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掇菁撷华:在赓续文脉中再现教育学心理学经典

2021-01-03冯永刚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人教育学学报

冯永刚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随着学报办刊质量的提升,强化了山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山师”)学人“传承学术、弘扬真理”的自觉意识,激发了他们继续创编和再现经典的内驱力。2020年10月,一份凝聚与积淀着山师学人50余年思想精华的书稿《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李宗刚编)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萃书系的卷本之一,收录了1957至2011年间山师学人在学报上发表的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优秀论文39篇,从纵向上较为全面地展现了50多年来山师学人在学报上发表教育学、心理学论文的情况。这本集萃,不仅是一部彰显山师教育学心理学经典之魅力的学术长卷,也是闪耀着山师学人智慧火花的思想文库。

一、追古说今,凝萃学人与《学报》的科研结晶

溯源于1954年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拥有60余年悠久历史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近年来,在学报编辑孜孜不倦的奋斗与探索之下,学报的学术质量稳步攀升。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顺利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7-2018)目录,2018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9、2021两次晋级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2021-2022)目录,并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名刊”,学报主编李宗刚教授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标志着学报发展已迈向新台阶,此时此刻,有必要回溯经典、展现学报发展的精神风貌,为学报砥砺前行增色添彩。

鉴于学报的综合性,难以满足不同专业读者的研究需求,学报主编李宗刚教授萌生了按照学科属性编选学报优秀论文集的想法。汇编优秀论文,这本身是一个科研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对学报的定位认知,关涉到对学报发展历史的把握,也体现着学报对科研成果的审核要求,是学报自身研究水平的体现。质言之,研究与回溯学报论文发表的历史,就是回溯山师学术发展的过程,也是审视学科发展历史的过程,更是对各学科科研结晶的再次总结、回顾与学习。这一想法于2017年开始付诸实践,此后各类成果陆续诞生,如90余万字的大部头学报资料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目录摘要汇编(1978-2018)》[1],可谓是山师40年学术演变历史、学科发展历史、科研结晶的一个缩影。

另外,学报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即时的总结与提升,更需要在归纳总结中追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关键人物,究其根本,是在对这些关键时期科研成果的汇总与提炼中审视学报自身发展不足,进而谋划未来发展方向。这种基础研究更是把握学报发展动力、布局未来发展图景的契机。由此,2018年学报编辑部又开启了“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系列丛书的编选工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卷、马克思主义研究卷和历史研究卷相继问世,但尚未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纳入其中。然而,山师作为综合型的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是其优势特色学科,该系列丛书是展现山师学人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缺失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经过慎重考虑,李宗刚教授决定不把这份遗憾留给后人,于是主动承担起了编选教育学心理学优秀论文选的责任。因之,可以满足教育学、心理学专项研究需要的经典汇编应运而生。

二、盘活记忆,镌刻教育学心理学学术发展的精神脉络

书稿入选论文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共计39篇,发表时间为1957年至2011年。其中,发表于50年代的2篇,80年代的14篇,90年代的11篇,进入新世纪后发表的12篇。论文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哲学、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史、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文章既紧贴当时学科发展的前沿,又密切关照生活实践,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用价值。可以说,这是一本充分展现山师学报办刊历史、传承山师学人治学精神,体现山师学人学术水平的论文选集,更是一本记载山师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鲜活学术记忆。

(一)击扣真理之门,呈现彼时研究的现代张力

教育是经世致用的学问。50余年来,一代代学人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通过对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使命,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文章,值得人们铭记。这其中,傅统先的《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初步批判》[2]173-178、潘伯庚的《关于教育的本质》[3]36-38、章益的《心理学的回顾与前瞻——读西方心理学史随感》[4]1-13、鲍兆宁的《孔子的学养和教育经验 》[5]27-34、赵承福和邵小武的《对我省城乡4653名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的观察研究报告》[6]72-79、刘祚昌的《“仁”是孔子教育事业的核心》[7]1-8、陆有铨的《分析教育哲学述评》[8]40-44,52、戚万学的《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9]12-17、韩延明的《论大学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特征与属性》[10]114-117、徐继存的《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11]110-114等文章,既有理论创新价值,更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是教育界发出的金玉良言、真知灼见和“时代之声”。

与时俱进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选编已发表的论文,再现彼时研究经典,无疑对其关于现代问题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然而,深读和洞悉各位学者的学术思想,不难发现,其所推崇的主张仍具有普及和推广的意义,占据我国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顶流地位,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强大的启迪和警示意义,是重要的时代标杆。这意味着,这些学术成果的现代张力仍有待激发,因此,汇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就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

