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教育:意涵、特性与实施策略

2021-01-03郭方玲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土情感生活

郭方玲

(山东体育学院 运动与健康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乡土教育相较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育价值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它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完善学校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乡土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以俗教安”的说法,即借乡土民俗的生活教育来实现教化的功能,此后历朝教育中都有涉及乡土知识、乡土习俗的内容,民国时期乡土教育受到重视,开始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乡土教育的发展几经曲折,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但我国乡土教育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乡土教育的研究不够成熟、完善,特别是对于乡土教育是什么、有何特性、如何实施等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造成乡土教育实施中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乡土教育的意涵、特性、实施逻辑等进行探究,全面、深入地认识乡土教育,以促进乡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展,更好地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

一、乡土教育的意涵

“乡土”一词大都耳熟能详,但其具体含义,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地准确、全面,明确“乡土”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乡土教育”。所谓“乡”,最早起源于周朝,《周礼·大司徒》中记载“五州为乡”,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二千五百家为一州),也泛指所处位置、本地,但它更多是用来指代含有感情成分的“家乡”;所谓“土”,不但指泥土,而且也指田地,“有土者不可言贫”,同样,“土”也可代指故乡,有时也特指国家领土。可见,“乡”“土”都是对某个区域的指代,并且并不具有明确的大小范围的规定。我国最早出现“乡土”二字的文献是《列子·天瑞》,即“有人去乡土、离六亲”[1]102,由此可见,“乡土”最初就有“家”“家乡”之意,往往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并且“乡土”没有清晰的界限,即没有范围的大小,有时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2]4。民国学者祁伯文提出,“所谓乡土,是在幼年或少年时代,对于个人生长个性之形成,发生密切的关系之地方,是自然和文化综合的生活环境,可以体验此地方之自然的及文化的价值,给吾人以强烈的情感,强烈的印象,自我的谋其历史的、社会的建设和发展。”[3]11因而可知,乡土是一种与个体生命成长发展及情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虽说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乡土”二字,但细究可以发现,“乡”“土”二字仍是各具含义,没有实现真正的合用。“乡土”一词其实是舶来品,最早来自德国,是德文Heimat的译名,曹风南指出“Heim最初是指‘家中的寝床’或‘休息室’,后来转变为‘家’的意思,以后再扩大,便含有‘家的周围临近’的意思。所以,‘乡土’的语源,是指自身最接近的小范围而言,后来因为自己的活动范围渐次扩大等原因,这个名词的含义也逐渐扩大。”[4]1而《牛津英文字典》亦明确指出,“乡土”(local)是“你所属的或所居住生活的特殊区域和地方”。《现代汉语词典》(2012)则以“本乡本土”来指代“乡土”。通过对中西方的词源分析可知,“乡土”指的是个体或其族群生长、居住的地方,并在这个地方的地理和生态空间区域里形成共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其他特质的聚合体[5]4。也就是说,“乡土”应依托于具体的地方区域,该区域多指个体出生地或者长期居住地,且人们对该地有比其他地方异乎寻常的情感,这种情感激发着人们去热爱、维护这片土地,愿意为这片土地的建设尽心尽力。

通过以上对于“乡土”含义的讨论,本文认为乡土教育应该植根于乡土,借助乡土知识(如乡土习俗、乡土历史等),使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基础上,认识乡土环境,获得乡土教育。乡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乡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确意识形态、爱乡爱国的好公民。乡土教育至少有以下四层内涵[6]17:第一,乡土教育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基础与前提;第二,认识、了解乡土只是乡土教育浅层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乡土教育培养学生对乡土的认同感、归宿感,从而形成愿意为乡土奉献的精神,进而将乡土情感从乡土的认同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第三,乡土教育不等同于乡土文化教育,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乡土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自然、社会、环境等各个与乡土生活经验有关的方面;第四,乡土教育应该是地域与族群相结合的教育,以地域教育为主,在族群学生相对集中的学校,再补充族群教育的相关教材。

