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2021-01-02张乔会陈火云李知临王永健
张乔会,周 兴,陈火云,李知临,王永健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乡村。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中也都要求做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党的伟大创举。从需求层次上讲都是满足基层人民需求的举措,只是两者侧重略有不同。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保留的唯一途径,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建设脱贫地区,能够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
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基础上,确保恩施地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保留,有效衔接恩施地区农村快速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等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1 优化发展乡村产业,铸牢乡村振兴产业之基
脱贫攻坚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发展产业,恩施地区也不例外,投入资金培育了大量的产业,如全域内的茶业、宣恩贡水白柚、猕猴桃等农业产业,麻鸭、土鸡、黄牛养殖等畜禽产业,藤茶、青钱柳等特色产业。但目前恩施地区的乡村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业。另一方面,恩施地区产业的发展规模不足,未能形成区域连片,适度规模化经营。三是产业处于基础种植、养殖状态,产业链不健全或缺失。这导致目前的产业对乡村发展的贡献有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农业部在“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产业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发展,必须始终将乡村产业作为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控。
一是产业政策从脱贫攻坚时期逐渐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阶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5年过渡期内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许多脱贫攻坚时期发展的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能对产出产生效益,还需要其管护等,以及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以确保产业健康发展。要根据产业实际分步、适度调整政策力度、地域及方向,以引导产业朝着乡村振兴布局发展。
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区域全产业链。要在目前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及市场等调节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全域布局。配套建设或健全产业区或者乡村物流、冷链物流体系,助推农产品贮存、外销等。着力培育和引进初级农产品加工主体,开展精深加工,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构建形成产业从基础种养、仓促物流、加工、销售推广等于一体的格局。推动地区产业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效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三是把更多的利益留在乡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认为“产业兴旺,应当是最终好处主要是农民受益,如果产业利益的主体不留在乡村,乡村便振兴不了”[2]。要改变村民在产业的作用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传统产业主要是利益大部分外流,留在乡村的利益空间有限,而把产业利益更多的留在乡村、更多的留给村民,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的振兴。要通过村民入股、“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改变过去村民与产业发展的模式,改变不关心、不关注、不积极的态度,让村民变成产业的主人,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投身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的收益更多流入村民。
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发展,还必须要做到“治理有效”,乡村治理离不开组织和人,只有体制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完善、干部队伍得力,才能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创新优化新体制机制促进乡村振兴,乡村的振兴发展是一个长时间、全方位的过程[3],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脱贫攻坚中创新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驻村工作队”“尖刀班”等被实践验证的体制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乡村振兴过程中可借鉴脱贫攻坚体制和吸取经验,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良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将党和国家的意志全面、高效的贯彻和落实[4]。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依然存在党员干部队伍弱化、服务意识淡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问题[5],影响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通过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措施,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乡村治理能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要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要素在人,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6]。
乡村振兴发展涉及到产业、生态、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干部队伍全面提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7]。通过对乡村干部队伍的优化配置和对乡村干部队伍素养的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及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使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有思路、有措施、有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3 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充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核心都是人,激发乡村农民的内生动力是形成长效脱贫动力和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经济、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非劳动力如老人、小孩及女性等也大量流向县城及乡镇等城区,乡村人口结构两极化即基本为丧失劳动力的60岁以上老人及小孩。在空心化、两极化的乡村人口背景下,乡村的振兴缺乏具有活力、富有思想的青壮年,难以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需要从多个角度激励激发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
一是政府优化乡村人才配置,可以借鉴浙江等发达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模式,立足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优厚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对乡村发展有思路、有措施的有识之士,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蓝图、建设新貌。
二是吸引外出人才回流、回流人才扎根,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返乡创业政策等引导支持下,一大批大学生、返乡人才回到恩施各地创办企业,在本土谋求发展并带动当地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企业、建立了一批基地,对推动恩施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要继续深化乡村发展,通过产业、政策、乡情等多个方面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到乡村发展,优化完善乡村医疗、教育、社保等资源配置,让回乡人才能扎根乡村发展。可继续推动恩施各地孵化器、星创天地、众创空间、中试基地等一大批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发展,加强对创客、企业的孵化、扶持服务。让外出人才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
三是让更多的人在乡村产业中获利,并与产业共同发展,通过州域、县域、乡域及村域产业及企业吸纳农民务工,采取入股、“企业+农民”等形式让更多的利益留在乡村、留给农民,带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留在本土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4 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补足乡村村民精神之钙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之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大对乡村的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了农民的内在动力。要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加强乡村村民文化教育、提升乡村居民思想认识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一是梳理乡村文化,通过文化让乡情更浓厚,获得更多的乡土认同。以文化为纽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发展中来,为衔接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另外乡村文化的有效利用也可为文化旅游提供更多的素材资源。
二是通过电影下乡、文化下乡等送文化下乡活动和组织各类文娱活动等形式,丰富乡村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通过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多样化活动,提升乡村农民思想道德认识、自觉抵制乡村不良风气,营造积极向上、勤劳善良、拥政爱国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通过各类评比,树立精神文明典型,实现典型引领。如评选“好婆媳”“创业致富之星”“孝心之星”“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给村民树立勤劳致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典范,引导乡村村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强、自爱、自尊、尊老、孝贤等。实现爱国爱党、老有所依、小有所养、邻里和睦、勤劳致富、家庭和美的乡风文明状态。
四是通过创办各类农民培训班等措施,加大对乡村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着力提升乡村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让乡村居民接受更多现代化教育和现代理念,从思想上激发农民“想脱贫”“想致富”,实现从行为到思想的转变,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8]。其次通过教育培训活动,让农民学习掌握更多的现代农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知识,让农民有实现振兴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让农民扎根农村、土地,并从传统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以现代化农业的模式来经营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要让乡村有适宜的产业支撑,支撑乡村的发展也支撑乡村农民致富奔小康;乡村生态宜居,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乡村精神风貌良好,农民爱党爱国、勤劳致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基层组织完善,基层治理干部队伍素质高,能很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治理好乡村发展中的各项事务;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乡村发展振兴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等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恩施地区地处武陵山区,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产业、人口等特点,要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抓好产业发展、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引导等,不断吸引人才及外出劳动力返回乡村、留在乡村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