(二)穿梭时空隧道,再扬学科传承的迭代精神

在章益、傅统先、陆有铨等国内一大批研究学者的引领下,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在历史传承中,实现了良好的接续发展。几代学人在更迭演变中坚持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逐渐形成了山东师范大学两大学科发展的迭代优势和研究特色。以教育学学科为例,作为自1950年山东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最早设立的六个系之一,教育学科在章益、傅统先、鲍兆宁、陆有铨、赵承福、戚万学等一批学者的支持与不懈努力下,在教育哲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已经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产出了一大批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现有4个专业中,除新上小学教育专业外,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3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国家第二类本科特色专业、拥有《德育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德育原理》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等。这为教育学科的振兴繁荣以及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纵观山师学科建设历史,不难发现,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选编的这些论文,既是彼时山师学人学术水平的凸显,也是彼时山师学科建设水平的彰显,更是当时山师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历史关键节点。作为山师学科建设的代表人物,他们通晓教育机理、针砭时弊;他们著写的经典,奠定了山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基础,成为山师学人进一步学习、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对山师人才培育、科研精进与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重拾经典,就是几代学人思想的碰撞,这其中可以看到传承、延续,也可以看到创新、发扬,更能看出传统优势学科在时代巨轮中破浪前行的发展态势。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的汇编工作,突破了代际壁垒,搭建了迭代争鸣平台,是展现山师学人不断传承的科研创新精神的有力举措。

三、捋清思路,撬动山师学术研究的新引擎

经典再现的主旨并不仅仅是回顾和总结,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砥砺前行,让经典再次与现实碰撞,在过去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关系的求索过程中捋清思路,找到科研发展持续行进的活力与动力。以研究为起点,对经典理论的当代价值、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当下问题的全新解法以及学报自身的角色与功能的重新定位,促动山师学人在学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观点上的创新,实现学报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动态提升,推动山师教育学心理学学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一)现前人成果,纵深学科建设新思路

梳理学报创办以来刊发的教育学心理学论文,将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编选成册出版,不仅有助于科研成果的有效管理、保存、传承与发扬,而且可以使这两个专业的读者重温50多年来前人的学术研究之路,反思前人曾经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当下何为,是已有既定结论还是悬而未解?如此,既可以总结已用的经验教训,从而少走弯路,也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深化研究,促进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者的科研贡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建设是从学科创立初期至今多代学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此期间,人才迭出,成果喷涌,是山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发展实力的体现。研究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推进了学科建设;学者研究领域的创新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实力;学者研究过程的坚韧是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与阶段性发展的体现。汇集出版已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其实质上是一代代教育学心理学学人在理论认知、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上的一次次历练和转变的体现,这其中所反映的学科发展的困顿、疑惑和迷思,以及多次尝试和探索的路径,恰恰是今日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发展指南。稽古可以振今,在前辈学人累计的成果面前,更能推动今日学者开拓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二)搭建争鸣平台,赓续学术服务新使命

本书所选编的论文,大部分是在山师教育学部、心理学院任教或求学的学者撰写的,也有部分论文是曾经在山师学报上发表过的。这使得入选论文虽然可能不是山师学人们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但毋庸置疑的是,山师学报为论文作者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中进行学术求索和展现教育智慧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这些论文的作者之中,既有学校建立之初新中国教育哲学的奠基者傅统先先生、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奠基人章益,也有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还有当年工作、求学于此如今在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学者。选编论文时,在保证论文学术深度的同时,也体现了学者选择上的年龄宽度——老中青学者均有涉及。

自创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师学报已经成为老中青三代学者展现学术新姿的重要平台,成为山师学人学术跋涉历程中的宽广教育平台。山师学报此次汇编工作,更是确定了立志服务老中青学者的基调,为老中青学者的学术争鸣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平台。透过这本优秀论文选,既看到了山师教育学、心理学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也看到了山师学人为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学报注重学术水平、有意栽培年轻学者的选才方式,重视人才培育连贯性、注重科研精神的传承、强调理论建设带动学术争鸣的服务本能,必将焕发山师学报发展的全新生命力。

(三)助力转识成智,设想文献赋能新体验

从理论知识获取的角度看,本次汇编有多篇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流派和人物思想的述评性文章,如对分析教育哲学、未来主义教育哲学的介绍[12]151-160,对格式塔心理学、罗推尔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述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基础的动摇[13]82-85,对孔子、陈炽、夸美纽斯、布鲁纳、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思想的述论,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上述理论流派、人物的主要思想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本书编选的论文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如围绕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及产生原因、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高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如何运用相关理论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服务。

