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并快乐着
——浅谈如何调动低年级孩子的识字兴趣

2021-01-02

课外语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字谜年段生字

朱 伟

(江苏省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0)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可知,识字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占据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而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识字、写字。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800字左右会写,占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识字量的近二分之一。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识字任务较重,对于进行低年段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也颇多难度。实际教学中的“读写分离”导致识字的回生率高;实际学习中的识字或因汉字形近、音近等特点,又或因量多等缘故造成易混淆、掌握不牢等情形。而识字教学过程也因方式单一或分析烦琐有单调、乏味之嫌。机械抄写的生字巩固复习等也在渐渐消磨学生的识字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习中的学生因着兴趣影响着学习效率。浓厚的兴趣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样,学生对识字兴趣浓厚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对汉字的学习与掌握。对于教者而言,调动学生认识汉字的热情,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尤为重要。结合长期的低段语文教学经历及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快乐识字”方能调动低年段孩子的识字兴趣。

一、快乐之言,渲染参与

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通,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日常课堂上,笔者注意选择适合低年段儿童年龄特征的语言,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鼓励其参与课堂,乐于学汉字。

一个个汉字就如一个个初识的朋友,“生字宝宝”或“朋友”等亲切自然的称呼于无形中拉近了孩子与生字的距离,由陌生而熟悉,由紧张而放松。“今天的课堂上来了几个新朋友,谁来和他们拉拉手?”“谁来和他们打个招呼?”每每这时,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般竖起,响亮、开心的声音随着而起……识字兴趣调动起来了,注意力也唤了起来。

“谁来做小老师?”天真、可爱的低年级孩子们纷纷参与,积极表现。辅以教者的及时鼓励或表扬,比对之中,孩子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顺应儿童心理,贴近孩子生活的语言,有趣的情境设置,及时的鼓励、表扬……在童心话语的渲染中,在快乐之言的调动中,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兴趣盎然地识记汉字。

二、快乐之法,形式多样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不一样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一样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一样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低年段的孩子虽已向学习为中心转移,但游戏玩耍仍然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鉴于此,笔者也尽量避免单一的识字方式,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掌握识字方法。

(一)快乐法一:猜编字谜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它是一种文化,也蕴含着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结构的美则又缘于它的造字六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此为汉字造字六种基本方法。结合汉字构字规律,笔者用字谜、编儿歌,助学生识字,既易记字形,又解其因由,一举两得。如象形字中的“日”字: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再如会意字“坐”: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还有形声字“包”: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诸如此类,谜语许多。

除此,对于笔画多、字形较难记忆的汉字,也可采用此法。如“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是汉字“拿”;“一人腰上挂把弓”是“夷”。汉字“戴”笔画甚多,笔者初识时即牢记其形,亦得益于字谜识字法。

运用此法识记汉字时可选用现成的字谜、儿歌,也可发动学生创编字谜、顺口溜等方式,既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问一猜的互动中,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得以提升。

(二)快乐法二:趣味故事

借故事识记汉字是低年段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门内添“活”字》《天心取米》《一盒酥》等,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或蕴含着字理,或饱含着文化,或充满情趣。一字一故事,低年级的孩子们运用此法识记汉字,在静静地聆听中记住故事,在精彩的创编中拥有成就,字形亦牢记在心。

(三)快乐法三:数学加减换

就低年级儿童而言,数学语言往往比语文来得简洁明晰,简单的加减换算等方法对孩子来说易学易懂。如将数学此法迁移至语文的汉字教学中,孩子的识字兴趣和记字方法也更浓、更多。所以,“加减换”形式也是笔者平时教学中常用的识字方法。“加”即两个或几个熟字合成一新字;“减”是用合体字减一个偏旁变成新字;“换”即通过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汉字。

如上面所提“拿”,字谜猜字法可,加一加也可。如识记“良”,在已学“浪”的前提下,减一减,减去“氵”就是“良”。“换一换”多用于识记、辨析易混淆的形近字。

加减换识字简单易用,但运用此法前,教者对学生已掌握的汉字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减换”识字,学习新字之余又复习旧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结合,一法多得。

(四)快乐法四:互动游戏

“游戏玩耍是低年段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互动游戏中识记汉字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方法。

笔者最爱与孩子们玩一玩“找呀找朋友”。生字卡贴、生字背贴、汉字头饰等,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在可爱的招呼声中,知晓读音,认识汉字。

快乐之法识记汉字,形式精彩纷呈,玩中学,学中思,思中记,趣味多多。

三、快乐之器,直观乐趣

低年段孩子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识字教学中,可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图片即是一种简易实用的识字工具,图字对照,直观利记,观图感字,由字思图,字图关联,记住汉字水到渠成。如“山”“水”“川”“火”等,识记象形字,大都可观图识字;又如“看”“笔”“尖”等,部分会意字的识记亦可用图片识记。借用图片,孩子既掌握字形,同时又理解汉字的含义,一举两得。

同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绝佳工具。声音、图片、动画效果的综合运用可牢牢吸引孩子学习汉字的注意力,“耳听、眼观、心思、手写”,为识记汉字带来了方便,也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识字兴趣,为识记汉字带来乐趣。

四、快乐实践,分享喜悦

刀不磨不快,字不用易忘。识字不仅仅来源于课堂的学习,汉字的资源无处不在。操场上,街边门牌上,书报队刊上,电视上……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广泛积累,并定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识字的喜悦,这样不仅增加了汉字的使用率,不易遗忘,而且增强了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外自主识字的劲头会更足。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我们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要求孩子达到多少识字量,会写多少汉字,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单一、枯燥的讲解、强调,要紧随新形势,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方法,思教学,不断地积累、总结,不断地探索,注重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注意保护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使之识字时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快乐识字,学亦有乐。

猜你喜欢

字谜年段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3. 字谜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生字辨识大闯关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
字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