从内容上来讲,乡土教育是一种整合性、融入式的教育[7]47,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学科的相关内容,是一种整合性的教育,这也就使得乡土教育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需要单独设科才可以进行教学,它可以在其他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感受到乡土文化,即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整合,融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就是说,需要注意的是,其他课程与乡土教育不是一种僵硬的、刻意而为的融合,而是在某个主题、某个教学单元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乡土教育。在我国乡土教育的实践中,借助教学不经意地传递乡土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更为普遍的是将乡土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设置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语言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较为正式的课程中习得本地区的乡土知识。这种与其他学科、教学主题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有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而乡土教育也可以在不经意间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了解到相关的乡土知识。总的来说,乡土教育是强调以家乡为主体,以学校为课程发展的中心,以乡土的语言、历史、地理、艺术、自然为教材,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愫,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乡土义不容辞的使命,愿为家乡奉献一己之力。

二、乡土教育的特性

乡土教育将儿童的生活作为学习的起点,使儿童在浸润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乡土语言、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肯定自己、认同乡土,由爱家、爱乡,进而爱国,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爱护自己、保护环境、尊重多元文化。

(一)乡土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的生活,真正的教育必须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给人们提供人生需要的教育,这也就意味着教育要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萍。乡土教育也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反对以考试和成绩为本的教育,强调立足真实的社会生活,主张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种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可以说,乡土教育与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不谋而合。陶行知对脱离生活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是死人……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8]176必须指出,乡土教育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的,而不是封闭的、局限于学校中的。学校不是将学生阻拦在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也不是等级森严、严格控制的军营,更不是完全封闭、进行身体规训的监狱。军事化管理、封闭式校园、高强度的被动学习都残害了学生的真正生活,违背了学校办学的真正宗旨。

乡土教育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倡导儿童生活与教育的不可分离性,凭借特殊的教育内容不断地充实学生的生活,但乡土教育绝不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更不是为了谋生而设置,它是指向学生情感认同、促进人觉悟人生的教育。乡土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中接触的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等为中心,将儿童从“以书本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中解放出来,学生不再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而是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对周边的人、事、物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实际的探查、了解等。当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地区的历史、地理、语言等各方面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时,他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形成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产生情感依赖,不论将来他走多远,都能够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乡土教育既可以增进儿童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指导儿童从实际的观察体验中进行学习,又可以使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融合,知行合一,达到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目标。我们不得不承认,乡土教育是生活的、社会化的,学生以其切身环境中的人、事、物为学习的起点,由亲知而言知、推知,合乎由近及远、由具体而抽象的学习发展过程,更能够奠定稳固的认知基础和深厚的情感认同[9]16。

(二)乡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实施情感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10]103-104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进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是情感教育的灵魂,也契合了乡土教育的核心理念。乡土教育本质上也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信念,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知识、情感、道德等各方面都健全的人。可以说,乡土教育的有效开展,是情感教育的理想形态。乡土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乡土态度、乡土情感,但这种教育并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探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当前,中小学也非常重视情感教育,但这种情感教育往往附属于其他学科,并且只发生在课堂上,下课之后似乎就“烟消云散”了,学生的情感、信念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与真正的情感教育相距甚远。毫无疑问,这种只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教育,将情感、信念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附属品并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情感教育,它也并不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态度、信念,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与乡土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乡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乡土教育忽略知识的学习,恰好相反,乡土教育重视学生对乡土知识的学习,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乡土,才能准确地认识它,进而产生对乡土或热爱、或批判的感情。与较为狭隘的学科知识不同,乡土知识包含范围极广,存在学生周围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都是乡土知识。也正是由于乡土知识的广域性、特殊性,使得乡土教育并不是一种只在课堂或学校进行的教育,它围绕在学生的周围,散布在学生生活中,促使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中亦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乡土知识。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时刻接受乡土知识的熏陶,辅之以学校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乡土,产生对乡土的归属感、集体感,只有对自己的故土有强烈的情感,才会产生关心、回报乡土的自觉行为。要明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热爱社会、热爱国家进而奉献乡土、奉献国家是乡土教育的最终情感目标。要想实现最终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乡土知识的探索、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乡土语言、历史、风俗、地理环境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开始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儿童从乡土教学中,了解本地区的特性及问题,并通过批判思考、价值澄清、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服务乡土、贡献社会的爱乡、爱社会的意识,以乡土教材为起点,逐渐扩大学习范围,由爱乡而爱社会、爱国,这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以乡土为出发点,可培养爱国家、爱民族的大乡土精神,进而扩充到以仁爱为基础、珍爱人类的整体生活环境,具有伦理学上的道德意义。

