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研究

2021-01-02朱湘怡

科学咨询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思想

朱湘怡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410000)

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与效果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举足轻重。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探索如慕课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愈发重视,通过《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抓紧完善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设。当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成为每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答题。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学生被迫停课在家难以返校,多地高校已发布开学授课时间推后的消息。这直接影响高校正常教学计划的执行。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实现“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停课不停学”,各部门和学校针对线上教学相继发出应对方案,提出要在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让学生利用各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方式进行学习。学校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答疑为辅的模式开展线上教学[1]。而在其中,由于许多网络平台是初次大规模投入线上教学,其在实际线上授课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疫情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的线上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提高线上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一、线上思政课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思政课教学在联结线上线下空间的同时,也转变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沟通的方式。线上思政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规模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逐渐呈现增长的态势。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网络在为人类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视角去看世界的同时,在教学中更是体现在慕课、超星等媒体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和教师也可以看到各名校名师的授课。这不仅拓宽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路径,同时也督促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质量,提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开放性

线上教学平台由于其海量的知识和授课资源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任课团队、学习教材和学习时间,并根据不同教学团队的要求展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整个学习过程展现出不同的自主开放状态。而对于学校和教师,他们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无疑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管理、教学进程等过程的开放。教学效果直接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验与评判。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过去传统的线下教学,而是发展到线上教学对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三)互动讨论模式出现转变

无论是慕课还是腾讯会议、钉钉等直播教学,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方式都与传统课堂展现出巨大的区别。在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弹幕或评论区发表意见和看法,并与教师进行直接讨论。这样增强了互动的实效性,学生们在课后还能根据自身兴趣点参与同学们的同屏讨论、即时师生问答互动环节、作业互评环节等。网络教学增加了互动模式的多样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2]。

二、线上思政课现状与面对的困难

疫情在打破高校原有的教学进程的同时,也打破了大学生应有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高校思政课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缓解大学生的焦虑和恐慌,激发大学生预防疫情的动力和抗击疫情的信心。就目前看来,已经开展的线上思政课程有教育部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该课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讲述疫情防控的感人故事;有部分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特制了教学组织工作方案,推出防疫普及、心理保护、学术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题课程;有思政教师以个人身份与学生进行在线答疑解惑的“直播”行为等。但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在疫情下网络谣言四起,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和恐慌情绪。疫情期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和对政策的正确引导是高校思政课不能回避的环节。可以说,这次高校线上思政课不仅是对传统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在重大疫情面前学会信息分辨,理性对待疫情,维持健康心理的教学。

与以往相比,本次疫情防控中开展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基础上,结合重大疫情防控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的,突出线上思政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提升线上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进一步解决“如何让学生不仅听得进,而且能产生认同感”的问题。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效性的机遇,也是正面临的挑战。

三、提高线上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

(一)将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这次疫情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面临如此复杂而严峻的考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态,特别是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工作[3]。

在延长开学时期内,一些高校通过“给学生的信”和“网上防疫知识问答”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疫知识,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教育和引导学生不麻痹、不厌战、不懈怠,充分认识“不离家、不返校”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合理规划生活和学习,增强规则意识。

学校加强防疫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学生了解“开学返校前、返校途中、开学返校后”不同阶段的防疫要求,严格按照保护方针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与此同时,思政教师通过线上思政课利用战“疫”这一鲜活教材,讲好战“疫”故事,从而让学生深受抗疫事迹感染。教师从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抗疫杰出人物故事中汇总抗击疫情中的感人事迹、英雄人物的生动故事,引导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设置防疫教学主题,挖掘丰富育人元素,将防疫故事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中,引导大学生从“战疫”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缅怀“逆行”英雄,激发积极的思维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优势,高度总结“战疫”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深刻内涵[4]。

(二)增强过程监管机制

线上教学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教学秩序,让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不局限于教学环境的限制。但在使用期间,线上教学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使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其比较明显的问题集中在:线上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5]。首先,线上教学虽然学生注册率高,但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完成率较低。这需要教师增加在线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更新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其次,由于学生在主观上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导致平台数据完成率较低,从客观上说,线上教学平台的过程监管能力较低。因此,网上教学应该从技术层面上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监督。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加大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培养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人员,完善技术支持体系,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其过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客观原则。教师可选择平台获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中视频播放次数、快进次数、参与课内测试次数等最客观、最原始的数据,分析数据中的大学生学习行为;二是亲和原则。当平台在系统后台获取监控数据并得出结论时,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亲和力的语言委婉地提醒学生完成学业。

(三)完善教学平台构建

在线授课平台资源丰富,储存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可以直接作用于教育决策和教学改革中。这也为大数据研究数据收集提供资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海量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线上教学平台在数据分析功能上的广告效应大于实际的用户体验,很难获得最真实、最原始的数据作为课程本身有效性研究的支撑。由于缺乏客观的数据评价等情况,教师对大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把握不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改进线上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另外,一些平台出现了在提供教学服务的过程中为了商业利益加入不适宜的广告等现象。这需要自身整改外,更需要来自政府部门对线上教学平台的监管。

(四)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线上教学平台受到教师青睐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的多样性和学习氛围的互动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建设要求尊重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迫使每个网络教学平台都要加强其个性化服务[6]。在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大前提下,在线平台在注册账号时向学生发放开放式问卷调查,为大学生提供最具个性化的课程设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规定允许的前提下按其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上传思想政治课教材时,应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的学习需求。例如,当学生关注某个疫情防控热点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区置顶预置答案,设置实时互动、开设弹幕、视频留言板等活动,并实时查看学生们的回答,以保证在有相应问题的提出时,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回应和解答,积极参与到社会热点讨论中,以提升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思想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