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03张芮瑞综述锦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自体神经功能安全性

张芮瑞综述, 付 锦审校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IS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急性期进行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从而恢复血流,但这两种治疗手段都受到了时间窗的限制[1]。后续的抗血小板、抗凝和降纤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但也存在出血风险。康复疗法有助于功能恢复,但效果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2]。现阶段临床中,亟需一种不受时间窗限制的治疗手段,最大程度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细胞移植治疗时间窗更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可以与其他康复手段相结合,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近年来,已有多种细胞投入临床实验,本文就不同细胞移植治疗IS的临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不同细胞类型治疗IS的临床研究

1.1 神经干细胞 临床前研究表明,外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可替代受损细胞,还可通过与宿主的通信作用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3]。NSI-566是一种来源于人类胎儿脊髓的稳定神经干细胞系。一项单中心I期研究[4]评估了NSI-566脑内移植治疗慢性运动性IS所致偏瘫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实验共纳入9例患者,将其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1.2×107、2.4×107和7.2×1073种不同剂量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改变。在1 y的随访中,3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平均提高了16分,mRS评分平均降低了0.8分,NIHSS评分平均降低了3.1分。MRI中T1WI显示,干细胞植入区有神经组织新生的表现。3组患者间有效性没有明显差异,最大剂量的C组耐受性良好,与其余两组相比没有更多的安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脑内NSCs治疗对于稳定期IS患者是有效、安全的,不同剂量间没有明显的有效性、耐受性差异。

