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网络流行语“云”的使用研究
2021-01-03王晓燕徐浩宇
王晓燕,徐浩宇
(1.2.大连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云是自然环境中的常见事物,是汉语的基本词之一。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2006年提出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信息技术概念,指通过网络将巨大的数据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再利用多个服务器来分析这些小程序并算出结果。自此,“云计算”成为了信息技术行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此前,关于“云”流行语的研究较少,文献大约有十篇左右,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含《“云时代”与众多“云XX”词语》等文章,着眼于说明网络流行语“云”出现的现象,主要认为网络流行语“云”专指“网络”[1];第二阶段包含《小议“云X”》等文章,主张用网络来解释云已不够全面,“云X”类新语经历着一个功能拓展并逐渐泛化的过程[2]。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云”依然有可被发掘探讨的空间。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民众出行受限,很多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被迫停摆。在疫情严格防控期间,人们选择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参加“云”活动,“云”也随之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例如,居家使用个人终端进行工作称为“云办公”;学生在网络平台“云课堂”中上课;通过网络视频交际平台为亲友送去新年祝福称为“云拜年”。但“云”字的意义在这里与本义“成团漂浮在空中的小水珠”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里的“云”源于信息计算技术行业的行业语“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但人们在使用时对“云”产生了全新的创造,其用法与历来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变化,“云”词语的使用情况更加丰富多样起来,那么研究“云”的演变,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下网络流行语“云”的使用情况,就有了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将有助于我们以微知著,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更好地把握语言演变的规律和当下实时发生的社会语言现象。据观察在新冠疫情严格封城防控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流行语“云”在与“互联网”的关系、创造的主体、情感表达等多方面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对此,本文将使用模因理论对网络流行语“云”这一模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云”模因在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如何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讨论其社会背景环境的不同,为网络流行语“云”的研究提供新的补充。
二、“云”模因的类型分析
模因理论认为,人类文化领域存在类似基因的复制因子,称为“模因”(meme)[3]。模因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Blackmore提出“任何通过‘模仿’传播的信息都可以称为模因”[4]。以语言为传播媒介的模因就称之为语言模因。关于语言模因,国内模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何自然教授在《语言中的模因》[5]、《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6]等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语言模因和流行语研究的关系,指出流行语就是一种语言模因,为我们从语言模因的角度研究流行语现象提供了指导。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模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模因的表现型。[5]何自然针对语言模因的特点在《语言中的模因》中将两种类型认定为意义一致、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一致、意义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5]。
(一)表现型语言模因
表现型语言模因可以按照需要,对内容进行改变,可以发挥传播者自己的创造力,如:盘X、只要XXX,马上带回家、XX!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XX的套路等等。表现型语言模因可以对这样的句式进行模仿,加入自己需要的内容,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云”模因在传播中的主要类型是表现型语言模因。“云”模因基本是仿效“云计算”的语言结构,也就是“云XX”结构,这也是表现型语言模因的特点,同样的结构填充不同的内容。“云XX”这个结构已经提供了不可胜数的流行语。使用者根据需求,可以灵活地填充需要的词,表达不同的具体意义。例如:云课堂、云计算、云音乐等等。
(二)基因型语言模因
基因型语言模因的语言结构与具体内容完全不变,不需要传播者再对固定结构做添加或者修改,只需要保持内容不变,照搬使用即可。如:一带一路、我太难了、奥利给、凡尔赛等,这类语言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只需要在使用时,按照其意义替代其他同义的词或短语。
在“云”模因发展到一定时期,它也出现了基因型语言模因的传播特征,即用“云”的形式,替代其他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内容。例如,“云”模因的用法中,存在单独使用“云”的形式,这种形式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代互联网,如“云中连线”、“云上过除夕”等,这里的“云”被使用者用来替代“网络”。
