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功能性需求——以百色为例
2021-01-03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李洁
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李洁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使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往密切,还影响了各区域之间建筑、文化领域的发展,从而引发文化趋同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到了有关城市视知觉品质的形成要素,视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前提,并以“觅路”行为研究提出“在人类认识环境的过程中,环境记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一理论”[1]。相较于西方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建筑形式多样,各区域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是形成城市视知觉品质的重要线索,是发挥城市区域优势、建设属于城市个性化名牌的前提。
城市的发展需要历史底蕴和文化特征,而广场作为城市提升品质的重要元素,在服务城市居民的同时,应丰富地域文化表现形式,满足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增加区域可辨识度,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一、概念概述
广场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时期,广场是民众集会谈论政事、发布政令的场地,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为了满足居民审美、功能性需求,更好地适应城市布局、服务大众,广场才有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如交通集散、活动、休闲和商业广场等应运而生。景观设计师也开始注重空间形式美法则、建筑构图、美学原理。在欧洲,城市广场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其地位可见一斑。
早期的中国城市格局中并没有西方定义的广场空间。最早出现的广场雏形是原始社会中半坡村人小型住宅区域中间的空地。到了隋唐时期,城市规划格局中出现商业集市形式的“东市、西市”广场,但由于里坊制的规划布局,广场发展受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广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建设,形式及样貌多以模仿西方国家为主,自主设计的较少。直至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类的活动场地需求与日俱增,城市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设才日益重视。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区域辽阔,城市广场设计还涉及多种学科,导致对其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实践。
二、城市广场与其他公共绿地景观空间的异同
城市广场属于公共绿地空间,但两者功能属性大不相同。首先,公共绿地多指满足游憩、景观及绿化功能的公园及街头绿地,而城市广场主要满足人的活动和空间景观氛围的要求,按不同类型(如商业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等)有不同的要求。其次,服务的人群和场地的功能性特征不同,城市广场服务于喜欢热闹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兼具文化展示与城市形象,而公共绿地服务于居住在附近的市民,以观赏休憩为主。
不同的功能属性及不同的空间形式是两者的区别,也意味着需要不同的设计思路。
三、百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20、30年代到60、70年代,西方建筑文化、建筑风格、设计理念等对中国造成的冲击很大。从早期的照搬到稍后的模仿,很多功能不合理性、设计手法单一的广场形式出现。直至进到21世纪,千城一面、无创新、无文化等问题凸显,才开始醒悟、反思,城市建设事关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不可忽视。
(一)千城一面,缺乏地域性特征
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城市却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百色作为一个集红色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城市,红色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同住,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却多以商业广场为主,且区域特征定位意识淡薄,对于特色文化的应用较少。
(二)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需求
以百色市某城市广场为例,该城市广场为商业广场,占地面积中等,但缺乏装饰和植物配置,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显得空旷而单调,功能性质单一,没有将室内外空间连接,场地缺乏实用性质,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广场的需求。
(三)地形地貌,缺少无障碍设施
受地理位置制约,百色市作为典型的山区,整体地形起伏较大,城市整体布局及公共空间多受地形影响,造成路面不平整、台阶多、坡度大、角度狭等特点,导致无障碍设施等适老性设施安置困难。同时受地形影响,适宜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较少,不适合人群聚集要求,已存在的公共场所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发展受限,对于公共空间建设是极大的挑战。
四、百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性需求
广场作为百色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激发城市活力、改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有限的空间融入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满足功能性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域文化方面
每个城市经过上千年的演变,都有自身的自然、人文和历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底蕴、特色伴随城市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并在推动城市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毅然决定炸掉高速公路,重现清溪川古河道,追溯城市的历史记忆,恢复城市的历史脉络[2],找回了城市独有的韵味。
地域文化作为灵魂,是对一个地区过去辉煌历史的展现,是对一个地区未来的引领,是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内涵和魅力的符号,能让人们通过它看到过去和未来。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红色文化
