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

2021-01-02田秋平

课外语文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散文情感内容

田秋平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由于选取的素材范围较广,写作方法和结构也相对自由、多样,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每篇散文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和思想,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情感贯穿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大多数散文都是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等依次来写,然后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人物、事件、景色等内容上,从而实现物我统一的文学旨向。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体验共情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都不够强,所以他们在学习散文时,对其中深刻的寓意以及蕴藉的道理,往往理解不够充分。其次,散文阅读需要学生理解文字的美感和韵味,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了解多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散文阅读中深入解读的能力和鉴赏水平,本文对当前语文散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

一、当前初中散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无法顺应教育发展

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该遵循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逐步更新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但是在语文散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或者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等因素,导致在教学中常常呈现教学思路“呆板化”、教学创新“形式化”的现象,新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走个过场,最终呈现的教学过程还是和原来大同小异。这样一来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找到“痛点”,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影响。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差距明显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观的方式,在散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阅读是完全无法提起兴趣的,而又有很多学生非常善于阅读,这样一来学生和学生之间差距就会拉大。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通常只会采用统一的方式,但很多情况下这些方式只是教师自己片面认知观念内的产物,实际上却无法满足整体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

(三)学生缺乏情感意境感悟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考试中重点内容的学习,而对于每一篇散文所表达的情感、文学创作本身的意义和韵味,很多学生都不会去深入理解。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内容也只是简单地带入,学生无法从根本上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的解读和意境感悟力自然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显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鉴赏及运用水平都是偏低的,在散文学习中真正能够吸收的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少之又少,很多学生甚至在前面学习的时候都能快速回答上问题,但是过一段时间再读这篇散文,仿佛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这也是学生一直无法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自主阅读的培养

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调动自主性,从而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会放任学生自主学习,都是自己作为“领导者”,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学习,教师讲到哪里,学生便学到哪里;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更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里没有一定的散文学习意识,这也是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一直无法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对于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或者整理成预习资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在课前进行学习和阅读。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背影》这一经典散文的过程中,在预习指导阶段,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关父爱的歌曲,当歌曲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富有感情的语言来引入本次学习的内容:本次学习的散文也与父亲有关,并且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几代人,而文中的很多场景也与现实中的你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妨你也抽出一点时间,在安静的房间自己读一读这篇美好又令人感动的散文。那么学生在音乐和语言的催动下,更容易带入情感,也更愿意自己去阅读这篇文章。而在给学生准备预习素材时,我们需要设计利于学生深度阅读、发散思考的小问题,比如通过阅读《背影》这篇文章,你自己发现了哪些非常特别的写作手法?你能找到哪些蕴含着深刻含义的关键词语?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背影或场景吗?请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在课上与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一来,学生可能又会带着问题再次阅读一遍文章,并且产生成深层次的共鸣,这也就达到了我们预习想要的初始效果。

(二)深度解析文本内容,激发丰富的情感体验

散文所表达的情感或者描写的人物、事物都与文字本身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文字的创作,简单的语言变得更加灵动,并且不同的句子表达的含义和情感都有所不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通过深度解析才能完全掌握。例如,在学习《信客》这篇精美散文时,如果只简单地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那么在提问时,学生就会再次回到文本中去寻找,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基本停留在浅表化,缺乏条理并且效率极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文字所获得的信息,为文中人物建立档案,我们也可称之为“信客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文中的人物似乎离我们并不远,而特征的组合让“信客”变得更加鲜活。当我们建立了一个人物形象后,再让学生回到文本中,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信客身上的优秀品质,去深入探讨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显得更为立体,学生的感受也更加深入。通过种种语言活动的品析,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认为“信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的回答语言精练且内容充足,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断在加深。

(三)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散文内容都很容易让人理解,那么遇到一些学生们认知之外的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去增强学生的感悟力。比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作者是一个患有严重疾病的残疾人,他们的心理也是非常特殊的,为了能够让初中生去深刻领悟残疾人生活与我们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对教师的特殊情感,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演绎,让学生通过扮演和作者相同的角色,明白为什么老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她在海伦心中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意义。

(四)剖析散文写作技巧,培养审美及运用能力

我们常说要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我们同时也知道学生所有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对才形成的。那么我们在分析散文写作技巧时,也可以多运用比对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及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这篇散文时,这篇文章语言特色特别鲜明,并且韵味十足。那么我们在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时,可以拿出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改编,在和原文进行对比,看看两种不同在何处,哪种更好,好在哪里。再让学生互评同伴的改编的问题在哪,优点又是什么。这样一来,课堂的互动氛围被带动起来,同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点评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经验的分析和总结,知道在自己的散文写作中,哪些写作技巧可取,哪些方法存在不足。

(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散文阅读分层教学

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距比较明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给学生预留部分时间,让他们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而探究之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学习的层级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主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同样,可以将同一个层次的同学建立起微信群组,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群组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问题及时解答,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散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课堂的导入、教学方法、思路分析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加强学生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和理解,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使他们得以建立完整的散文阅读体系,并能够将所学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内化,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散文情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