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对策浅谈

2021-01-02云朝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云朝霞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及个人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现今教学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教学的基本宗旨。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在实际教学中,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新理念的学习,创新与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要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的培养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除了要培养学生六大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与个人素质。

一、从核心素养出发,看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和教学活动关联不密切

在将基础理论教授给学生时,老师要注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这是小学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的影响。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算法的时候,既要帮助学生了解运算规则,又要在这一前提下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这样可以准确迅速地将相关问题的答案解出来。但是,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联系并不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是没有将核心素养融汇进去,有些则是融汇程度较低,这无法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差距较大

根据对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可知,同班学生,在素养的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班级里按照成绩划分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之间的差距正在变大。这会给总体上的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也会阻碍差等生的发展进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处于均衡状态,这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融汇核心素养的途径单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在渠道上实现多样化。该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内容丰富,而素养与素养之间,在含义和本质上都是有差异的,融入渠道不同,那么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别。根据当前的教学状况可知,核心素养的培养渠道是非常单一的,通常是借助例题和大量练习进行渗透,缺少具有创新性的方式,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二、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改善教学计划,融入核心素养教育

要保障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老师就必须改善教学计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创新环节,使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交融汇聚,进而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首先,老师要创新导入形式,把核心素养融汇在内。例如,在教授和混合计算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错误案例,让学生自己去纠正。这样一来,既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导入,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加入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授和分数相关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借助图形将分数的内含传达给学生。之后再利用图形变化,阐述分数如何相加以及如何相减。这种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形象素养。最后,还要对习题进行设计。习题有助于知识的强化,在设计习题时,老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前提,设计思维发散式的练习。

(二)研读教材,形成纵横关联

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具体的数学内容,但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数学知识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数学学习的本质,这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那如何把握数学的本质呢?教师需要做到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更是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物化载体,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在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要深度理解教材,厘清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纵横关联,抓住数学本质这条主线。比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长方体,了解了长方体的形状特征,能够在生活中辨别哪些物体是长方体,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周长、面积的计算。本节课是为了进一步为学生建立长方体面、棱、顶点三个要素特点的模型教学。在建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实物,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等活动,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概念和建构概念模型。这是一次由表及里的学习,是深层次的学习。同时,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六年级还要学习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所以这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体积等知识奠定了基础,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及研究方法。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只有研读教材,教学才会有实效,才能有目的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视对学困生的教学,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在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时,需要对学困生更加重视。首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老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再据此制定教学活动计划。对学困生来说,应该从基本的知识内容讲起,为这类学生筑牢知识基础,逐渐提升其水平。其次,在教学时,老师应该对该类学生予以科学的指导。例如,在学生学习分数乘相乘时,学困生经常犯错。那么老师就应该寻找其出错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错误原因以及解决方式。利用科学的方法,辅导学困生,增强其学习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四)落实多元化方案,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小学的数学老师应该改变其教学手段,从下列角度开展其教学活动。首先,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其核心素养。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益智游戏,并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汇到其中,让学生能够边玩边提升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分数时,可以借助水果忍者这一游戏,让学生依据图像数水果数目,例如,有多少橙子?有多少梨?橙子在全部水果中所占的比例?橙子占梨的几分之几?借助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算数能力。其次,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除组织游戏之外,还可以进行情景设计,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并带入课程知识,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結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创新、探索,从而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琳博.数学课离不开“家常菜”——谈小学数学教学[J].才智,2017(15).

[2]杨晓红.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西江教育论丛,2003(01).

[3]陈秀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J].西江教育论丛,2006(0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