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珍藏33年的信
2021-01-02江东旭
小读者之友 2021年12期
江东旭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倾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把安康送给人们。
2020年11月的一天,长沙市一家医院的罗万俊教授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他于1987年6月25日寄出的一封信。而将这封信带到他面前的,就是收信人蔡女士。
1981年,蔡女士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她来到这家医院,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康复后,她回到老家湘潭。没想到6年后,她收到了来自这家医院的一封信。原来,为追踪患者的手术效果,当时的住院医师罗万俊对她进行了术后随访。术后随访是评价医疗效果最可靠的途径之一,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防治也十分重要。由于当时电话还没普及,罗万俊只能以写信的方式询问她术后有无吞咽困难和有无胸窝部疼痛等问题,并建议她回医院复诊。蔡女士没想到医院还记着自己,十分感动。不过,由于當时交通不便,加之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好,她没有前去复诊,但她把这封字迹工整、充满关爱的信珍藏了起来。
33年过去了,当蔡女士因生病再次来到医院时,找到当年寄信的罗万俊医生并当面致谢,就成了她的心愿。罗万俊也十分意外,虽然这个回复迟了33年,但患者依然健在无疑就是最好的结果。他感慨地说:“曾经有一位医学大师说过,一名杰出的医生,他的随访记录应该从手术前开始一直做到坟墓。术后随访工作虽然做起来繁复,却能切实提高我们的医疗和服务质量,从而让我们得到患者的认可。”
(余娟摘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