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青工委“四维”联动模式 激发共青团“三力一度”新动能

2021-01-02团高密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工委共青团基层

团高密市委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开展以来,高密市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创新青工委“四维”联动模式,推进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实落地,激发共青团“三力一度”新动能,推动县域团的基层组织全面活跃。

纵向延伸到边到底,深度织密组织网络。坚持党建引领,瞄准基层需求,灵活采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等方式,构建起“青工委——团(工)委——团(总)支部”的区域“大团建”格局,凝聚最广泛的青年工作力量。争取市委支持,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基层团的工作力量配备,推动党团阵地共建共享,帮助基层团组织改善“四缺”问题,全面优化基层工作环境。15个镇(街、区)青工委落实考核评议、定期研究工作、委员动态调整、委员帮包联系4项工作机制,专项推进“两新”团建、青年之家、“乡村好青年”选培等重点任务,不断夯实共青团组织力。

横向开展互学互动,聚力提升能力水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青少年思政课堂”活动品牌,开展“青睐全会”微讨论、微团课等互动式交流,以小、活、新不间断理论学习提高团员团干部的政治辨别力。强化区域间互动交流,召开青工委主任会议、重点工作推进会议,赴泰安东平、潍坊昌邑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工作交流、经验分享等推动青工委之间“互学、互动、互促”。持续赋能青年發展,在城区街道建设2处“青春社区”,建立“青春智囊团”“青年宣讲团”“青年学子联盟”等多支青年队伍,探索“社区治理+青年”的工作模式;在农村建立“乡村好青年”创业导师团和法律工作站,组织参加青春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10多场。

外向集结各方资源,优化活动联办成效。各青工委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坚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成果共赢”的基本原则,致力打造联建联创的工作新模式。紧贴青少年实际需求,镇(街、区)青工委充分发挥整合力,多方链接各类资源,为团员青年开设涵盖党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中医养生、非遗传承等领域的220多堂“百姓学堂”课程,为336名一线青年职工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免费培训课程和教材,为78名“乡村好青年”提供电商、种植、养殖等专题培训,为各级“好青年”争取优惠贷款6616.96万元,在腾讯公益“希望小屋关爱计划”项目中为困境青少年募集建设资金40多万元,切实提升共青团服务力。

内向聚焦品牌孵化,强化成果转化运用。团市委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青年创业、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列出“菜单”,各镇(街、区)青工委结合区域优势,找准共青团能为可为的突破口,挖掘亮点特色,重点打造“一镇一品”特色项目,村(社区)团支部结合工作实际自选实施子项目,培育出柏城镇“红橙黄绿蓝”志愿服务项目、夏庄镇“非公团建活力工程”等15个品牌项目和阚家镇松兴屯村“村级团组织联建”等30个子项目,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团建品牌。

猜你喜欢

工委共青团基层
基层巡览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更好地发挥县级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