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1-01-03曹玉凤李向云
曹玉凤 李向云 马 姝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13;2.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山东青岛 266034;3.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聊城 252000
我国高校一直将思政教育作为重要课程进行,其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教育传播,或走形式一带而过,能正确理解其中内涵的学生较少,导致思政很难发挥自身优势[1]。护理专业课程属于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课程,是奠定护理专业学生专业价值、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度不够,只把关注点放在技能学习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护理专业课程不但要进行教学改革,还要充分发挥道德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思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从几门思政课延伸至所有课程,并将所有教学知识涵括其中,属于一个“大思政”格局,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能全面体现护理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和价值[2]。基于此,就我学院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进行综述。
1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以“思政”为核心概念,以“课程”为载体,全面构建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始终与思政理论同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教育根本任务,能有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的有效统一[3]。“课程思政”站在育人的维度开展课程教育,思政寓于课程,课程融于思政,以此提高课程教学价值,发挥课程教育自身优势,以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学科素养、思想道德水平、文化水平等[4]。
2 “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护理专业课程属于医学院校教学育人的主要载体之一,其育人作用已经过强化。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医学院校需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人文素养相结合,共同前行,协同育人[5]。现阶段,许多学生在报考护理专业时,主要是认为就业容易,并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对待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在实习或就业时一遇到工作问题或“医闹”时,便容易否定自身专业优势,甚至改行[6]。归根到底,护理专业的学生尚未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专业的职业素养等,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就业选择较为迷茫。虽然学校会开设相关思政课程,但单单依靠这一课程内容是难以改变上述现象的。而“课程思政”会以每一课程教学为载体,不仅传授学生护理专业知识,还引领着学生的价值观,立德树人,以教学育人,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7]。
3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的学业繁重,且课程多,学习难度较大,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护理专业教育更具有执行力强、职业精神诉求高、提升价值大等有利因素。同时,将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融入“课程思政”中,能全面提升护理专业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包括方针原则、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具体改革情况如下。
3.1 将“课程思政”方针原则融入教育理念中
护理专业教育理念支配着老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和行为,属于老师核心素养关键组成部分。“课程思政”的理念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并强调老师育人的重要职责,让每一课程都能全面发挥育人作用[8]。顶层设计的方针原则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社会效益第一等。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老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良好融合顶层设计方针原则与“课程思政”、护理专业教育理念,完成角色进阶,快速从护理专业教学“承担者”转变为护理专业育人的“实施者”,正确认识立德树人一直都是护理专业教育老师的责任和使命[9]。
3.2 积极明确护理专业课程的发展目标
明确护理专业课程的发展目标,构建配套护理专业课程育人体制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的基础保障。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责任明确、全面的管理体制,可从“课程思政”金牌课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育人资源的挖掘、考核评价制定、督导评估等方面详细研究,健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体制。其次,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将评估这一“指挥棒”发挥最大功效。然后在评价激励机制中加入“课程思政”理念,提升护理专业育人的有效性。最后,将“课程思政”作为激励指标,确保其在绩效奖励得以体现,促使老师重视教学改革,让护理专业课程不断创新。
3.3 充分挖掘护理专业育人的指导思想
“课程思政”不需要重新增设教学活动和课程,而是将“立德育人”的基本理念不断融入每一护理专业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10]。虽然不同的课程所涵纳的价值不同,但均蕴含大量思政元素,这就需要老师“慧眼识珠”,不断发现、挖掘、提炼,全面促进护理专业课程的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3.3.1 结合爱国主义情怀 “教书育人”一直都是老师的工作职责,除了要传授学生教材知识之外,还需传授学生更多的情感、情怀。相关数据指出[11],在“大学课堂上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微故事征集活动中,多数学生反映道,许多老师所讲授的负面例子均来自中国,以此显示国外的优势,如此一来,就难以在中国大学生中树立国家自信。因此,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时,老师在介绍国外发达技术和文化的时候,也要重点介绍中国的科技成就、传统文化优势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祖国充满自信心。
3.3.2 结合信仰价值观 护理专业知识都会蕴含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老师在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价值元素,以此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信仰,树立正确三观。例如,老师在讲解护理学导论课时,可重点强调护理专业一直都根植在“人文关怀”的泥土中,从古至今,尚未改变过,并将人文关怀内容融入护理学发展史中,让学生正确明白护理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人文关怀是护理专业学习精髓、根本,通过人文关怀与护理专业的结合,能让学生将个人价值观结合至社会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专业技能,努力为社会、人类做贡献[12]。
3.3.3 结合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具备职业道德,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各专业课程都必须全面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要把职业道德凌驾于护理专业技能和技术之上。如老师在教授急救技能的时候,就应该强调:“虽然医生不是万能的,但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抢救,稍有差错或者延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挽救不了患者生命。”以此让学生明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3.4 结合科学精神培养 临床护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刻在改变、创新,老师在讲授护理专业知识时,也要向学生讲述医学研究者的探索、创新等科学精神[13]。如学生在学习新陈代谢中“不显性汗”的内容时,老师可延伸教学知识,举出生理学家圣托里奥自己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椅称,系统测量自己在其中睡眠、工作、进食的情况,以验证“不显性汗”,验证时间长达30年。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培养无畏艰难、实事求是、敢于追逐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欲望。
3.3.5 结合传统文化的陶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建立传统文化上,坚持“以文化人”,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优秀传统美德,树立正确价值观,收获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14]。如老师在教授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时,可引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的经典语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学生明白敬老、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这对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质量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3.4 创新护理专业课程发展模式
护理专业课程属于显性设置,主要是为学生传递自身所承载的专业理论知识,而“课程思政”属于隐形设置,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
3.4.1 人文融入专业知识,以情感人 老师在授业解惑时,可将真实情感、职业情感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和教学目标中。如在讲解人体解剖知识时,向学生讲述患者死亡后捐献器官、遗体的故事,以及家属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理解“大爱、大义”,生成敬畏、感恩之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正确思考生命价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这能为学生日后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情感。
3.4.2 充分发掘教学资源,以德育人 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内容比较多,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现相关医学事件,让学生明白优秀、专业的医护人员是如何服务患者和处理临床工作问题的,这不但能为教学课堂增添更多活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如在讲授预防疾病知识时,老师可举例非典时期相关案例,教会学生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医护人员需具备无畏精神,始终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开展护理工作。
3.4.3 技能蕴含无限关爱,以善教人 护理专业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核属性,老师在传授专业技能时,需要不着痕迹、适当地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正如荀子所说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15]。如在进行操作练习时,可让学生学着关爱护理的“患者”;在学习药理知识时,可让学生仔细核对处方,分析处方配药的合理性,不断强调安全性、责任心;在进行换药练习时,可让学生主动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根据其情况调整方法;在学习病情观察时,需强调细心、严谨,正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等,让学生的护理工作充满更多关爱。
3.4.4 思政结合专业理论,以理服人 我国立国和立党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对护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有极大推动作用。像护理程序,一直都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难点、重点,若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中,可让护理课程教学获得质的飞跃,更具科学性。例如,老师可为学生详细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差异性,让学生明白如何确定患者的首优问题;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理论上,指导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开展不同的护理措施,让护理工作更具优质性、个性化等。
3.4.5 护理老师以身作则,以行导人 老师作为护理专业知识的首要传授者,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知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更高的人文素养,而这些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工作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引领学生不断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引路人。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能为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带来更多教学依据,在专业技能知识中不断渗透思政德育内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之情,还能树立良好的三观和道德规范,为枯燥的护理专业知识增添活力,让学生在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护理专业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