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2021-01-02闫彩霞
闫彩霞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要营造乐学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索的欲望;组织多样活动,解放学生的手脑;引导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建立多元评价,让学生焕发活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活动探究;多元评价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让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数学的枯燥和乏味。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呢?
1.营造乐学氛围。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内容时,可针对小学生对唱歌这一活动都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教学前先让几个学生上台各唱一段歌,班干部打分,算出每个选手的最后得分。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为选手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好的引入课堂新知。又如《平移和旋转》一课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孩子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元、角、分”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我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人当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的价钱准备好再交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角色要互换。然后,我拿着一支标价8元6角4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想卖这支笔打算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组织多样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引导合作探究。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要摒弃了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引导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与它的什么有关?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联系最密切?在这个猜想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猜测,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进行了倒沙实验,老师只介绍实验方法,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合作操作、实践、探究、交流,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在合作中经历和体验整理过程,形成表象。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交流问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做起实验兴趣盎然。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以实验要求为主线,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这样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具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能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5.建立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不宜采用笼统空洞的语言来实施评价,而要注意评价过程性性和多样性。例如,言语激励“你的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真不错!”“我很佩服这个同学的分析。”“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的问题!”“你有数学家的感觉,我们来握握手。”肢体赏识:给学生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或竖起大拇指,鼓鼓掌,拍拍肩膀,摸摸头,以示表扬和鼓励。实行奖励:口算又快又对的评为“口算之星”,谁提的问题多就称为“智慧之星”,字写得漂亮的就被誉为“书写之星”,或给予简单的物质奖励。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
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可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欣赏.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学生参与性的评价,使课堂形成了一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调控的过程,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要营造乐学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组织多样活动,解放学生的手脑;引导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建立多元评价,让学生焕发活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