(三)乡土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乡土教育除了是生活教育、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第一,乡土教育是一种乡土价值观教育,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乡土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乡土形成正确、理性的认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而优则仕”,努力学习是为了“有出息”“去城里做大官儿”,“乡土”一词似乎总是与仕途、前程相悖。但实际上,乡土是“每一个人终身的精神支柱,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409因此,通过对乡土知识的学习、乡土文化的了解等,学生能够明白“乡土”并非我们的掣肘,更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恰恰相反,“乡土”承载着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等,是每个人最深、最稳固的根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第二,乡土教育是一种人生价值观教育,它可以使学生正确定位人生价值,避免价值混乱。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观的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准确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做出恰当的人生选择。在乡土教育中,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糅合在一起的,通过对乡土历史、文化等的学习,学生可以看到先辈们如何定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更能明白何为“家国一体”,能够增加学生对乡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在考虑自我利益的同时不忘乡土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发展自己。第三,乡土教育是一种道德价值观教育。乡贤人物、先贤事迹是乡土教育内容中尤为关键的部分。通过讲授先贤事迹、实地参观乡贤故居等方法,向学生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学习贤者道德品质与奉献精神,在提高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同时,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传统美德,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德教育。第四,乡土教育是一种环境价值教育。乡土教育强调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鼓励学生实地探索周围生活,在对乡土环境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环境问题的理性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第五,乡土教育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乡土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这些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一起组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因此,乡土教育强调尊重文化多元性的价值,主张多元的生活方式,让学生通过对乡土文化一种多元式的学习,了解、认同自己家乡的文化,尊重、保护其他地区的文化。

三、乡土教育的实施逻辑

乡土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以及方法等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它以学生为本位、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成人为目的。因此,不能想当然地将语文、数学等普通学科的教学逻辑应用于乡土教育中,只有清楚乡土教育的实施逻辑,才能更好地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

(一)以学生为本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而是拥有主体性的个人,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推动乡土教育实施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位,首先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学生展开。乡土教育作为一门纯粹的“在地课程”,不进行通常意义上的学业考试。因此,乡土教育目标不需要按照普通学科的课程标准设置,能够更多地从学生的个人认知、体验方面出发。例如,有学者提出,乡土教育的目标应全部围绕学生来展开,要增加学生对乡土环境和乡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生活环境的情操以及热爱乡土的情怀,加强学生野外观察的能力,改进学生户外旅游的观念,增加学生对乡土问题的了解,培养服务社会的热忱[12]2-9。其次,乡土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合实际生活。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搜集乡土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接纳教学内容,也能够让其更了解自己、认同乡土,这样一来,乡土教育才能够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设置课程目标,规划教学活动,编纂相关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乡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尊重和了解学生,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可以看出,乡土教育围绕在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方方面面。在认知方面,学生充分了解其所生长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奠定培养“乡土情”的基础;在情感方面,学生由于对乡土的充分了解而建立情感的认同与联结,对乡土具有维护的责任并愿意贡献心力于乡土的建设与发展中,以开放的世界观、价值观去了解、尊重、欣赏其它社群的文化;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活动培养乡土探究的技能,提升对事物批判思考与价值判断的能力。可以说,乡土教育从计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部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二)以学校为主体

我国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早期的学校,几经变革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学校。学校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文化、培养学生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同样乡土教育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以学校为主体是推动乡土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首先,学校要重视乡土课程,开发乡土教材,培养乡土教师。课程和教材是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乡土精神的集中体现,而教师则是乡土内容的重要传播者。有课程、教材而无教师,乡土教育将会失去灵魂,有教师无课程、教材,乡土教育则是空洞的,因此,学校必须注重课程、教材、教师的有机结合,三者缺一不可。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乡土课程、编纂乡土教材呢?这是因为,虽然乡土是学生从小生活的地方,学生对其已经十分熟悉,但这种熟悉往往是非常浅显的、流于表层的,甚至是狭隘的,学生缺乏关于乡土的整体系统的认知,这也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乡土认识的偏差,不利于乡土认同的培养,因此,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就显得尤为必要。学校中开设乡土课程,尽可能配备专门的乡土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对所处乡土能够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对其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有助于乡土情感的培养。

