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路探析
——基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思考
2021-01-03邢瑞娟王任英
邢瑞娟,王任英
(1.2.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关于国家文化自主性和根基性问题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一方面,随着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创造更为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历史进程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理应很好地直面当下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倡导大学生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把自身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到民间,对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文化建设也高度重视。中央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精神家园”等一系列措施,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等也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文化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这些都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一)文化存在商业化倾向
当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所谓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作者以“流行和时尚”为主导,以卖点、商机和营利为目的,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存在一部分没有灵魂和精神的低级趣味的商业化文化倾向,使得整个文化环境的品味降低。而真正有内容、有营养的学术著作和读物却很少有人问津,导致了发行量的被迫减少。在整个社会商业化的影响下,文化所特有的“教化”功能被逐渐淡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华民族文化在周边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但是在发达国家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比如欧美日等国家刻意排斥中华文化。创作体现真正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作品还有待加强,出版到国外的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文化产品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这导致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缺乏一定的力度。
(三)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提升需要齐驱并进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整体水平还不高,与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时下,文化领域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存在不足,对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合理,文化消费的能力和需求不平衡,尤其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文化产品不多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势必会进一步扩大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差距。
(四)文化安全工作值得高度警惕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电影、网络传播等推广媒介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他们以人权为幌子,打着自由、平等的口号对我国进行战略上的压制,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借口对我国进行遏制,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面临着各种挑战。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一些传播媒体来不断影响和改变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等,严重威胁了我国文化安全。“香港乱局已经持续100天,现在看来激进暴力分子当初的很多理由和借口都不成立,真相逐渐大白天下,事情的本质越来越显现出来。这次香港事件一个意外‘成果’是,上百天的暴力攻击让内地同胞见识了西方式人权、自由、民主的真实面目。”[2]
二、新时代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014年3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就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3]《意见》为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得到高校的重视,有些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列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将其列为选修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说来,高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就目前来说,效果还有待提高。
(一)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宗教的传播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教育、民间团体等。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还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课程没有纳入教学实施方案。据调查得知,只有少部分高校将传统文化作为选修课开设,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概述的范畴,没有很好地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高校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不足,大部分授课教师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而是将哲学、中文等专业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致使学生没有领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大部分院校将传统文化教学局限在课堂上,缺乏课下拓展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认知不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普遍将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摆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但是,社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它并不是只存在于史册上,而是实实在在对后人的生产生活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它需要后人不断地对其进行挖掘和传承。如果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必将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等许多优良传统是过时的,读书只是为了个人的好前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大学生对父母缺乏孝心,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的;有的学生甚至对老师缺乏基本的尊重,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优秀道德品质严重受损;还有的学生狂热追捧西方的节日,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而对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缺乏了解。这些现象都说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不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传承实践不够
在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参加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的学生不多,偶尔参加的占大部分,极少数学生从不参加,少数学生没有机会参加。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还没有得到大部分同学的重视,还没有成为他们的经常性活动。这也反映出活动举办的宣传不到位、活动形式不能吸引学生。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活动不够多,且形式不够丰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当下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主管部门的未来水权改革设想来看,似乎设想的所谓水权交易也不过是取水许可的交易,仍不是真正的水权交易,因为取水许可是一种暂时的行政许可,既不是产权,也有时效限制。
三、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既强调人文素质、艺术修养的培育,又强调人格的完善、道德情操的养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把自身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经过时间的推移越发具有历史厚重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而且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各个方面。”[5]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对人们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也影响深远。
2014年3月,教育部制定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纲要”强调,要“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应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优秀道德品质的塑造。
民族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得当的行为举止、友善谦逊的待人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源泉,而民族精神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否则,爱国主义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根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住立业根基,坚守住文化阵地,不断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例如儒家主张的修己安人之学,不仅注重完善自我,还倡导关怀他人,关注天地自然。“如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认为君子应当具备美好的德行和精深的学识;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四端”说,要求“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朱熹等学者也围绕“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问题,阐述了治学、为人的途径与方法。在《论语》《诗》《书》等儒家经典中,贯穿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传统文化观念,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通的价值取向。”[5]对于这些传统文化典籍,大学生应该认真研读和传承,通过内省自修,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还能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研读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加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底蕴,无论是从外在还是内在都可全面提升人的涵养和素质。
然而,一些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导致了功利主义、腐朽思想、西方自由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出现。功利主义者存在过度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淡化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腐朽的思想,权钱交易的官场作风,抛弃了以人为本、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思想西化、否定传统文化、抹黑英雄,放弃了文化的根基等等不良的作风和思想。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对于这种美德观念淡薄化现象不加以改变,势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理性分析和判断,更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断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民族性和厚重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内化为各族人民稳定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成为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不仅是我们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石,也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
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同时也可以通过硬性的手段,如通过强化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开展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校园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挖掘其中宝贵的精神内涵,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深刻认识,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三)不断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倡导内心世界的和谐,也只有内心的和谐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顺应自然,不要刻意地追求物质,同时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中蕴含着正视自己,客观分析自我的道理。老子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告诫大学生追求梦想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但不要轻易放弃,量变引起质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结果。这些思想精华如果能够被大学生所认知、掌握,对化解其内心的冲突,保持和谐、平和的心理状态会大有帮助。
其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代大学生大都属于00后,这一时期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关爱别人的特点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为缺少集体主义的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和谐的处世准则。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宽容的特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其包容性和接纳性显得尤为突出。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要尊重别人不同的观点,善于接纳别人不同的看法。老子也曾指出“报怨以德”,主张为人处世应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即使与同学相处时产生了矛盾,或者别人伤害到了自己,也不要只想着抱怨,要学会放下,学会原谅别人,要做到宽容大度、谦敬礼让、以诚待人,才能交到真心朋友,化解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利他原则。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说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就是要让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对方,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真诚地帮助和对待他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思想并没有落后,反而在物质富足的今天更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大学生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才是我们所追求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剧烈的变革,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国与国的距离更加接近,世界逐步连为一体。而我国也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方文化和多元世界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开始迷失方向,盲目崇拜国外思想,抛弃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也出现了重物质、轻文化、精致利己主义者的错误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程度不深,认同感不够是导致出现思想偏差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社会和高校更应该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使他们树立起对国家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要求我们要以国家兴旺为己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肩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可见,大学生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之,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之源,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为此,高校教师要积极开拓和尝试各种有效育人途径,培养大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将他们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