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德育范式转换研究
2021-01-02杨蜜
杨 蜜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106)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可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自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大学生德育领域正悄然进行一场范式革命,这种革命以德育范式的转型为重要标志。为促进大学生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真正实现用德育塑造人、培养人的目的,研究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现实境遇与转换路径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德育范式转换的内涵
“范式”一词是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来的一个范畴,是指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样板,包括相应学术领域中的学术共同体、思维方式、概念系统、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等。[1]“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范式的一次又一次转换促成了学科的发展与飞跃。
近年来,“范式”一词渗透到德育领域,为我们解决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所谓德育范式,是指在德育思维方式指引下,由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等诸因素共同构成的德育发展模式,它决定了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归属,反映了道德教育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范畴,是一个德育时代和另一个德育时代最根本的区别。[2]德育范式转换反映了德育范式发展过程中新、旧两种范式的对立、依存或超越关系,能够更好地展示不同德育背景、主题及其演变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意义。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德育范式应该是由“知性”向“人本”转换的趋势。所谓“知性”即人求知的本能、需要、冲动和欲望。“知性”德育范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道德主体为目的,以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固定化的课堂教学为手段,具有鲜明的封闭性、工具性、知识性和灌输性。“人本”即以人为本,“人本”德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人的德性完满发展为目的,以建构人的道德人格为内容,以过“有道德的生活”为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主体性。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生德育范式,“人本”德育范式是对以往“知性”德育范式的转换,这种转换不是重建,而是改良和拓展,即通过对现有范式的提升、融合,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和研究方式完成转变。
二、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现实境遇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德育范式在从“知性”向“人本”的转换过程呈现非渐进和不连续性,这一特性使得大学生德育处于一个新旧杂陈状态。一方面,以往的大学生“知性”德育范式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面临解构的威胁;另一方面,“人本”德育范式尚未完全建立,在德育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现实境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媒体的开放性削弱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工具性
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工具性表现为:大学生德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自觉为社会作贡献的人。这种德育范式的工具性特点在传统封闭、内生的文化发展空间得到较好的传承,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自媒体技术改变了德育范式的生存环境,在自媒体这一开放的平台上,国际的、国内的、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削弱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工具性。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媒体平台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式的民主,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影响,试图迷惑和欺骗大学生。这些意识形态披着“普世价值”外衣,裹挟着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导致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工具性特征逐渐模糊。其次,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造成各种文化思潮在网络中迅速蔓延,真假不一的信息和良莠不齐的思想充斥其间。最后,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推动大学生的个性价值诉求日益加强,使得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社会价值教育受到了挑战。
(二)自媒体的娱乐性影响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知识性
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知识性表现在:高校德育工作者沿用智育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往往采用精英话语体系,通过宏大历史叙事、深入的理论逻辑论证进行知识传递,但是这种德育范式的知识性特点受到自媒体的影响。
1.自媒体的大众话语体系影响到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精英话语体系。当前我国德育传授的知识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这些思想话语经典化程度较高。在自媒体平台,人们用来交流的大多是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大众话语,这些话语通俗、生动、具体。当自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时,学生会倾向于接受经典化程度不高的生活话语,精英话语在部分学生中受到冷遇,使得大学生德育范式中的知识性打了折扣。
2.自媒体的碎片化叙事方式异于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宏大叙事方式。大学生德育范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往往离不开整体性的分析与宏大的历史叙事,这种叙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读者长时间专注地进行阅读。而自媒体由于字数的限制,往往只发布主体内容,以便人们快速获取信息,人们在提取信息后,可以在脑海里快速完成信息重组,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当大学生习惯于自媒体快捷性的叙事方式后,就会对宏大叙事方式失去耐心而产生抵触情绪。
3.自媒体的浅表性理解影响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深层次接受。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知识性魅力在于严密的逻辑论证和理性推演,需要人们在了解事件全貌后探究其背后的动机机理、传导机制、发展趋势等深层次信息。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至,人们在浏览信息时思维不断地跳跃和转换,来不及进行深入的思考,长此以往,人们将产生思维惰性,对信息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自媒体的“浅表性”理解使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知识性缺乏逻辑与深度,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德育知识的传播成效。
(三)自媒体的交互性削弱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灌输性
