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路径探究

2021-01-03陈凤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赛融通适应性

陈凤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

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岗课赛证融通”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岗课赛证融通”现实需求,对“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进行逻辑分析,探讨“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优化路径,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1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求

1.1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政策背景分析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的有机衔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提到要促进毕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提出,到2021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众多的利好政策对职业教育是契机也是挑战,要达到政策中的目标要求,必须要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岗课赛证融通”基于企业岗位要求、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有效措施。

1.2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社会背景分析

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全国技能劳动者数量从2017年的1.65亿增长至2020年的超过2亿,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21%增长至2020年的26%,说明近几年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和占就业人员总量比例有所增长,但是高技能人才比例基本不变,说明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目前的数据情况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目标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仍然有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发展质量效率持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打造职业教育质量品牌。“岗课赛证融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有效途径,是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2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分析

2.1 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变化分析

对比2014年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指示发现,关于“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有所改变,关于产教融合的表述,从2014年的“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2021年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坚持”到“深化”的改变,既对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了更深层次更高规格的要求。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从2014年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1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肯定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强调了职业院校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来说,是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要求。

2.2 “岗课赛证融通”逻辑分析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内容,梳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要点,整理成岗位知识点、知识块、知识链、知识圈,结合对本专业(群)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将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有机融入到与日常教学内容当中。通过梳理技能竞赛考点,整理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职业素养等,对知识点技能点、竞赛与教学关系进行分析,形成相应的教学资源并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通过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要求、考查内容、考核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对本专业群职业面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梳理、科学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通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重构,将岗位工作能力与技能竞赛考核要点、职业技能等级能力考核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岗”、“赛”、“证”串联互通,实现“岗赛”衔接、“岗证”联通、“赛证”结合,最终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2.3 “岗课赛证融通”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分析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是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能力、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最终体现在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岗课赛证融通”着眼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岗课赛证融通”是一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举措。

3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路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大有裨益。“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系统性工程,针对以上分析,从专业融合、知识和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管理与评价改革五方面进行探讨。

(1)整合“岗课赛证”间的逻辑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促进专业跨界融合,形成专业群组。专业建设是“岗课赛证融通”的逻辑起点和最佳切入点。首先,要整合“岗课赛证”间的逻辑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形成专业组群逻辑,其次,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确定发展特色、发展重点,坚持需求导向,以科学、严谨、专业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专业群组建,同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明确专业群岗位能力要求,将“岗课赛证”有机融合,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群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2)整合梳理“岗课赛证”间各类型知识和能力,重构知识和能力体系。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是“岗课赛证融通”的建设框架和逻辑主线。梳理岗位技术技能知识、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点、技能竞赛考查要素,对知识进行解构、整合、重构,形成新的知识模块,使知识具有更清晰的条理性、更完整的系统性,最终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知识体系。梳理岗位的胜任能力体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能力素质要求和技能竞赛考查的能力,对能力体系进行解构、整合、重构,构建知识模块化、顺序递进式的能力体系,最终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能力体系。通过对知识和能力体系的重构,形成知识难度逐级递进、能力培养次第提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

(3)整合企业、竞赛、证书资源与教学资源,促进资源融通,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岗课赛证融通”的主要载体和实施依托。通过整合企业资源、竞赛资源与教学资源,构建课程与企业资源、竞赛资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岗课赛证融通”练习库、案例库、项目库等教学资源;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吻合、与技能竞赛考核标准相匹配、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点相契合的课程体系;统筹政府、行企业、学校、竞赛各方资源共建政校行企实训教学基地,将日常教学场所、教学观摩基地、竞赛训练场地、项目实践基地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通“岗课赛证”各环节,促进资源融通,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

(4)整合企业技师、竞赛导师与学校教师资源,促进师资接续,发挥师资力量效能。师资力量是“岗课赛证融通”的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企业技师、竞赛导师与学校教师各具优势,因此想要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进行师资重组和规划非常有必要。首先,应放宽职业院校选人用人自主权,拓宽企业技师、竞赛导师、学校教师相互转变渠道,建立灵活的用人评价制度。其次,明确企业技师、竞赛导师与学校教师职责定位、选拔制度、发展路径、福利待遇等,促进人才的有效流动和合理发展。最后,鼓励企业技师、竞赛导师、学校教师进行科研合作、竞赛指导、产品开发、成果推广、技术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合作,巩固“岗课赛证融通”研究成果,加快“岗课赛证融通”成果转化速率,提高“岗课赛证融通”成果转化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5)整合各方管理与评价体系,实行多方评价模式,提高管理与评价效能。管理与评价是“岗课赛证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施保障和检验标准。明确政校行企各方管理职责,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竞赛考核要点等内容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制定“岗课赛证融通”管理制度,规范政校行企管理行为,明确政校行企行为规范。深化规范技能竞赛、实习实训的治理改革,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比赛,实操竞赛,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将岗位考核要求、毕业证书获取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技能竞赛获奖考查要点融入评价体系,引导职业教育主动融入竞赛评价、产业评价、企业评价、证书评价,形成产赛教研融合评价体系。探索学校、竞赛、企业、证书等多方评价等值互换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调研评估,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高管理与评价效能。

猜你喜欢

课赛融通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