临床前研究发现移植来源于早期胎儿皮质的CTX0E03细胞可促进IS大鼠模型的纹状体血管生成,改善神经功能[5]。一项名为PISCES的实验是首次针对CTX0E03治疗IS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临床研究[6],该研究共纳入11例IS后6~60个月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2×106、5×106、10×106、2×107剂量的CTX0E03细胞单次脑内立体定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随访中发现,11例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改善,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MRI结果显示,5例患者的针径周围T2WI、FLAIR可见高信号,原因可能包括局部炎症、移植物-宿主反应、胶质增生或髓鞘形成障碍。随后,在PISCES Ⅱ实验中[7],23例患者在卒中后2 ~ 12个月将2×107剂量的CTX0E03细胞立体定向注入壳核内治疗。在随访的1 y内,15例患者在1个或多个临床量表上表现出改善,没有发现与细胞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PISCES Ⅲ是一项正在开展的2b期研究,探究CTX细胞治疗慢性I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划纳入110例IS发病后6个月的患者,将2×107剂量的CTX细胞立体定位植入梗死区同侧壳核,主要观察结果是给药后6个月、12个月的mRS评分变化,结果有待公布。以上几项实验可以得出,NSCs在脑内靶向移植治疗中发挥了强大、持久的再生替代作用,在1 y的随访期中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影像学也发现了新生组织的表现。脑内给药能够确保移植细胞与缺血损伤部位相邻,更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传递[8],对改善IS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很大的潜力。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从骨髓中分离出的一种纺锤形克隆细胞,该细胞在体内易于获得,同时能在体外大量扩增[9]。已有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证明了BMSCs移植治疗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0~13],但样本量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SB623细胞是一种改良的BMSCs,通过瞬时转染含有人类Notch-1胞内结构域的质粒而产生。Gary K等人的实验中[14,15],纳入18例IS患者接受异体基因修饰的SB623治疗。以坏死区域周围为靶区,使用磁共振成像立体定向技术植入SB623细胞,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随访发现,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从细胞治疗1个月时开始改善,在治疗后2 y内持续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18例患者中有13例(72.2%)运动前皮质或其周围病灶面积减小。实验中未发现SB623细胞存在致敏作用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总体来说,SB623细胞移植治疗IS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的一项静脉输注同种异体BMSCs治疗IS的临床实验[16]于2019年发表。基于剂量递增研究,给予21例受试者剂量为1.5×106/kg的耐缺血BMSCs,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在细胞治疗后6个月、1 y的随访中,患者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显著、稳定改善。仅有2例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的轻微不良反应(尿路感染、静脉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对症治疗后完全恢复。证明同种异体BMSCs静脉治疗可以安全、稳定地改善患者预后。2020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完成了一项名为ISIS-HERMES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实验[17],评估了静脉内自体BMSCs移植治疗亚急性期IS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组为16例接受BMSCs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15例单纯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影像学改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周期为2 y。结果表明,接受BMSCs治疗的患者运动相关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实验还测量了与被动手腕运动相关的运动皮质fMRI活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a和4p亚组的运动皮质活动显著增加。综上,BMSCs脑内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均对IS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有显著作用,以上实验大多在IS患者发病1个月以后给药,在给药2 y内神经功能缺损仍有持续、显著的改善,以运动系统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1.3 骨髓单核细胞 骨髓单核细胞(BMMNCs)是源于骨髓的一组异质性细胞,临床前研究表明,自体BMMNCs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发生、血管生成和突触形成,减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神经功能[18]。2014年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实验是第一项支持BMMNCs安全性的研究[19]:实验共纳入了120例患者,治疗组60例患者于肘前静脉给予2.8×108剂量的BMMNCs,对照组60例患者既不进行骨髓穿刺也不进行假注射。以神经功能评分、影像学检查、EEG等评估情况对比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80 d的Barthel指数、mRS评分以及病灶体积变化均没有差异,仅有1例治疗组患者在180 d和365 d随访期EEG出现癫痫样放电。实验证明IS后7~30 d经静脉注射自体BMMNCs治疗虽然是安全的,但对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的益处。2016年的一项实验与上述实验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0]:实验招募了39例发病后1 w~3个月,NIHSS评分在4~20分之间的大脑中动脉IS患者,21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接受动脉内BMMNCs治疗,1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每月评估一次NIHSS、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每4个月进行一次头部CT检查,观察病灶体积变化,随访期1 y。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3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病灶体积与基线相比变化不大。2019年,Vahidy等进行的一项I期临床实验[21]分析了静脉注射自体BMMNCs治疗急性I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急性IS患者发病后24~72 h内收集BMMNCs,治疗组中25例患者按107/kg的细胞剂量静脉注射自体BMMNCs,对照组为数据库中已收集信息的185例康复治疗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形式评估两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发现,BMMNCs治疗组患者mRS评分的中位数降低了1分。同时该研究通过DTI发现,脑桥FA显著增加,这意味着轴突与纤维的粘附性和髓鞘板厚度的增加,表明显微结构明显修复。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证明急性IS患者的BMMNCs自体收集和静脉输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上述实验中,BMMNCs移植治疗IS多应用于发病早期,其安全性得到了有力证实,疗效仍有待进一步大型实验支持。

1.4 多能成体组细胞 多能成体祖细胞(MAPCs)是比BMSCs更原始的细胞群体,具有更大的分化潜力[22]。研究表明,在急性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多能成体祖细胞移植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23]。目前,针对MAPCs移植治疗IS的临床研究仅有一项:David等对静脉注射MAPCs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24]。该研究将发病后24~48 h内的129例IS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67例接受1.2×109个细胞剂量的MAPCs治疗,62例接受安慰剂治疗,在治疗后90 d、1 y进行预后随访。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比较,MAPCs治疗后90 d没有观察到患者神经功能的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1 y的随访期间,MAPCs治疗组中mRS评分≤1分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毒性事件,也没有过敏反应发生,表明MAPCs静脉给药治疗IS是安全且耐受良好的。但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十分有限,仍需进一步探索其临床效果。

