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析

2021-01-02薛金勇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

薛金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注重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管理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1-0036-02

1 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分析

1.1 国有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外要“开源”,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好开拓市场,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内要“节流”,注重内部管控,建立一系列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对内对外,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结合新形势,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其进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1]。

1.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的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确保国有企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做强做优做大。当前,“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新十六字方针,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指出了新方向,这就要求国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让全体员工共享改革红利、发展成果。

2 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法探究

2.1明确高质量发展框架,找准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向

(1)要坚持以经营效益优、工作效率高的发展基调。强化全价值链联动管控,盘活资源,打通企业“上与下、前与后、里与外”的经脉,做到从高层到基层,从科研生产到市场开拓,从供应商到客户三大环节的高效协调、融合和平衡,全面提升经营效益;突出效率变革,重点做好开源质量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挖潜和增量优选工作,有效提高人均产出。(2)要夯实主责方向明确、主业布局完善的坚实根基。主动对标国家产业政策动向及和发展战略,积极谋划支撑企业未来的产业方向、业务布局和发展重点,持续提升能力建设,加快新动能的创新研制,积极开拓市场,确保已有市场得到巩固、新的市场实现突破。(3)要筑强创新自主化、创造卓越化的有力支撑。以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平台群,攻克制约产品竞争的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积蓄创新动能;补充完善基礎能力建设,投资升级科研生产设备,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生产计划管理,全面夯实卓越创造能力基础。(4)要打牢管理精益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聚焦新时代国有企业使命责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强化顶层策划,突出制度化、体系化思维,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全价值链提质增效,助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

2.2坚持效益效率优先原则,重构专业高效的决策监督机构

(1)要构建专业高效的董监事会。强化董事会战略功能、决策功能、协同功能以及风险控制功能,多方成员共同组成基于资源聚合性董事会。为保证监督质量和效果,监事会成员皆具有履职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组织开展好履职培训和内外部经验交流等工作。(2)要建立多层联动型监督机制。重点是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各类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完善国有企业多层级监督机制,有效提升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3)要健全平台保障机制。建立正常的董事会、监事会资料、专门委员会材料、上级部门文件、日常经营活动信息、经理层重要活动安排等报送沟通机制,通过督促经理层贯彻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决策,促使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优化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3发挥党组织“把管保”作用,健全治理结构与管控模式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从传统“三会一层”转变“四会一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有效提升治理效能。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完善党组织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作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对党组织参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入法定程序,同时制定或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围绕对政治方向的把控、对重大事项决策的参与以及对人和队伍的管理等,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具体程序机制,党委实现决策前置,党委参与决策、董事会战略决策、经营层授权经营、监事会依法监督的职责得以履行。

2.4 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管理理念,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1)要打造一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在选人用人上,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发力,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规范决策机制和完善制衡机制为重点,坚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体现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同时加强未来领导者培养。坚持党管干部,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建立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干部梯队;加大干部跨专业、跨学科知识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建立干部轮岗机制,培养复合型干部队伍;完善干部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条件和程序,提升干部紧迫感。(2)要科学评价、持续改进组织和领导绩效。从战略规划、经营目标中提炼关键绩效指标,按照财务、供应链、内部运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定期评价组织的绩效。主要评价方法有战略评审会、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经理办公会等,评价内容包括战略目标、企业竞争力、经营能力、绩效指标达成情况及公司的应变能力等。针对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持续改进,确保公司关键绩效目标的达成。建立经营业绩责任书、个人绩效承诺书、履职情况调查、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通过评价结果反馈,使高层领导明确自身绩效改进方向[3]。

2.5 以风险防控和运营监管为出发点,搭建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体系

(1)要构建“全面覆盖、责任清晰、快速传递、运作高效”的制度体系。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划分治理层、组织层、运营层三个层次,对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完善,综合整理以《公司章程》为代表的“基本法”、《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基本制度,健全完善企业基本运行机制和治理规则;在结合企业实际状况,新制定部分基础制度,完善企业基础制度规章;在业务领域,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办事规则也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修改,完善有关制度规则;在具体执行和操作规范层面,修订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2)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把企业各单位作为风险管理具体执行单位,构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控、高效协同、防范有力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制定风险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公司风险数据库,按季度跟踪监测,强化重大风险的预警、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3)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通过把制度执行贯彻到党的建设、经营管理、风险防控、项目建设等全过程,通过发挥好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健全制度执行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巡视整改、外部审计等作用,把制度要求转化为专业管理考核标准,通过绩效考核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落地生根、产生效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助力实现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开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其具体做法还有待探讨、研究,需要国有企业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最终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

参考文献

[1]白丽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7):47+117.

[2]徐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探析: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J].新会计,2020(5):23-25.

[3]杨建华.积极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支部建设,2020(2):24.

(责编:陈静姝)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