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田间管理指南

2021-01-02

农家参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麦苗除草剂根系

农户都知道,“麦无两旺,早旺晚不旺”!小麦冬前不能长得太好,不然后期容易出现严重倒伏。所以说,小麦控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小麦控旺原因

冬季小麦易遭受冻害。由于旺长易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使麦苗生长细嫩,茎数多,分蘖节储藏糖分不足,尤其是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以后,抗冻能力明显削弱,极易遭受冬季冻害和倒春寒危害,轻者枯叶死蘖,重者冻死幼穗。

中后期易造成倒伏。旺苗生长茂盛,茎蘖多,叶片大,群体通风透光不好,植株嫩弱,基部节间长,茎壁薄,干物质积累少,而根系发育差,次生根条数少,入土浅。如小麦中后期遇暴风雨,根倒和茎倒将同时发生,损失惨重。

易发生病害。冬季小麦病菌越冬基数大,加之旺苗本身素质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适宜条件下极易造成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2.小麦控旺的一般措施

镇压控旺:可用石滚、小麦专用镇压器、油桶装入沙子或耙翻过来顺麦行镇压,镇压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但地湿不压,有露水或土壤结冰时不压,多次镇压方向保持一致,从早春至小麦起身前都可以进行。

化学控旺:小麦喷施化学调节剂,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细胞液浓度,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小麦的抗冻和抗倒伏能力。小麦化学控旺必须掌握在拔节前结束。

中耕控旺:对于群体较大的旺长田块进行深锄断根,能够起到抑制生长、控制旺长的作用。一般麦田中耕有利于保温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小麦返青后利用气温回升的间隙,于中午土壤化冻之后及时划锄,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紧实土壤,弥合土缝,能够起到踏墒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等作用,又能防除杂草。

3.不同原因造成的旺长,用这三项控旺措施

播种过早形成的弱苗:一方面由于选用了早播品种,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导致冬前旺长,这类旺苗在冬季最易受冻。田间管理应在及早划除、中耕、镇压的基础上,采取封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等措施,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对于这类麦苗,田间管理应及时疏苗,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充适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肥水过量形成的旺苗:高肥水地块,肥水充足,加之温度适宜,麦苗分蘖多,个体发育快,叶片宽大,田间郁闭,下部叶片发黄。当麦苗主茎长至7叶片时,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减少分蘖,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培育壮苗。

土壤问题:长期不合理浇水、施肥及频繁地使用除草剂所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碱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出现后势必会影响小麦根系正常生长。根是小麦的嘴,根系生长不好,小麦就吃不好,就会造成小麦植株及叶片黄化等不正常现象。

秸秆还田:由于秸秆破碎不均匀且秸秆量巨大,当小麦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种子生根发芽后由于没有和土壤亲密接触,出苗后出现苗弱、发黄、生长不正常现象,此情况一般表现为一行一行、一片一片,且土壤表层裸露大量秸秆。

除草剂残留:上茬玉米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及防治野麥子除草剂(甲基二磺隆)等过量使用、重喷(包括有风天气漂移)、不按使用技术规则等造成土壤残留及植株药害所引起的苗弱苗黄,严重的会出现缺苗断垄。

肥害烧苗:不科学施肥或使用农家粪肥没有腐熟引起烧种造成苗弱发黄,再有苗后浇水时撒施碳酸氢铵或溶解速度较慢的化肥,其颗粒或粉状较多,长时间停留在叶片上造成烧苗引发黄叶干尖现象。

天气原因:小麦出苗后受天气原因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等影响引起冻害,会出现叶片黄化失绿。

浇水原因:小麦出苗后浇水过早或浇水频繁,导致浇的水渗透过慢,麦苗长期浸泡在水中出现淹苗发黄,或土壤长期浸泡在水中形成盐渍化,不利小麦的正常生长,导致麦苗发黄。

播种技术:播种过早过晚,播量过大过小等都容易导致麦苗发生黄叶现象。

北方地区气温已经越来越低,面对低温,小麦田早晚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小麦田当前有一件农事非常重要,应抓紧时间完成,那就是浇封冻水。

当前小麦田地温下降,耕作层开始封冻,小麦浇封冻水正是关键的时间。农谚说得好:“夜冻昼消,浇水正好。”此时正是晚间上冻,白天消冻,现在浇的水,其水分保持停留在小麦田耕作层中,能满足小麦越冬时对水分的需求,有利小麦冬前养根、壮根,同时对麦田促进分蘖有很大帮助。

除浇水之外其他农事活动应停止操作:

1.有杂草的地块喷施除草剂应停止。

2.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喷施杀菌剂应停止。

3.有黄苗、干尖等生长不正常的地块喷施叶面肥、调节剂等解决黄、弱、差问题的工作应停止。

4.有害虫危害的地块,比如麦圆蜘蛛及地下害虫等发生的地块应停止防治。

5.预防冻害喷施防冻剂及其他防冻产品的应停止使用。

当前小麦已不适宜药或肥的吸收,喷药只会对小麦安全越冬不利,所以一切喷药活动应停止。如田间有上述问题需要解决的,只能等来年小麦返青时提前浇水、施肥,小麦开始生长时再用药、用肥,采取治疗措施。

适时:小麦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夜冻昼消,冬灌正好”。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地面形成冰块,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适地:小麦冬灌的顺序,一般是先灌渗水性差的黏土地、低洼地,后灌渗水性强的沙土地;先灌底墒不足的二、三类麦田,后灌墒情较好、播种较早并有旺长趋势的麦田。

适量:小麦冬灌水量不宜过大,以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一般每亩灌水30-40立方米。为了节约用水,一定要做到渠畦配套,防止大水漫灌。冬灌后要及时划锄松土,弥合裂缝,以利保墒增温。

猜你喜欢

麦苗除草剂根系
不“亲近”的智慧
红绣鞋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小雪花与麦苗儿
2015中国植保市场除草剂畅销品牌产品
胃弱喝点麦苗汁
胃弱喝点麦苗汁
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创制项目通过验收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