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策略浅析
2021-01-02林溪
林 溪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当今社会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工匠精神”。只有人才具备“工匠精神”,才能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就是高职院校。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对自身的职业教育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推动自身的革新发展,确保最大化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
一、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需要
(一)“工匠精神”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奠定人才保障基础的需要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态势很好,开始向新技术转型。可以说,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科学技术。但对比其他国家,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核心技术的缺乏、不够广泛的创新思想、缺少关键材料等,都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和阻碍。因此,为确保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能快速向其他国家靠拢,我国就必须对高职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有机结合“工匠精神”培育及人才培养,通过某个领域或某个产品的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增强,将更多专业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和企业中,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提供有利条件,逐渐缩小我国制造业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工匠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投资时都会以一些见效快且投资较少的项目为主,不愿意向见效慢且投资较多的领域投入。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往往会过于重视效率,反而严重忽视了质量。因此,我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人们争相购买别国产品。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会导致我国“工匠精神”渐渐消失。我国当前对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渐渐突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逐步提升的一个有利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理念中充分融入“工匠精神”,并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贯彻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如此才能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让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质量人才支撑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提供有利条件。
(三)“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予以高度重视。这样不仅能为高职院校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能促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承担促进国家发展的重任。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对其发展造成了阻碍,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符等。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职业教育层次不完整,生涯规划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贯彻“工匠精神”,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应对“工匠精神”培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有机结合“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为高职院校稳定、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二、“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策略
(一)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当前,校企合作力度加强,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及实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训练课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应的工作环境及压力、标准等都与企业真实情况存在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在整合企业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的参与度,促使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例如,从企业角度来说,为确保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企业应将相应的报酬支付给实习生。在职业教育中,在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借助与企业实际情况一致的工作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政策方面补偿培养实习生的企业,有效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倡导、推广并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但一些问题随之而来。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连续性,对学生产业链知识及时间技能的掌握产生了极大影响。职业技术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必然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技能培训。因此,高职院校应从长期角度考虑,进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但从高职院校当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完成在校学习之后进入企业,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就会被分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负责相关工作内容。这样难以保证学生较好地掌握职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导致行业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教育,不仅需要学校逐步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而且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熏陶[2]。实践训练能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价值及意义的切实感受,对提升学校“工匠精神”培育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张贴一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劳模的事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着重讲解一些具备“工匠精神”的人的成就。这样,学校和教师合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并熏陶学生,使其逐渐形成“工匠精神”。
(三)营造合适社会环境,培育“工匠精神”
保障“工匠精神”培育顺利开展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简单来说,合理的制度对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等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也有助于人们求职、求学及就业等方面观念的转变。这也反映出,完善的制度能够切实有效地转变社会环境和国民观念,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制度的制定方面着手,为学生营造合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提早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在建设、完善制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和相应需求,确保自身的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让企业需求得以充分满足[3]。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在自身创建的职业技能训练基地中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体系,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适宜的社会环境基础上,逐步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育。
(四)强化思政理论教学,培育“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及主阵地是思政课堂。因此,教师可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工匠精神”,立足人生价值观及职业观、专业观培育等主线,将核心放在思想道德素质及职业人文素养等培养上,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行业典型及职业榜样示范教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匠心筑梦》《大国工匠》等节目并讨论、交流,将工匠们的共性特质提炼出来,借此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及认知的目的[4]。在通过思政课来强化职业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工匠精神”培育的核心,侧重于职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及技能的创新、创造价值,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系统把握“工匠精神”的实质及内涵,促使学生自主树立将职业理想与工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充分结合的意识,逐步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
(五)邀请“工匠”进校园,培育“工匠精神”
为使榜样的示范效应及先锋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断强化学生对工匠的敬仰之情,高职院校可邀请工匠人物到校和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充分诠释“工匠精神”中的敬业、奉献精神,让青年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感受得更真切[5]。高职院校邀请的工匠人物可以是一些学生所崇拜的工匠人物,也可以是在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代表等。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有影响力的工匠,聆听劳模故事,分享工匠情怀,感受劳模精神,能够受到深刻启发,明白“工匠精神”就在身边,“工匠”更是自己可以触及的一个理想境界。这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及崇尚先进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自信、成就精彩人生给予指引,逐步推动学生向先进人物及大国工匠看齐。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目标就必然会实现。
(六)立足保障机制,深化培养效果
有效传承匠人技艺及“工匠精神”,必然需要制度、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为依托。法律制度及经济制度等是制度层面包含的主要内容。在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健全的监管制度,缺少严格的执法制度的情况下,生产领域常常会出现粗制滥造产品及假冒伪劣产品。技术工人的经济保障及社会流动的相应基础也是制度。社会氛围及文化观念等是文化层面包含的内容。从其他国家来看,他们的“工匠精神”与民族特征中的理性、严谨等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文化特质的最鲜明体现就是民族性格,如德国人的性格特征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等。他们在生活、工作、对人、对己等方方面面都不允许有敷衍塞责的态度[6]。教学实践及理念传授是教育层面包含的主要内容。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学生主动参与及切实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将自身的多种感官全部投入蕴含“工匠精神”的实践,将在言行举止中深刻地烙印下“工匠精神”的痕迹,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精神内涵及文化基因中得到内化和升华。
三、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工匠精神”发挥的重要作用,各高职院校已然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从企业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为自身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