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1-01-02柯松邓咏冬陈建文
柯松 邓咏冬 陈建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时代历史进程的步伐逐步加快,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然而,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尤其是运算能力培育,以便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以此夯实其数学运算基础,助力其在数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小学生数学运算素养不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围绕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具体阐述,以期能够为同仁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培育措施
引言
在现代,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的重点逐渐由知識的传授变为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现代学生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而运算能力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在大多数问题的解决中,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也成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以多种方法构建相关的计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小学生数学运算素养不足的影响因素
观察并分析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与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严谨的学科,即便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有着极高的“关联性”。但是,大多数小学生都尚未形成“将之前所学知识完全吸收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当中并内化为自身思想”的能力,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出现——在后续运算中,他们难以调动之前所学知识为完成新的计算任务服务。久而久之,其运算素养的发展也就陷入了“困难”的状态当中。再者,未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影响其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或是受自身学习态度影响,或是受过往形成的不良计算学习体验影响,一些学生在运算中暴露出了缺乏耐心和细心的问题,重点表现在读题的马虎和书写的潦草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运算学习状态和能力提高。
2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
2.1设计全面目标并多元培育学生素养
目标是“教”和“学”的抓手,只有建立起了明确、全面的目标,“教”和“学”才会更有方向、更加高效。反之,若目标本就不是十分明确且全面,不仅学生的学会如同散沙一般难以把控,教师的教也会缺乏节奏、顺序模糊,最终加剧学生的学习困扰,造成学习低效的问题出现,严重阻碍其运算素养乃至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即便是从培养小学生运算核心素养这一单一角度出发,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设计更加全面的教学目标,将估算、口算、演算等融合进来,更全面地培养其运算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先将计算的方法教给学生,再结合他们对方法的掌握情况,分别设计估算、口算、演算题目。从估算开始培养他们“根据题目估计大致答案”的能力,再借助口算题目培养他们“迅速说出正确答案”的能力,最后利用演算题目将运算落实在书面上,循序渐进地实现综合提高学生三种运算能力的教学目标。
2.2重点讲解算理及传授基础运算方法
事实上,小学生对于计算知识的学习,最主要的是“算理”相关内容,只要掌握了“应该怎样算”的规律,伴随着正确的运算顺序和不断的练习,他们的运算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高。而若是对算理都尚未清楚理解并完全掌握,即便是不断地参与到计算练习当中,他们的计算也会是“漏洞百出”“错误连连”的,相关素养也便得不到更好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运算核心素养,教师应加强对“算理”知识的讲解,将最基础的运算方法以学生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最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规律,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将各个运算步骤分解展示。再者,还可以故意设计错误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说一说题目中的哪个运算步骤出现了错误,让他们在“纠错”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运算方法。
2.3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并做到作业减负提质
作业减负提质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的薄弱点选择相应的题目。错题本即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但在过去,其构建本身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智慧课堂这一软件工具,相比传统的教学工具,其一方面能自动构建电子错题本,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收集学业数据,从而布置合适的任务。故在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有效做到作业的减负提质。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布置完成错题本上作业的任务。而在运算相关知识的复习前,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在学业数据收集上的便利,向学生布置相关课前作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数与代数”知识的总复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运算律”,尤其是在“乘法分配律”的衍生题目上错误率较高。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即可以以“乘法分配律”为重点,增加相关的探究活动。在课后的作业练习中,教师也可以布置更多的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问题。这样,通过智慧课堂的合理应用,教师有效提高了探究和作业的针对性,做到了作业的减负提质,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算能力这一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初始时期,其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数学学习和实践意识以及运算能力素养,不仅影响着他们当前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更是与日后在数学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承担好传授知识和培育素质的责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设计更加全面的计算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不断传授计算理论、培养计算习惯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运算能力训练活动当中,让他们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计算速度和运算准确度,借此培育其良好的运算素养,最终利用运算素养的稳步提升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岚.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2):211.
[2]朱晓蕾.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4):41.
[3]叶庆军.关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高年级运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3):184-185.
[4]潘露露.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林区教学,201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