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强”人才工作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1-03王春刚习尚斌谷慧娟

企业文化 2021年25期
关键词:油田专家人才

文|王春刚 习尚斌 陈 康 谷慧娟 王 辰

近年来,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党委积极应对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油田公司以“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和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为抓手,构建强化政治引领、岗位实践、宣传表彰、机制创新“四强”人才工作模式,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效活力动力,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一)强化党的理论武装,把牢政治方向

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公司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378 次,专题研讨132 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一线、进班组活动6000 余场次,广大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汇聚思想合力

结合“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载体,公司主要领导示范讲、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各级党组织广泛讲,开展主题宣讲2006场次、全员大讨论1623场次,开展提质增效专题调研349 次。开展专题研讨44 次,找准“破难题、战严冬”的有效举措,引导广大职工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共同树立“抱团取暖”思想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人人夺油增产”的强大氛围。《中国石油报》2 次刊发公司主要领导提质增效、深化改革的署名文章,通过集中宣讲和座谈交流,进一步增强干部员工的责任心、荣誉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将爱国奋斗精神和提质增效压力传递给广大职工,激发创新动力活力。

(三)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为专家排忧解难

公司各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首席技术专家8人,企业技术专家26人,一级工程师77人,青年骨干337人,灵活运用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电话网络等方式,慰问专家人才640人次,畅通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渠道,了解专家在科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进展,帮助协调解决专家人才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目前,共征集专家意见建议203个,已落实180个,有效推动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二、强化岗位实践、促进建功立业

(一)拓展岗位实践平台,助力攻坚创效

一是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先行、技术立企,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重大联合攻关等平台作用,创新发展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陆相页岩油勘探、浅层稠油有效开发、砂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水平井+体积压裂等主体技术,为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二是合力攻坚克难,掌握上产主动权。组织召开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各级技术专家围绕公司增储上产和提质增效工作,聚焦油田技术需求,强化特色技术攻关,通过“网络视频会诊”、“下基层、走现场、访一线”开展咨询会诊246次,解决基层“疑难杂症”381项,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排头兵作用,不断推进科研创新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创造日产水平最高及近十年单旬度增幅最大、最早踏上年度剩余水平“三个之最”,牢牢掌控全年夺油上产主动权。

(二)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年,公司将继续选派48 名驻村干部和1 名挂职干部,参加南疆“访惠聚”和托里县脱贫攻坚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扶贫模式,实行“1+2”结对帮带,手把手讲政策、教方法、传经验,组织实施了基层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志扶智等,一批示范性和可持续性强的帮扶项目,惠及村民2 万余人,叶城县10 个村2020 年脱贫摘帽,公司驻村干部过硬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帮扶成效,得到县、乡、村各级干部和广大村民一致认可,树立了中石油良好形象。

三、强化文化宣传、树立良好形象

(一)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一是讲好石油故事,玛湖油田累计产油突破500 万吨、新疆准噶尔盆地康探1 井获高产油流、脱贫攻坚等新闻,先后在《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网》《新疆日报》等主流媒体刊播,在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公司各类新闻500 余篇,充分展现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成果。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宣传,紧盯大发现、大上产、大提效,推出“稠油开发奋进历程”“书记经理谈提质增效”等9个专题系列报道,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三是创新宣传模式,首次以企地共推、直播在线形式开展开放日“云游玛湖”活动,观看人数突破100万。举办“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成就展,拍摄新疆油田扶贫宣传片《宝石花开春满园》,油田原创扶贫歌曲MV《油·你在一起》唱响天山南北,充分展示央企责任担当。

(二)注重典型选树,标杆引领促发展

公司党委认真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责任制,2020 年入选各类国家、省部级人才8 人、“中国石油企业智库专家”49人,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誉,人才活力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以选树典型为抓手,近两年相继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劳模选树等活动,先后表彰52名科技先进个人、30 名新疆油田公司劳动模范。勘探开发研究院郭旭光同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工程技术研究院路宗羽同志获2020 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勘探开发研究院朱明同志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2020年共申请专利299 件,授权专利179 件,专利申请总数和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一种岩石脆性测井方法和装置》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浅层稠油开发成果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强化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动能

(一)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做好毕业生“引育留用”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新疆油田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4 个方面19 条贯彻落实措施和责任部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集团公司领导重要批示,在新疆油田落地生根。在2020 年9 月集团公司组织开展2021 届毕业生招聘集中宣讲的同时,自主开展985 高校走访交流和线下面试工作,加强公司宣传影响力,提前锁定优质生源,2020 年11 月完成秋季招聘线上面试工作,共面试1017人,人数创历年新高。

(二)深化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突破体制机制束缚

一是公司党委书记两次主持召开专业技术岗位责权梳理座谈会,讨论技术专家岗位职责,进一步理清行政管理岗位序列和专业技术岗位序列的责权界面。二是完善专家选聘工作机制,深化“百名专家人才”培育,结合主营业务发展需求,加大专家选聘力度,2021 年选聘专家111 人,其中序列内晋升52人,实现序列队伍有序接替和结构优化。

(三)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青年骨干培养

一是依托专家育才,将青年骨干纳入两级党委委员联系服务范围,以及专家师带徒对象,选派138 名青年技术骨干担任科研助手,以“导师带徒”为牵引,建立专家与优秀青年人才的常态联系沟通机制,发挥好专家的技术、经验优势,带领指导青年人才主持或参与重大项目和前沿核心技术研发,为青年人才追赶国内外技术前沿提供培养平台。二是依托项目育才,在公司级科研计划项目的项目经理和项目骨干中,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主体。进一步完善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运行机制,为青年人才开展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提供项目资金保障。三是推进“关爱员工”战略,抓实事业、待遇、家庭“三个留人”重要举措,2020 年人才流失率同比2019年下降40.5%,队伍稳定性不断增强。

正是通过持续强化爱国精神和石油精神教育,引领凝聚了一批忠诚度高、专业能力强的专家队伍,引领带动新疆油田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为玛湖致密油、吉木萨尔页岩油两个10 亿吨级大油田的发现,以及新疆油田原油28 年持续上产、19 年千万吨以上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金奖的双突破。

猜你喜欢

油田专家人才
人才云
致谢审稿专家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