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灌输性表现在: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授-受”关系,而自媒体可适时交互的海量信息削弱了大学生德育范式的灌输性。首先,自媒体的交互性影响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德育灌输。其次,自媒体的交互性挤占了教育者的话语空间。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发表意见和观点,进行对话与交流,充斥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海量资讯大大挤压了教育者的话语空间。最后,自媒体的交互性推动平等观念较受大学生欢迎,学生更倾向于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完成自身道德人格的建构。
三、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德育范式转换路径
正如库恩所言:“有时,新范式的形式在非常规研究赋予反常的结构中已经预示出来了。”[3]面对自媒体给大学生德育范式带来的现实境遇,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话语创新,适时地构建大学生德育新范式。
(一)更新德育理念,实现由“知性”德育范式向“人本”德育范式转换
当今,大学生德育范式正由“知性”向“人本”德育范式进行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德育工作者或多或少同时受“知性”和“人本”两种德育范式理念的影响,他们对两种理念都有一种既亲近又排斥的复杂态度,这两种理念的冲突与并存使得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感到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实现两种范式的平稳过渡与顺利转型,是德育范式转换的关键。
中庸思想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中庸观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通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和依存,使其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与兼容态势,从而共生而和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大学生德育理念应该借鉴中庸思想,在转换过程中,以“人本”德育范式为主体,同时吸纳“知性”德育范式的合理成分,实现大学生德育范式由“知性”向“人本”的顺利转型。
之所以要以“人本”德育范式为主体,是因为教育应将人作为真正的人来关怀。教育的中心是人,是一种绝对存在的、有意识、有价值、有趣味、有尊严、有烦恼、有问题也有希望的人。[4]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德育对象的被规训、被塑造,而是创造积极的道德环境,通过恰当且人性化的价值导引,使德育对象“由内而外”地自我建构且提升自身的德性水平。[5]“人本”德育范式重视人的个体价值和主体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性”德育范式的弊端,能够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完美结合,因而成为自媒体时代,从根本上化解大学生德育中“个体”与“社会”、“工具”与“价值”等矛盾的最优选择。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知性”德育范式对当下的德育实践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知性”德育范式虽然将道德以知识的形式在社会代际间进行传承,遮蔽了德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价值,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了对德育知识体系的建构,形成了丰富、庞大的理论体系,为人们进行道德规范的取舍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标准,即使到今天,知性德育范式构建的德育理论体系仍在发挥着其广泛而深远的作用。
因此,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范式转换应该以中庸的理念和态度,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构建“人本”德育范式,即在坚持“人本”德育范式的教育原则与根本立场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知性”德育范式的优势,遵循冲突整合规律,实现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无论面对自媒体开放性、娱乐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德育始终能保持自己前进的正确方向,在循环往复的自我否定中实现大学生德育的后现代转型。
(二)重组德育内容,实现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范式转换
1.在叙述内容上,要紧跟时代变化,贴近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案例材料。传播学相关研究发现,所传递的信息与受众个体的相关性越强,受众的导向需求就越强,议程设置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大学生德育内容取材应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高冷的理论学说和道德准则还原为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可知可感的生动案例和鲜活形象来打动学生。
2.在叙事方式上,要化宏大为具体,化整体为部分,再通过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整体性的思维途径。大学生德育应该改变原有的从“总”到“分”的叙述方式,改为从部分到整体,即从“分”到“总”的叙述方式。德育工作者除了将一个个具体案例讲透外,还要精心设置各个案例的衔接顺序,揭示各案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比较、归类、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完整的结论。
3.在叙事话语上,要将政治化、文本化的话语进行通俗化、大众化的处理,以贴近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大学生德育要把宏大、深奥、抽象的理论话语、政治话语、文本话语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话语、大众话语,甚至网络话语,这些话语通俗、生动、明快,使人一听就能记住,一学就会运用,而又始终不离道德教育左右。
(三)转变德育方式,实现从“外在灌输”到“内在生成”范式转换
传统的“知性”德育范式强调外在灌输的德育方式,它把德育对象和德育真理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德育工作就是把德育真理灌输到德育对象个体中。然而,德育的核心是人,“中国德育尚须在德育过程观上实现从转化‘理论’到‘生长’理论的范式变革。”[6]笔者认为,要实现从“外在灌输”到“内在生成”范式转换,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德育主客体地位上,要构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平等人格。人本德育理念认为,德育应该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在这种道德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也没有绝对的教育对象,而是一个动态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在教育过程中完成道德知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在德育生活的实践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互相理解、信任、关爱与帮助,共同提升道德素养。
2.在德育主体作用上,要成为道德生活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7]因此,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要从道德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道德生活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观念,又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科学方法,引导教育对象自觉地将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具有亲和力,从教态到语言、情感都与教育对象保持平等的地位,引导教育对象正确地看待、分析社会事务,自主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构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新范式应该从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德育范式由“知性”向“人本”、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外在灌输”到“内在生成”的顺利转型,以真正实现用德育塑造人、培养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