三、“云”模因的传播过程分析
模因传播过程包括同化阶段、记忆阶段、表达阶段、传输阶段。[7]
同化阶段,“云计算”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绑定,使人们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宿主在对“云”模因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云”模因的意义以及适用的语境有一定的认知。
记忆阶段,“云计算”概念在进入国内后,一直都有企业相关投资,各种“云XX”式产品上架和媒体不断地宣传,使大众一直保持记忆,而宿主对“云”模因记忆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使用和传播。在疫情防控期间,“云XX”更是响应了当时的国家政策,相关产品为人们受限制的社交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人们对流行语“云”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顶峰,不断强化对“云”模因的记忆。
表达阶段,新冠疫情期间,“云”模因在外界大规模流行。宿主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当下是适宜的语境,就会参与“云”模因的使用,在交际过程中表达。
传播阶段,宿主在掌握了“云”模因的使用方式,得到正面的反馈后,当宿主再次处于适宜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再次使用。随着不断的使用,宿主对“云”模因的使用和创造就会更加灵活,产生更多新的创造。于是人们不断地在各种平台使用流行语“云”,使之更加强势稳定。
在模因传播的过程中,不同的模因、同一模因下的不同变体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模因分为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就语言模因来说,能够反映社会的实际和需要,迎合人们使用偏好,得到大众认可的语言模因就是强势模因。与之相对的,不能被大众认可,或者在一段时间认可后被弃用的语言模因,就是弱势模因。结构越是清晰简单、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语言模因,越易于成为强势的语言模因,而弱势的语言模因,一般获得很少被模仿的机会,而且事过境迁很快就被人遗忘,甚至自行消失。从流行语角度来看,被淘汰的网络流行语,也是弱势模因的一部分。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之间的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网易云音乐”,按照其本意,该短语的结构应是网易/云音乐,即网易企业旗下的云音乐应用平台。这款音乐应用在国内一直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绝大部分用户,都认为该平台名称的结构是网易云/音乐,至今,绝大部分用户都将这款应用简称为“网易云”,而官方一直自称“云音乐”。
①“网易云版权多还是QQ音乐版权多?”(知乎网友)
②“感谢每一位云音乐用户的陪伴。”(网易云音乐官方微博)
无论是“云音乐”还是“网易云”其实都是“云”模因的使用变体,虽然商家从设计到宣传都一直使用“云音乐”,但人们使用时,对“网易云”的称呼更加认可,使用人次更多,“网易云”也因此成为强势模因,而“云音乐”成为了相对弱势的模因。
四、“云”模因在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分析
“云”模因在中国的传播和使用情况一直在变化,而“云”模因从开始传播到今天的整个变化过程,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并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这一事件,对“云”模因的阶段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冠疫情暴发前、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和当下这三个时期中“云”模因的传播和使用情况体现了其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新冠疫情前“云”模因的使用情况分析
2006年“云计算”被提出来以后,这一概念迅速成为信息技术行业中的热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创立“云计算”公司或“云服务”项目,大范围的针对“云计算”“云服务”乃至“云时代”进行商业宣传,使“云计算”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影响力。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部分“云”模因词语,类型上主要以表现型语言模因“云XX”或“XX云”的方式传播,内容上主要关于商业产品或与信息计算机行业相关。例如:
③“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1)阿里云公司简介.[EB/OL].(2021-03-12)[2021-05-25]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85622.html.
④“2012年国家拨款建设银联云计算平台,成为云支付从概念探讨阶段向实际业务拓展方向发展的里程碑。银联在‘联云’架构下提出了业务综合化方向,全面创新综合支付服务和云业务。”(2)云支付浪潮 协同合作主沉浮. [EB/OL]. (2014-10-30) [2021-05-25].https://www.mpaypass.com.cn/news/201410/30103903.html.
⑤“中国正式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3)刘长忠. 中国正式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 [EB/OL]. (2017-12-11) [2021-05-25].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7/12-11/8397682.shtml.
⑥“今年8月份,中国彩电企业纷纷推出云电视,掀起了一场电视产业的云革命——云电视改变了传统的电视角色定义,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4)《云时代生活状态消费调研报告》摘要. [EB/OL]. (2011-10-31) [2021-05-25].http://vic.sina.com.cn/news/27/2011/1031/41515.html.
⑦“2012年,百度的核心战略则是立足移动端的百度云。”(5)云计算将引发下一个开发新浪潮[EB/OL]. (2012-09-03) [2021-05-25].https://tech.qq.com/a/20120903/000093.htm.