此外,阅读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功用性的体验,还有情感上的共鸣。由理论学习到精神上的同频共振,进而催生科研动力和研究热情,是学报本次汇编工作能够转识成智的又一体现。翻阅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切实追溯到学报创建之初山师老一辈学者的艰难跋涉之路,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山师学人砥砺奋斗、勇攀学术高峰的探索精神。多年来,正是由于山师学报和山师学人的相互扶持、相辅相成,才有了如今山师学报和山师教育学心理学高质量发展的繁荣景象。这将极大地点燃青年学人的研究激情,激发创新精神,在批判中超越自我。由此,功用的体验、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激振,自是顺理成章。山师学报正在尝试用文献给读者打造全新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这是一个新媒体时代学报必要且重要的新探索。

(四)优化办刊质量,示范提质增效新标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管理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栏目,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犹如一个大的水果拼盘,盛放的水果种类非常丰富,但由于读者的口味不同,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择选。当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尽管为读者筛选资料提供了便利,但是数据库呈现给读者的只是单篇论文,不能窥探到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和刊发论文的整体面貌。所以,本书的出版,是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栏目的经典汇集,是推动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宝贵素材。

每一本学术期刊在论文编排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凡是有意投稿的读者都应该有所了解。在投稿前一定要判断所投的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定位,同时按照期刊规定的格式和行为要求来撰写论文,可以大大提高稿件的录用率。本书作为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优秀论文的合集,不仅很好地回顾了山师学报的办刊历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发展历程,而且展现了学报几十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栏目刊发论文的整体面貌。阅读本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报办刊特点,从而在投稿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可以说,该书为教育学心理学读者、投稿者提供了优秀模版以供其学习和借鉴,从而助其论文提质增效;从另一方面来说,学报对优秀论文的集中汇编,也是奠定今后学报编选教育学心理学类论文的基调,为学报选稿树立标杆,在学报和学人的双重努力下,必将推动办刊质量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五)叠加综合影响,集萃科研兴校新英杰

学报是展示一所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展现学校整体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所说:“看一所大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它的师资队伍,二是它的图书馆,三是它的学报。”透过大学学报的办刊情况,可以窥探出大学的办学格局与办学境界。所以,将学报办成学术名刊,对于提升学校的形象大有裨益。

参照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先进经验,将已经发表在学报上的文章按照其学科属性分门别类地编选论文集再次出版,促进叠加效应的产生,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后辈学者强化科研实力、努力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如美国管理学会已经出版了两辑《美国管理学会学报最佳论文集萃》,分别收录了1995-2004年和2005-2009年的年度最佳论文。国内的《文史哲》《中国社会科学》也都有出版专题论文合集的先例。因此,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推动山师学报高质量发展,使山师学报早日成为在国内学术界具有影响的高品质学术期刊,激发各类英杰汇聚一堂,为科研兴校作出新的贡献。

四、启迪未来,再现经典中传承匠心精神

此次教育学心理学论文的专门编选、成册和出版,体现出学报主编和编辑的匠心精神。选材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编辑要求高等难题,都在汇编工作的开展中一一攻克。本书编选论文的发表时间为1957至2011年,近十年来山师学人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则未被收录其中。最近十年是山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稳步发展的十年,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学科获得了B+等次,2018年,教育学学科顺利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这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教育学学科。2020年,教育学、心理学均成功入选山东省 “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他们孜孜以求专学术,辛勤耕耘育桃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作者单位为山东师范大学、文献来源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科为教育学或心理学、发表时间为2012-2021年为检索字段在知网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章有65篇。然而,由于收录时间的限制,这些论文没能有机会入选本书,使得读者不能窥见近十年来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栏目发文的情况,这不能不算作一个遗憾。不过,来日方长,山师学人科研精神的历练与传承仍在延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遗憾一定会被勤奋进取的山师学报和山师学人所弥补。

本次选中的学者与论文也彰显出山师学人科学研究的匠心精神,这种匠心精神不仅体现在理论的传承,更体现为研究领域的创新与超越,尤其体现在前后辈学人学术成果不断接力、交相辉映的盛景中。对此,我体悟尤甚。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距离第一次踏进山师已有二十余年。期间,从硕士到博士在山师求学,再到留校任教,和山师的缘分越来越深,和山师的感情日益深厚。所以,对我个人而言,《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论文集,它还承载了一种情感的寄托。看着昔日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能够集刊出版,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名字同时跃然纸上,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中有令人敬仰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窗、并肩作战的同事,看着这些文章的时候,思绪也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忆起曾经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山师学人与山师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卷》让我能以此为桥梁,有了再次和老师、同窗、同事交流思想的机会,这其中便是科研人的匠心精神在流淌。相信这本凝结着广大山师学人研究心血的集智之作,一定能够在促进教育学心理学繁荣发展和山师学术传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人教育学学报
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
通师学人—何文兵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从《谭正璧日记》看一位近代学人的养成
宋代的“以学问为诗”向清代“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