的翻译策略,根据民俗词汇的翻译特点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其语言转换内容和文化传递形式,准确的将民俗词汇进行具体翻译。在具体翻译时需要注意同形异义词。在汉语中,大多数的民族词汇可以进行直接的翻译,而在朝鲜语言中,一些民俗词汇是朝鲜族人民自己创造的,在翻译时绝对不能根据字面意思望文生义,而是需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的修饰风格,注意词汇的翻译技巧。在进行具体翻译时,需要根据朝鲜族人民的日常说话习惯、日常风俗进行准确判定,了解到民俗词汇蕴含的文化含义,在翻译时需要学习民俗语言中的文化底蕴,充分了解在不同情况下词汇的具体表达含义。例如在朝鲜族的一些民俗词汇中,大叔是指比自己大的男性;而在中文中,大叔可以泛指自己的长辈,需要结合具体的民俗词汇内容,尊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技巧性翻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朝鲜语民俗语言的翻译需要准确的表达原文的信息,在翻译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结合朝鲜语民俗语言中的不同板块,做出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朝鲜语民俗语言的风格特色和文化内涵。译者需要不断结合现代社会的变化,根据朝鲜语民俗语言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受众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