从模因理论角度看:传播过程上,该时期“云”模因的传播主要处于同化阶段以及记忆阶段。
传播环境上,世界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期,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力。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在发展“云计算”有关产品,“云”模因很好地满足了各个企业对其产品命名和商业宣传的需求,企业和媒体成为了最主要的传播者,传播者为了商业利益面向全社会进行了高强度长时间的宣传,也生产了大量以“云”模因命名的产品,强化了群众对“云”模因的记忆,也满足人们对新型信息技术的新奇感,“云”模因已然渗透至传播环境及传播者的记忆中。
总结这个时期“云”模因传播的特点:第一、传播范围和使用人次上,该时期“云”模因主要在互联网领域传播,传播范围和使用人次相对较少;第二、结构和内容上,对“云”模因的创造,绝大部分都是套用“云计算”的结构和词义,以表现型语言模因“云XX”和“XX云”为主;第三、传播主体上,主要由官方、企业和媒体主导传播,大部分流行语都是商品名称。
(二)新冠疫情时期“云”模因的使用情况分析
在疫情期间,国内的许多日常活动停摆,大部分人足不出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创造的成果,成功地缓解了疫情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云”模因也在这时爆发式出现。在这个阶段“云”模因在类型上主要以“云XX”形式传播,“XX云”的创造逐渐不再受到人们关注。例如:
⑧“莘莘学子通过‘云课堂’闭校不停课。”(6)人民网. 《人民战“疫”》特别节目“高校战‘疫’” .[EB/OL]. (2020-03-03) [2021-05-25].https://weibo.com/2286908003/IwRKj43fy?refer_flag=1001030103_.
⑨“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开启‘云上课’模式。”(7)中国日报微博文案[EB/OL]. (2020-03-04) [2021-05-25].https://m.weibo.cn/detail/4478806792601291.
⑩“在线聚会云拜年,宅家为国做贡献。”(8)唐维红,等.人民战“疫”,央媒和你一起上!.[EB/OL]. (2020-01-31) [2021-05-2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131/c120837-31565842.html.
另外,在这个阶段“云”流行语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人民群众已经对“云”一词的使用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被动接受,并且部分认知与最早的“云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差。“云”流行语有了其他的使用方法。例如:
从模因理论角度看:传播过程上,“云”模因的传播在这个时期以记忆阶段、表达阶段和传播阶段为主。
传播环境上,面对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暴发,国家带领全体公民严格防控,社会生产生活大规模停摆,在不能出行的时期,以“云”模因命名的大量互联网产品弥补了大众的部分生活需求。使用“云”模因,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安全感、追求新事物的新鲜感、对于社会群体的归属感等等。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在提倡群众参与“云生活”。各个互联网企业也趁机抓住热点,不断推出产品,以获取更好的发展。这使得“云”模因在疫情防控时期,得到普遍认同。
总结这个时期“云”模因传播的特点:第一、传播范围和使用人次上,“云”流行语呈井喷式增长,使用人次远远大于疫情发生前,“云”模因传播的领域也更加多样化,开始出现与“互联网”无关的“云”流行语;第二、结构和内容上,表现型语言模因“云XX”结构成为了主要形式,但词义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第三、传播主体上,人民群众成为“云”流行语最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不再单单由官方媒体或企业传播,而是更加融入到了群众的社会娱乐生活。
(三)当下“云”模因的使用情况分析
疫情严格控制时期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回到了正轨,受限制下的“云拜年”“云上课”“云出行”虽然结束了,但是“云”模因并没有迅速的从社会生活中消逝,反而使用形式更加多样化,生活化。在正面宣传和群众的不断创造下,无论是商业广告,还是权威媒体,以及民间论坛和日常交际,“云”模因出现频次越来越高,大众对这个词也越来越熟悉。出现了“云”一词单用,以表示互联网的用法。例如:
此外还出现了带有感情色彩的“云”模因词汇,如非常流行于游戏玩家群体的“云玩家”一词,该词带有浓重的贬义色彩,用来指责他人不懂装懂的行为。
这种用法很快就传播到各种领域,类似的“云读者”“云学者”“云厨师”等词汇也接连出现。在此之上,“云”还被当作形容词或动词单独拿出来使用。用“云”形容他人就是在说对方不懂装懂,如“你别云了!”这种用法在网络论坛中经常出现。
从模因理论角度看:传播类型上,“云”模因仍以表现型语言模因为主要形式,但随着上述两种单用方法的出现,使“云”模因出现了基因型语言模因的传播类型,这样的变化无疑使“云”模因在交际中更加稳定。从传播过程来看,随着新的意义被创造出来,该时期仍以记忆阶段、表达阶段、传播阶段为主。
传播环境上,疫情防控结束以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也支持信息技术来作为增长点之一,也希望通过“云”技术来扶助实体经济领域。有很多体量很大的网络直播推销带货团队在帮助农民出售农产品时,宣传中都是使用的“云直播”一词。例如:
这使得“云”模因在官方传媒中依然有很高的使用频次,这也使群众对“云”模因的使用依然保持着认同。
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快节奏生活流行起来。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很多人更倾向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视频、集锦、书评等方式来获得碎片化信息,而不愿意花费长时间累积专业知识。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产生了“通过获取碎片信息以快速了解多个领域”和“通过长时间的投入来专注于少数领域”这样的一对矛盾。而“云”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代表词汇,被用来代指前者,产生了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也为“云”模因带来了新的活力。
总结这个时期“云”模因传播的特点:第一、传播范围和使用人次上,“云”模因使用人次较疫情防控时期有所下降,但趋向稳定;第二、结构和内容上,“云”的基因型语言模因类型出现,使部分“云”模因词汇的词义内容更加趋向稳定;第三、传播主体上,官方等平台使用的比重有所回增,但大众在交际中依然能接受并使用“云”模因,总体上趋向稳定。
经过三个时期的演变,可以从“云”模因词汇中归纳了几个不同的使用方式:
1.指互联网技术,包括“云计算”“云办公”“云课堂”等等,都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这个意义下的“云”可以拿来单用,同样是表示网络平台,如在云上过新年等。
2.表示虚拟,模拟,如“云拥抱”“云对象”等,这些行为没有互联网因素,是在模拟做某件事,并没有实际进行这件事。
3.表示虚假,带有贬义的批评,如“云玩家”“云球迷”等,也可以将“云”看作形容词或动词单用,指一个人不懂装懂,或有不懂装懂这样的行为。这种用法基本只出现在网络,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使用。
4.表示共享性,如“云备胎”,其中表达的就是共享性的概念。事实上,这也是“云计算”信息技术角度上的理念,多个个体终端贡献自己的计算力组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这一个超级计算机的计算力由所有个体共享。
五、“云”模因如何成为强势模因
何自然认为模因的成功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其一是模因自身的特性和表现方式为模因的被复制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即模因成功的内部原因;其二是模因宿主(人)对信息的感悟和选择,以及导致宿主做出选择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的因素和个人需求[6]。我们也将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向对“云”模因如何成为强势模因进行分析。
(一)内部原因
成功模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它们是强势模因的典型特点。[8]
长寿性指模因的复制结构存在越久,制造出的产品数量就越大,该模因越能在大家的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形成稳固的地位。最早出现的“云”模因词汇“云计算”从2006年被创造出来,一直稳定的存在于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其中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对“云计算”的释义。绝大部分的“云”模因都是对“云计算”的模仿,所以“云计算”的稳定直接决定了“云”模因能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复制传播,使“云”模因具有长寿性。
多产性指模因能够大量、快速地复制,并且传播范围比较广。而“云”模因大部分都以表现型语言模因“云XX”传播,这种类型的语言模因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创造自由的特点。在复制传播中按照需要填入不同的词语,就产生了不同的变体,且涉及领域非常广阔,如“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领域、“云课堂”就与教育行业相关,这种特点使得“云”模因具有明显的多产性。
复制忠实性要求模因在传播中,要保留模因本身蕴含的内涵,传播中偏离的越远,在实际交际中越难以理解。“云”模因发展到今天,我们总结了表示互联网、表示虚拟、表示虚假、表示共享性四种主要用法。虽然存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但是本质上都是从“云计算”词义中引申出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大众在交流时并不会抗拒。所以复制忠实性也是“云”模因的特点之一。
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是“云”模因能成为强势模因的内部条件,而外部原因导致了“云”模因能在新冠疫情时期疯狂流行。
(二)外部原因
1.“云”模因满足社会环境需求
语言模因作为一种复制因子,会在不断地传播中复制并产生变体。一方面,宿主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不断地将新信息与语言模因相搭配,所产生的变体与当下环境的关联会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模因无论是照搬式的自我克隆,或是产生变体,其目的是在社会环境中生产,无法生存的语言模因自然会消亡,留下的语言模因就是满足社会环境需求的。何自然提出“信息通过心理联想表征的话语,只要能因应适当的生态环境,就会被激活,模仿、复制并流传起来。”[9]所以一个强势的语言模因,必须适宜所处的社会环境。
