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会组织如何发挥优势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2021-01-03彭飞

企业文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弘扬

文|彭飞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七大上,新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在总则中增加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表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对劳动创造的最大尊重,对工人阶级的最高褒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组织,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工匠,是工会组织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深刻理解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重大意义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广大职工群众在从事社会生产的劳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是职业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人阶级和广大职工群众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为代表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的外在表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成为了激励各行各业职工学技成才、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尤其是在我国正在进入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率的高速发展的新的伟大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好工匠精神,在各民族、各行各业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和尊重人才的氛围,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和一种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必将让精益求精、敬业奉献、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在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放射出煜煜光芒。

在新时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工会组织有针对性落实好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更加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生产和工作实践中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奋斗的重要抓手,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激励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生动体现。

二、弘扬工匠精神,要注重匠人匠心的大力培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和加强质量监督的管理制度。历史上,作为一种制度,器物制作者必须坚持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的名字牢牢的镌刻在自己所做的产品上面,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就会被严厉追责,轻者棍棒加身,重则丢掉性命,这一制度看起来虽然严厉甚至是苛刻到不可理喻,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以身家性命为代价的要求,当时的匠人严格每道工序,做好每件事情,对每一件器物都必须是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力求尽善尽美。从历史上看,这样一种态度,无论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还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他们都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对自己的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才有了鲁班雕木成凰,才有了庖丁解牛神技。在当代,每一名工匠更都是有着卓越的品质,他们把个人的追求和发展愿景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与社会发展潮流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他们养成追求完美、卓越的品格,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苦练内功,担当尽责,勤奋工作,不求索取。工匠精神,体现的不仅是制造的水平的高超,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无限、追求极致的心态,是对职业的无尚敬畏。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社会,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练就一身独门绝技,依靠舍我其谁的操作技能、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练就“绝招绝活”,成为了技能高手、企业的人才,成为了行家里手、时代先锋。工匠精神的弘扬,就是要让广大职工传承好、发扬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的“匠心匠魂”,养成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工会作为最广大的职工群众性组织,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搭建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好工匠精神主题教育,组织好高技术人才、各岗位名匠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好他们的精神带动作用,培育广大职工的“匠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弘扬工匠精神,要注重匠人匠魂的着力铸造

工会要把弘扬工匠精神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要充分利用道德讲堂、事迹报告会、定期交流座谈、发出学习倡议以及依托互联网媒体,大张旗鼓地对“工匠”事迹进行大力度、高密度的宣传弘扬,大力弘扬工匠的崇高品质和时代精神,多角度突出闪光点,为员工树立学习标杆,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员工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激发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来提振员工的“精气神”,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劳动激情、挖掘劳动潜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通过组织劳模、工匠开展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座谈访谈、事迹报告、发出倡议、巡回宣讲、工匠课堂、成果汇编等各种活动,不断增强工匠的影响力。在实际工作中,“工匠”并不是自然长成的,是需要长期积累、长期付出、长期奉献的。因此,弘扬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看他“做到了什么”,还要深入挖掘工匠成长的历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做到”,进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工匠”的风采,让工匠精神“具体化”“鲜活化”“生活化”,让“工匠精神”可复制、可粘贴。以此为基础,大力组织开展比如“最美员工”等的评选活动,切实把目光投向最基层、最劳累的岗位,用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清晰传递出“劳动者才是最美丽、最光荣”的理念,让“工匠精神”切实深入人心。此外,更需要加强政策的设计和完善,真正提高“工匠”待遇。作为一级工会组织,要建立起涵盖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培训信息、健康信息等多项内容的工匠档案,注重对劳模、工匠实行动态管理,从而在多角度给予关心关爱。在制定工资等收入分配政策时,要注重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把收入同贡献有机结合起来,除命名表彰是给予一次性奖励之外,还要制定专项政策,切实提高“工匠”收入,让那些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工匠”享受劳动成果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富足的同时,无须为生活烦忧,为生计发愁,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四、传承工匠精神,要注重匠人匠技的聚力培育

在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一流的工匠、一流的劳动者,就不会有一流的产品,也就更谈不上发展的保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最终要体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之中,体现在精湛的技艺传承上,体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上。古人凭借着耐心和专注,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已经为我们树立下了不朽的丰碑。因此,工会发挥好教育职能,更要把提升职工素质和技能、培育具有“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精神作为工匠精神的切入点,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进而引导广大职工争做有知识、有智慧、会创新、能发明的新型劳动者,立足岗位找差距,对标先进找不足,主动求教,虚心请教,争做本岗位的拔尖人才。在实践中,要大力组织实施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是提高职工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是广大职工提技术、长本领、争做技术内行人、岗位带头人和专业领军人的有效载体。在比武项目的设计上,不求广,而从细节上引导职工施展才华,使职工在平凡岗位上脱颖而出。要大力组织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在载体设计上,要构建“互联网+”学习途径,利用现有的技术平台,调动职工理论学习的热情,同时依托移动终端设备,开发答卷模式,进一步丰富理论学习内容。

在全社会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从敬业奉献的视角,倾情讲述了八位匠人感人的故事,他们中,有的给火箭的“心脏”— 发动机做焊接、助力中国火箭腾飞,有的在深海为港珠澳大桥做钳工,有的用精湛的技艺捧起了中国C919……不同的是他们的文化、年龄、职业,相同的则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着技艺技能的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秉承着传承和创新、钻研和坚守、专注和执着,他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他们都拥有同一个闪光点— 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必将极大的激发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工作激情,团结和带领广大工人阶级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汇聚起磅礴奋进的力量。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弘扬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光影视界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