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新问题,提供新思想
2021-01-03陈力丹
《青年记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每期的前几页,那是国内新闻传播界的最新变动信息,还有少量世界范围内的传媒重大变动消息。我多次提醒本学科的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依据这些材料,可以及时更新讲课内容,可以从中挖掘学术论文的选题思路。刊物的编辑也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前面的一组专题文章,通常对新闻传播学界或业界的问题抓得很到位或很及时,总有一些新意。
今年《青年记者》要改版了,坚持多年的旬刊改为半月刊。这给对问题进行较为深层的思考提供了相对宽裕的时间。现在新闻传播形态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各种社交媒体普及,媒体要智能化了,进而社会更深层次地媒介化。而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界,总体上习惯于紧跟快转式地对新问题进行描述,深度研究乏力,片面阐释较多,对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局面过于乐观,缺乏警惕,缺乏对问题的学理分析和多学科视角的全面解读,批判意识和有组织的持续性研究不够。例如2019年关于5G的各种赞美和前瞻分析文章一拥而上,其实5G还处于宣传阶段,600万个基站刚起步,问题很多,在还没有感觉到5G的好处之时却把它炒作成热门话题,说的空话太多了;再如2020年火爆的“直播带货”研究价值很有限,不就是移动端的推销嘛!却有一堆文章在谈这个话题。
谈到这里,推荐2020年四篇自己感觉比较好的论文给大家,即陈昌凤、仇筠茜《“信息茧房”在西方:似是而非的概念与算法的“破茧”求解》(《新闻大学》,2020年第1期);管泽旭、张琳《阿里巴巴的进化史与小资本主义的平台化》(《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2期);周孟杰、吴玮、徐生《重拾、共构与嵌合:乡村青年的抗疫媒介实践》(《新闻界》,2020年第2期);刘鹏《“全世界都在说”:新冠疫情中的用户新闻生产研究》(《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9期)。这些文章的特点是:1.有很强的问题意识;2.有全面且深入的学术研究;3.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紧密;4.说话实在。
《青年记者》的文章一般不是长篇宏论,但在追踪新闻传播新问题、提供新思想方面,走在了全国新闻传播期刊靠前的位置。希望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办刊传统,在有限的篇幅内深化对问题的论证,对各种新观点、新概念给予批判性的评价,以引领学界做出更多的学术性思考。
希望改版后的《青年记者》具有更多的批判思维。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不是外部的政治强制,也不是商业上的强买强卖,一切都是自愿发生的。但从网上的巨量粉丝、蚂蚁金服的运作模式看,网民是被支配着的。形式上不干预的隐性控制,是互联网景观的特色。这是一种更深层的无形控制,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意识。少数人制造的新传播景观,充斥着当今的全部生活。网络发展的任何一种趋势都是“双刃剑”,指出可能的负面影响,比点赞正面影响更重要;纠正不科学的偏见认识则更为可贵。新闻传播学界不要一味赞美各种传播新形态,而要及时向社会发出忠告、警告,这才是学界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