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01-02刘青伍

课外语文 2021年19期

刘青伍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吉林 白城 137300)

微课是以短视频为载体,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于细微处见功底,见微而知著。微课关注小问题点,强调知识的深度,是课堂精彩的聚焦,是课堂的闪光点,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值得语文教师认真研究、不断尝试。下面结合具体案例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微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感受学习的乐趣,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为沉闷的课堂注入活力。微课中的多种设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描述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教师将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画、声音等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灵动饱满。如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示范朗读微视频,声情并茂的朗读再加上音乐的渲染,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思维聚焦在文本上,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奠定了文本的感情基调。而在对文本的研学中,微课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如在学习“春之盼”这一环节时,在讲到“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时,若单单凭教师的口头说教,很难让学生感悟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减退。考虑到此,教师拍摄了河水融化、慢慢溢过河岸以及早晨太阳初升的视频,将这些视频加工处理,制作成微视频,上课时播放给学生,将苍白僵化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动态的画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参与文本学习,不断触及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本,拥有更直观的感悟,便于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直观思维为主。这一认知特点影响了他们对一些语言句子的理解,让学生的思维活动陷入被动中。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将学生从学习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通过为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动态视频,激活思维,使文字以动画的形式显现于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正确、全面、有效地理解文本,突破重难点的同时,还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猫》这课为例,这节课通过对“我”三次养猫经历的描写,曲折地表达出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文本中有很多对猫外貌、动作的描写,特别是对第二只猫更是浓墨重彩,有外形、性格、动作、神态等各方面的描写,突出了猫的活泼可爱。然而就这样一只招人喜爱的猫却亡失,更衬托出“我”的失落之情,深化主题思想。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至关重要,若教师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讲解,学生由于缺乏感性支撑,很难激起情感的涟漪,也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影响重难点的突破。为此,教师通过微课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将猫在花园中乱跑、爬树、抓蝴蝶,从树上跃到墙上、在街上晒太阳等片段制作成微课,看着机灵可爱的小猫,学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猫却被人抓去,可惜、遗憾之情得以真实流露。就这样,教师以微课为“桥梁”,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直观思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加速了学生与文本的融合,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三、利用微课营造诗词意境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初中生进行文化熏陶的主要途径。学习古诗词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但由于古诗词内容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再加上古诗词具有强烈的抽象艺术感,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若教师仍采取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因而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其蕴含的丰富意境,教师可以用微课来播放与诗词相关的风景与意境,实现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多元化。

例如,《观沧海》是曹操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一篇古体诗,为了让学生体会他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出示大海浩瀚壮观的景象,如雄伟的岩石矗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秋风萧瑟、波涛涌起、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恢弘的景象将曹操的远大抱负衬托得淋漓尽致,将古诗词的意境通过微课为学生全面呈现出来,把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中,使学生能够对诗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体会。就这样,通过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拉进了学生与诗词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超时空的知识、情感交流,拓展了诗词学习的空间,让诗词学习更有效、更精彩,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

四、利用微课引导自主学习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学习这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被大力推崇,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的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充分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内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完善人格,健全品质,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深化这一理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加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网络共享平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的暂停、回放等功能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将知识精分为一个个知识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知识要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认真思考,不断揣摩,从而深入理解。这一功效在语文复习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借助微课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提升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利用微课促进互动交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知识正是在高频度的互动交流中得到有效传递。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忙着呈现教学内容,无暇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交流,也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语文教学进程。微课凭借其强大的交互性将教师从内容的呈现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互动,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当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时,就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学生的互动交流更有效。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教师需要将文中的三幅山景图展示给学生,以至于没有时间引导学生探讨三幅图画之间的关系。有了微课的帮扶,教师可以将这三幅图画做成三个短视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并展开合作交流。借助微视频的直观呈现,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学生很快就可以看出三幅图之间总写—具体写的关系。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介入其中、参与其中,引导他们抓关键词语理解,深化学生的互动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凭借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将其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诗词意境,让语文教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微课重要性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微课教学模式的提升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