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中华药港”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2021-01-02裴丽丽薛洋奎

科学咨询 2021年6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新药医药

裴丽丽 薛洋奎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近年来,连云港市构建了从新药发现到临床研究的完整创新体系,成立了全国首家新医药产业研究院、江苏省医药行业唯一的创新中心,创建了连云港市医药行业专利导航数据库,并且在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云港市建有包含新型肝病药物、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中成药在内的六大特色医药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多年以前,连云港市就已经布局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1]。2018年,连云港市的医药企业获批了2个1.1类新药(内地企业共5个),囊括了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榜单的前三名,医药产值增长超两位数,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的8%以上,有效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和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为医药人才的培养和药物的临床试验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技术平台。与此同时,企业和院校有序开展的(高端)人才引进工作也为医药事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

随着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一带一路”医药健康发展学术论坛等一系列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召开,院士专家建言献策的机制、项目对接和跟踪平台的健全,连云港建设“中华药港”的成果正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业界的关注。与此同时,随着自贸区的建立,连云港市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彰显度也必将有更大的提高。对于连云港市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项雪龙书记曾在第二届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上表示:“依托良好的医药制造基础,出台更多优惠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厚植医药创新沃土、做优医药创新生态,努力打造创新人才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成果最显著的中国‘药港’。”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详尽和真实的调研工作,在“优惠的扶持政策”的制定上,为“中华药港”的建设献言献策。

一、打造“中华药港”所面临的问题

在连云港市医药发展硕果累累、国内外医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要打造“中华药港”,首先就是要正视打造“中华药港”所面临的问题:

药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牵扯的面比较宽泛,政府的引导作用又容易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面临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避免或解决,就会给最终目标的实现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变量。例如,1.相关奖励政策的制定耗时过长,并且执行力度不够;2.对人才的需求调研不深,不能有效吸引他们来港工作和落户;3.药企在非新药研发方面的(固定)成本过高,很难有效削减;4.农村的生活、教育环境与城市的差距,短时间内会很明显,这对年轻人才能否扎根农村具有影响,不容小觑。

在对药学人才所反映的问题中发现,奖励政策落实的效率有待提高,这对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个别院校和企业也存在过分求稳,不愿意在制度上主动改革或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另外,在下属的一些乡镇和农村做过调研后,其结果是:绝大数的80后、90后都会选择去城市工作和生活,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的生活、教育环境与城市的显著差距所造成的。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打造“中华药港”面临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吸引人才

吸引国内外(顶尖)药学人才来港工作、落户,并通过他们的桥梁作用,为药港建设增速增质将是建设“中华药港”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连云港市对药学人才的重视已经付诸于实际行动[2]。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认真回顾和总结吸引人才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持续制定、更新和执行相关的引进政策,会是建设药港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鼓励新药研发

作为医药产品生产大国,日本的产业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相对于我国医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的现状,日本医药工业研发费占销售额的8.11%[3]。“中华药港”的内涵不仅仅是药物的生产能力,更是新药的研发能力。新药研发耗时耗力,需要坚实的基础医学、有机化学等学科成果的长期积累。如何通过(减税和资金扶持等)政策鼓励药企和科研院所将重心放在新药研发领域,是药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新药研发的成果也应在国内外相关平台合法、合理并充分地展示出来,提高中华药港在国际平台上的彰显度。

(三)激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药学类人才培养和资源利用上已经被广泛开展,其重要性和合理性也毋庸置疑[4]。一是在人才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例子,如新加坡大学的教职人员和科研人员可以在相关药企担任顾问的角色。二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设置实验室。“中华药港”的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通过一种灵活而又具有合理回报的合作机制,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既有的科研人员与资源整合起来,与药企合作,共同推进新药研发。

(四)扶持年轻人到农村创业

在当前形势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就业,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的重要途径。这对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虽然有着较高知识层次,却在吃苦耐劳,抗压能力和享受生活上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5-7]。同时,考虑到就业机会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许多甚至是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农村生活和定居。如何通过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帮助年轻人才在农村扎根,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过有力的扶持政策,使得年轻人可以在中草药的种养殖、初加工等方面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也可以有效推动我市药港建设的进程。

(五)“走出去”的药港

连云港市建设“中华药港”,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健康事业的必然要求。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贸区的有利政策,“中华药港”必须要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展示。当然,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各种渠道。比如,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积极发展药材、药品的进出口等。它也是积极主动的、有目的和有计划的。与此同时,这种“走出去”的模式也需要高质量的国际药学人才作为具体的执行者。这进一步证实了人才引进的重要性。

连云港市推动“中华药港”的建设,既符合自身优势,也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方针。在国内外医疗卫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其确实有着浓厚的“机不可失”的意味。市政府如何既能谨慎调研自身实际情况,又可以大刀阔斧地制定引导性的政策是药港建设的核心环节。充分、合理地借鉴国内外的可行性经验,也是我们弯道超车、后发先至的有效途径。连云港市建设“中华药港”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同时也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在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的情况下,连云港市需要有效地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吸引人才来港、鼓励校企合作、推动新药研发、刺激乡村经济发展,最终为实现药港的全面发展和高效建设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新药医药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莲年有鱼》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