基于上述三个不同时期的分析,“云”模因在疫情前,国内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发展了“云计算”的有关产品,很好地满足了社会整体对信息技术的新奇感和对高科技的需求,在同化阶段很好地适应了追求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带领全体公民严格防控,社会生产生活大规模停摆。“云”模因代表的信息互联网技术,尽可能地弥补了大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云”模因的使用呈爆发式增长,极大限度地契合了疫情防控时期紧张的社会环境,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维护了社会稳定,保证了人民的工作生活需要。在疫情防控结束后的当下,一方面“云生活”和“云时代”的概念在社会中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仅在恢复经济上起到作用,还推动了实体行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联动发展,更是在2020年重要的扶贫工作中产生了有利条件,是社会发展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中,短视频,快节奏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云”模因因时而变,产生了相应的贬义用法,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表现之一。
2.“云”模因需满足宿主个体需求
语言模因虽然可以通过传播来进行完整的复制,但事实上,受到语言交际者个体特殊性的影响,接受前的语言模因与传播后的语言模因会有一定的改变,因为加入了交际者自己的创造与改良。宿主(交际者/传播者)的认知会影响语言模因的发展,语言模因受到宿主主观意愿左右,用来表达宿主意愿。强势的语言模因,必定满足宿主的个体需求。
同样从三个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云”模因在最开始进入时,国内各个互联网企业需要在新技术领域有更好的商业发展。而当时可以用来代表互联网产品的“云”模因有足够的吸引力,满足了企业相应的商业需求,这使得“云”模因在当时被广泛宣传。疫情暴发后,以“云”为名称的网络技术产品弥补了人们在疫情防控时期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给宿主带来了安全感;而政府积极利用“云”模因来维护社会稳定,给予人们信心,给宿主带来了归属感;而“云”模因本身带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促使人们在求新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自发地使用和创造,使“云”模因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顶峰。而当下,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国家依然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使官方媒体依然对“云”模因保持了较高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时代产生的新矛盾:获取碎片化信息”和“长时间专精特长”,在这一矛盾下,“云”模因产生了新的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的用法,满足了部分群体的斗争需求。只要这一矛盾依然存在,就会有相应群体不断使用“云”模因,使得这一意义不断被强化。
综上所述,“云”模因无论是在满足社会发展变化上还是在满足不同宿主的个体需求上都能因时而变,这是“云”模因能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量传播的最重要的原因。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流行语“云”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变化,基于模因论,对网络流行语“云”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网络流行语“云”能够成为强势模因的主要原因。网络流行语“云”在疫情发生前,以表现型语言模因“云XX”流行,具有很强的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也因为内含互联网的词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很好地被保存下来。而新冠疫情期间,流行语“云”及背后的科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的紧张心态,平衡了宿主的从众心理和创新心理,既适应了社会环境,也满足了宿主的心理需求和使用需求。封城防控结束后,流行语“云”的语义不断泛化,增加了新的两种单独使用方法,逐渐有了基因型语言模因的特征,不局限于“云XX”的结构和互联网的意义表达,到了今天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对于流行语“云”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倾向于认为它会以现在较为稳定的意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于汉语词汇系统中。但最终它是会随着语言的发展走向消亡,还是会持续发展,继而衍生出新的语义,这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