百色有着最优异的革命血液,也叫红城,是我国继延安和井冈山之后的第三块红色圣地,拥有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粤东会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革命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2.壮族文化
百色市被称为少数民族博物馆,壮族、回族、苗族、瑶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壮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80%,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是服饰、壮锦、建筑、绣球、铜鼓、扎染、歌谣等。黑衣壮以黑为美,服饰样式简洁大方;壮锦的色彩浓郁,纹样复杂,以几何图案的变形为主;干栏式建筑是壮族主要建筑形式,木结构,一层架空,形式独特;壮族传统手工工艺品靖西的绣球,色彩艳丽、做工精细、结实耐用;打击乐器铜鼓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状饱满、做工考究,多用铜、铝合金制作,纹饰丰富,造型生动;扎染工艺极具民族特征,民族民俗文化多彩。
民族纹样、符号等文化元素可通过几何形式、色彩来展现,并配置建筑、装置设施、色彩灯光、 植物景观等,为城市、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可游玩、交流的公共空间与传承壮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二)美学方面
何为美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展现视觉文化的同时满足审美意识。城市广场作为展示城市文化、艺术氛围的窗口,集中表达了地域、城市的艺术素养,对于宣传地域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首先,在展现文化的同时,总体风格、设计元素、文化定义等需与美学同行。本土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美、归纳美的眼睛。通过使用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等特定属性的标志展示、装扮城市道路、景观节点和城市标志物,增强城市区域的可识别性,体现广场与众不同的一面。
其次,美学特征需要富有层次感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来呈现,将整体与部分的结合,空间与节点的营造,植物与建筑、水体的布局、结点、路线、区域面的组合等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多样形式美的追求。
(三)交通网络方面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任何单体的形式都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统一、整体、和谐。城市街道是线,建筑是面,广场是点,点线面组合成城市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广场的环境不可盲目追求新型建筑形式或布局方式,应与所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周边环境、街道、建筑物等协调,共同构成城市活动中心,只有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才能各得其所、浑然一体,适应城市整体发展。
1.适老性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5%。据百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居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6.85%[4]。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各项适老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但由于百色市内养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理念并不先进、科学,实际需求与现实情况不对等,造成城市各公共区域功能性发展滞后,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普遍缺乏适老使用的设施与空间。
老年人作为城市主要人群构成,事关民生与社会和谐,为了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使老年人在城市社区中获得良好的服务,适老性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心理变化都需要在空间营造中得到满足,实现审美需求、无障碍设施、活动设施、文化展示区域、人际交往区域等一系列需求设置。同时,在适老性建设中,需解决百色的地形问题,如何将地形对空间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2.互动性
近些年,景观互动性设计出现在各个场所景观中,景观互动性是增加场所认同感、增添趣味感的途径。是将单一的观赏形式景观增加人群参与感,将生硬的花草池鱼与人群活动相结合,以增加场地趣味性、生动性,满足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活动与审美需求,丰富整体的空间层次,提升观赏性,提升人的参与感,让整个景观设计变得更有温度和生命力。
景观互动性的形式多样,可依靠装置设施、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等实现,如喊泉、会发光的喷泉、感应水体等等。
(四)生态
生态景观作为复合型生态系统,可谓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百色作为生态铝产业基地,如何在设计建设城市广场中将生态景观合理配置,达到生态系统、文化系统、产业和城市系统整体、和谐、共生,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城市居民对于高质量城市广场空间的需求,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具体的方案实施或者规划初期就应该将本地资源优化、可循环发展考虑进去,同时结合地域环境要素、气候要素、地形要素等,建设符合本地域的生态可循环发展设施,解决经济建设与发展生态的矛盾。
常见的生态景观设计有,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单一形式的生态景观融入整体植物群落,将建筑内部景观延伸至外部环境,组成有机的复合生态体系,将生态景观形式面积减小,利用屋顶、阳台、宅间绿地、建筑架空层等空间发展复合生态系统,将生态农作物引入城市广场景观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广场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载体,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理念下建设者在城市中的痕迹,同时也承担了保存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历史的责任。广场作为城市整体形象的缩影,就如何提高城市可识别性、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区域活力,还需继续探索、实践、研究。
城市广场景观的视知觉建设和功能性发展不是朝夕之间完成的,需统筹资源,合理规划布局,需制定建设路线,需剖析深植地域内的文化、历史、生态及发展痛点,需拒绝单一的形式模仿,需满足人群层次需求等。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打造城市对外窗口的探索目标,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