1.5 内皮祖细胞 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可以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循环中的EPCs有助于脑卒中后血管新生,但其在血液循环中数量有限[25],因此移植EPCs可能是促进IS后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一项双中心随机对照实验中,18例急性大脑中动脉IS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入EPCs组、BMSCs组和对照组[26]。治疗组患者分两次接受2.5×106/kg的自体EPCs或BMSCs,两次注射间隔1 w,对照组患者接受骨髓穿刺和生理盐水输注,记录给药后第3、6、12、48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EPCs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的S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在其余随访时间点,3组间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研究中,EPCs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3组之间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这不仅证实了EPCs移植能够改善IS患者的临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证明了体外扩增自体EPCs静脉移植是安全、有效的。

1.6 ALD-401细胞 ALD-401是一种骨髓中富含乙醛脱氢酶的干细胞,能够减少IS动物模型的病灶体积并改善运动障碍[27]。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共纳入48例首次确诊大脑中动脉IS且mRS评分≥3分的患者,3∶2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11~17 d给予眼动脉注射ALD-401,平均剂量为3.08×106,1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假采集和假注射[28]。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神经功能改变。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与试验相关的不良反应,ALD-401组和对照组之间各神经功能评分也无显着差异。实验结果支持动脉内注射ALD-401细胞治疗IS的安全性,但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1.7 外周造血干细胞 脑内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s)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诱导NSCs修复坏死神经元。与自体骨髓来源的细胞移植相比,PBSCs不依赖旁分泌机制,起效更快,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一项单盲随机对照实验验证了PBSCs改善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设想[29]。实验将30例大脑中动脉IS患者随机分入PBSCs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向梗死区立体定位注射3~8×106个CD34(+)PBSCs,对照组只接受既往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和抗高血压药物),维持原有的康复方案。给药后24 h内MRI中T2WI显示:PBSCs细胞在每个治疗组患者的注射部位呈清晰的低信号,并在梗死区周围持续存在1个多月后逐渐消失。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分析发现,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治疗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运动诱发电位反应阳性,对照组患者均为阴性,表明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恢复。同时,神经功能评分和影像学检查均发现,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初步表明,自体CD34(+)PBSCs的植入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但仍需深入研究。

2 细胞移植治疗的潜在安全问题

虽然以上临床研究均已证实了细胞移植治疗IS的安全性,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包括致瘤风险、免疫排斥、异常血管增生等。这些都限制了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

2.1 致瘤风险 细胞移植最突出的潜在安全问题就是存在致瘤风险,尤其是人胚胎干细胞(hES)衍生的NSCs。hES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性,这对于临床应用是有利的。但这种增殖能力的代价是其具有形成肿瘤的趋势,因此从NSCs制备物中去除未分化的hES是十分必要的[30]。

2.2 免疫排斥 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是治疗IS的另一个潜在障碍。与任何组织或器官移植相似,异体细胞会被宿主免疫细胞排斥,其主要原因是移植细胞与宿主HLA不匹配。但自体细胞移植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免疫排斥反应、生物不相容性和疾病传播的风险[31]。

2.3 血管异常增生 IS后的几天内,缺血半暗带区血管的增加与患者神经系统恢复的程度相关,细胞移植能够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无论是通过直接分泌还是诱导宿主表达,都可能刺激原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从而导致血管异常增生。因此,了解移植细胞促进血管异常增生的部位和出现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3 小 结

I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寻求IS的有效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细胞移植治疗IS的临床实验,多数实验已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考虑到细胞的治疗机制可能因细胞类型而异,以及IS患者的异质性,最适用的患者类型(包括性别、年龄、梗死位置和面积、分型、病史)、最合适的给药时机、细胞类型、剂量以及是否需要免疫抑制剂等临床问题仍有待解答。在细胞移植治疗应用到临床之前,还需要关于致瘤性、免疫排斥、血管异常增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而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审查机制。因此,仍需要更多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来揭示细胞移植疗法对I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将细胞移植治疗的潜力转化为现实。

猜你喜欢

自体神经功能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X美术馆春季双展:特睿·阿布德拉:要上天了&自体触击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