虽然乡土课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大量乡土知识,但与此同时,刻板僵化的课堂讲授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累情绪,这就需要学校在关注乡土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空间,把乡土文化融入校园的环境建设之中,塑造浓郁的乡土文化环境,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感受乡土文化、体会乡土精神。譬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公共建筑、教室布置设计中体现乡土主题的展览,在校园内开辟乡土文化长廊、乡土主题大厅等乡土文化空间,注重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和教室的空间,对地方历史、地理、经济、习俗等有专属区域进行资料介绍,让学生浸润在乡土文化浓郁的校园氛围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经常举办关于乡土的主题活动,例如,以乡土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举办乡土文化节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关于乡土的系统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接触乡土文化,加深学生对乡土的兴趣与了解。

(三)以社会为依托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论是教育还是社会都不是万能的,二者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所谓彼此依存即指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要以教育为条件,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不仅要以社会为依托和条件,而且要以社会提供的条件为条件,这种互为手段与条件的关系,也就是彼此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13]521。也就是说,教育活动从其产生、存在到发展,不仅以社会为依托,也离不开社会活动为之提供的各种条件,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帮助。同样,社会的支持对于乡土教育的推动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国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乡土教育发展。国家政策对乡土教育的促进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乡土教育的教材编写、所占财政支出,还能间接影响家长观念、乡土保护等。例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14]。其次,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在保藏中华文明物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启迪各族民众智慧,培育地域文化认同,构建世代爱国情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5]3-18,能够更直接地呈现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学生也更易于了解自己的家乡。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免费开放可以促使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馆参观,经常性的参观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乡土课程中没有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现场参观也能帮助学生切身感受自己乡土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最后,学校要注重与文化机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的合作,如研学旅行。通过之前的论述我们已然可知,乡土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历更是必不可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土知识虽然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知识,但学生日常所接触到的往往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从教材、课程中学到的,而以乡土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行知结合,能够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绚丽多彩的社会,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增长乡土知识、实现乡土素养的熏陶内化。学校可以与当地、省内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机构、民间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分期分批走出校园,走进名胜风景区、特色农业示范园……走进与自身生活截然不同的其他乡土环境,这是一种分享合作的体验,更是一种乡土情感的体验。

(四)以成人为目的

“成人”和“成才”一直都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所谓成人,一指发育成熟,这与“成年”同义,二指“造就人”,即培育训练人的意思。可见,“成人”包括生理成人与社会成人,社会成人是指一个人由动物实体向社会成员转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即造就人的过程[16]108-112。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成人的目的,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所谓成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也就是说,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是衡量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准。”[17]“成人”倾向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同时具有个性的人,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技能,更希望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人素质;而“成才”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一种谋生的教育目的,带有一种功利性的意味。

乡土教育显然是一种以成人为目的的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如何实现其“成人”的目的呢?首先,在教育目的上,学校要摒除功利主义思想。通过乡土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所在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进而能够上升到爱国家、爱人民,愿意为了自己的家乡、国家奉献[18]。这样的乡土教育更像是一种情感教育、爱国教育,学生无论走向何方,始终都能以自己的乡土为傲。其次,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坚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教师向学生讲授乡土教材、传递乡土知识只是乡土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乡土教育的特性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课堂、学校,教师要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学习富有特色的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也就是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沉迷书本,被动接受。最后,在教育评价上,重视过程性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过程性评价也并不是传统的课堂纸笔测验,教师更倾向于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的参观体悟、调查报告等,将所学乡土知识灵活地进行书面表达,加深对乡土知识的理解。这种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评估学生优秀与否,而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乡土知识的了解,促进其更好地运用乡土知识。

长期以来,中国人都非常重视乡土,看重家乡,并且有“叶落归根”的传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化、城市化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家乡的语言、历史、风土人情等。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底蕴就会消失,这对于保存和发展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认同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乡土教育,通过对乡土语言、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其对乡土、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乡土情感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