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1-01-02丁春娟
丁春娟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引言
文言文是古人遗留下来的语言文化之一,当代人们使用的汉语语言体系经过了一定的简化,过去人们在日常的交流和写作中主要使用文言文的形式。当代人写作的文章被称为现代文,而古代人写作的文章被称为文言文,当代人的思想能够在现代文章中得到体现,同样,古代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也能够在文言文中得到体现,因此文言文可以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载体。
一、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养成三观的重要时期,此时教师根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家国等观念,同时明确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时可以让学生明确遵守约定的意义,不遵守与友人的约定是一种失信的表现,这样的人不值得朋友相信,只有诚信待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接待。
(二)规范学生思想道德
学生在初中时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此时正是规范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在此时期对学生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则可以培养学生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养。例如,教师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陋室铭》和《爱莲说》时可以分别培养学生的志向和品德。《陋室铭》表达的是只要人有才华,则不拘泥于身处的环境,反而环境会因为人变得高雅起来;而《爱莲说》表达的是人不应该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能保证自身的志向不被改变。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
学生在初中时期主要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此时学生不会直接面临社会的压力,学生受到的挫折比较小,但是即使这样仍然有学生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产生自卑、自我放弃的心理,而初中语文文言文中有一部分明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行路难》时可以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在初中时期对社会不够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缺少环境教育的内容,学生此时不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在初中结束之后直接进入社会,没有再受到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方面的教育,自然也不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景色的描写方法进行分析,文言文中对景色的描写普遍非常优美,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将环境保护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插入其中,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时可以在讲解湖心亭天、云、山、水景色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如果环境被破坏这样的美景就再也见不到了。
二、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文言文教学比较浅薄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文言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读、背诵、默写等基本内容,然后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和全文中心思想,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则不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之内,最后学生只能对文言文进行死记硬背,而不具备利用文言文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学生明白文言文中各个语句背后的思想和深层次含义,理解背后的文化之后才能学习到其中的思想道德。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通常先对文言文进行诵读,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读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师对文言文中的重要字词含义进行解读和介绍,最后教师再对文言文进行整篇阅读即可让学生了解全文大概思想。教师教学工作完成之后让学生自由对文言文进行诵读,学生经过记忆和练习即可完成该文言文的背诵和默写,同时还能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这种教学手段是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都在使用的,但是该教学手段比较死板,学生在文言文课程中学习德育教育知识的效果比较差。
(三)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不高
初中语文教师对课程大纲和教材中的文言文理解水平不到位,教师对教材课文的理解只局限在教材之内,而没有从其他角度对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深层次含义进行剖析,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都不足,自然无法利用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教师对中国数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没有将文言文中主人公的品质全部剖析出来,教师没有将文言文德育教育中的文化知识串联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直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本来就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在文言文背诵和默写的课程要求之下产生了对文言文的厌恶心理,这种心理下学生自然不愿意配合教师对文言文中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学习。教师没有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前提,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只能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断下降,利用学生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三、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深度
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文课文背后的文化思想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深度,才能保证文言文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饮酒》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将环境保护方面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最后学生才能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深度。同样,教师在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想到的应该是自强自立的精神,而在文言文《愚公移山》中想到的应该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深度才能够提高文言文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文言文德育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活动或者生活中增加对文言文背后思想道德的体会,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文言文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可以以文言文背后的思想为中心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探讨文言文中的该种思想道德是否在当今时代仍然值得学习,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持之以恒精神。
(三)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应该从其他渠道对该文章的历史背景、涉及到的故事和典故以及背后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刻剖析。教师必须先从自身的角度提高对德育教育的理解,认识到文言文中的思想道德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再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最后学生才能够理解文言文背后的思想道德,同时还能够真实学习文言文中的思想。
(四)调动学生对德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在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再结合这些原因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成见,最后教师再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学生不愿意背诵文言文,教师可以将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语言体系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文言文结构更加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德育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早熟情况普遍,德育教育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教育部认识到学校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还应该将德育教育纳入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将文言文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文言文中的道德观点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教师必须从德育教育文言文素材的选择、德育教育目标的制定、德育教育效果的加强等方面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