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2021-01-0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乔焱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乔焱宁
我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深刻的变化,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从精英、大众教育到普及,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科技革命对于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根本性的变革。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要专注于教书,更重要的责任是育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知的堆积。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课程与思政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总求和,更不能将它割裂成两张皮。思政要寓于课程,以课程载思政之道,思政则以课程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思政要引领课程,课程体系承载着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承载着国家思想意识诉求和价值期待。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管理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
在教授本科学生管理经济学研究的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这四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思考、判断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同时,使学生能够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和方针政策,增强学生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加强学生自我发展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经济有效意识,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提高按照经济规律解决各种实际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前端设计
(一)课程团队的组建和优化
《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融入思政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尤为重要。课程思政靠老师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依托教学团队深入开展,建立《管理经济学》专业课教师课程团队,通过团队合作的机制,研究专业课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知识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设目标、建设特色,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机制、工作方案及创新举措,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团队教师也要积极参加网络思政课程的培训,学习思政融入教学、融入课堂的方式方法,同时,认真学习党史,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时事,了解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具体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等都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可以系统梳理《管理经济学》中可以用课程思政与案例教学深度融合的内容,从学生了解的热点经济问题或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课堂展示和小组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在案例点评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程内容也得到了升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所教授的《管理经济学》课程还未真正意义上开设混合式课程,但是在已经建立的混合式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并尝试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课前要求学生在混合式课程平台上观看课程内容,并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学习预先思考,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课中,教师通过提问课前布置的思考题,检验学生学习、思考的结果和效果,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和价值引领。课后,布置新一轮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平台上学习了解一些和本节内容相关的前沿学科知识、时事新闻、专家讲解点评等,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和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
二、《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环节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梳理相关专业知识体系以及相关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多个环节融会贯通。课前,教师可通过学习平台发布章节思考题或一些短小的精品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并思考,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化解课堂知识的学习难度,融入课程思政。新课课堂初始环节的导入,教师可以引用经济学中的一些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实现课程思政教育。
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解管理经济学的概念以及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之前,要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经济学。这就可以提前在学习平台上发布思考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的积累了解与经济相关的词汇或术语有哪些,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回复。同时,可以导入GDP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向学生讲授相关概念并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强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持续、深入地学习对个人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课堂讲授环节
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刻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所讲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和就业、国家经济发展等举例分析说明,化解专业知识中的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爱国爱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育人效果。
例如,在讲授需求收入弹性章节中,以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为例,有的商品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也会增加,有的商品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反而会减少,例如,黑白电视机、老人机等,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品质和科技感都提升了。再通过基尼系数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城镇和农村基尼系数的差别,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正在逐年减小。“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我们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科学指引,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三)课堂提问互动环节
在课堂提问互动环节,教师要根据课前布置的思考题以及课堂讲授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问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学生通过思考、逻辑分析,进行语言的组织并表达出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内容。
例如,在供求理论章节,最低限价政策最主要的是用于扶持农业的发展,避免“谷贱伤农”,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理论讲解、图形分析,将经济学理论与国家政策相结合,通过提问学生,家里种植粮食的同学就能结合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种粮补贴等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再结合学生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振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能,为家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环节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监督下完成的,但是高校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课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后的学习拓展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对于提高学生查阅学习文献的能力、思维创造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力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通过课前预留学习任务或思考题,课后要求学生学习补充拓展资料等,指导监督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政策和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例如,在讲到供求理论时,课堂知识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新发展阶段的挑战,中国将实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态势,结合供求形式分析结果,你认为你能做些什么”等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学生在了解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三、《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考核
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可以从教师自评、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多方反馈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一)教师自评
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因此,教师每节课授课结束后都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完善相关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巧妙结合,实现价值引领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督导组教授评价
督导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留意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体现并做好记录,课后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指出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指出改进方向。教师根据督导老师提出的建议,结合章节知识点,探索并创造思政教学的新的切入点,提升教师思政融入课程、引领课程的能力。
(三)学生评价
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通过线上学习情况、课前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以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以及考试测评等环节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赋予分值,结合各环节成绩占比,计算出学生最终的分数。教师可以根据过程性评价和最终评价,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四、总结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统一,体现了高校的育人价值。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统一。《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匹配思政素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开展教学反思,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