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精神”及其对高校青年的实践价值
2021-01-02赵宇星
赵宇星 毋 伟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五四之后的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术界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有学者初步进行,90 年代中期否定五四运动的思潮认为五四运动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念,这进一步引起当时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五四运动,围绕五四精神在当前有什么样的意义逐渐达成共识。深刻领会新时代五四精神,践行五四精神,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一、五四运动背景概括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它的爆发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背后有着国内外久远的群众性政治斗争以及深刻的文化启蒙,国内来讲主要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外则从大的历史背景来深刻把握。
(一)国内背景
政治上,资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宣告失败,袁世凯“二十一条事件”给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蒙上一层更深的阴影,国家被帝国主义扶持下的各个封建军阀四分五裂,战争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资产阶级道路的实践行不通也让国内有志之士怀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学者们逐渐把目光投到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的共产国际。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在学者们的推动下蓬勃展开,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号召国民为建立民主国家、为取得现实的自由和权利而斗争,不断向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思想发布檄文,这些思想的传播如雨后春笋般在爱国青年当中生根发芽。
(二)国外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18 年,历时四年的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前有欧洲列强虎视眈眈,后有日益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无视中国的主权与袁世凯密谋签订“二十一条”,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国人把公平正义的愿望押在美国等国际社会身上,期望它们对日本在中国山东的不人道行为主持公道。然而,为了缓和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配的不均,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公然抛开“和平条款”的同时威胁苏维埃俄国,背弃对我国的承诺,向日本妥协。一系列政治事件的推动加上一战胜利后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让人们最后的希望破灭,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的广大知识分子决心救亡图存。
二、五四精神的精神内核
伟大的五四运动随着历史呼啸而来,它既是一场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体现着政治性和文化性。对五四精神的解读因研究主体而变,但其共有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即:以爱国为核心、以进步为取向、以民主为诉求、以科学为引领的主题却始终是我们不变的精神内核。
(一)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在这场运动中深刻地影响着国民,而且这种影响在国民中表现出的大无畏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它是五四精神的源泉。那时候的青年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祖国的未来也处在探索阶段,但这些青年们仍然能鼓起勇气彻底地、不妥协地用热血和担当反帝反封建。究其根本还是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一直到后来这场由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演变为一场全国性质的革命运动,爱国的旗帜始终是人们不变的信仰。
(二)进步精神
与当时北洋政府“尊孔复古”的逆流不同,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吸收国外民主思想,用发展的眼光传递自由平等,批判束缚人自由的旧社会,积极去构想民主世界,这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进步。当前,在我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经常能看到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断抢夺历史话语权,一部分人谈到进步性时不加分析地认为五四运动是全盘否定孔子、否定一切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科学准确地讲,五四运动的锋芒所向是封建专制、吃人礼教,那些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不过是个别人物的个别主张,如钱玄同、毛子水等人。作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有着多彩的思潮走向,而这追求进步的精神就是不同思潮的内在驱动力。
(三)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五四运动中体现出的提倡科学与民主是很对的”。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士大夫群体,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人格、文化、科学的精神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五四倡导的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拥有严谨论证的科学,民主则是广大人民的民主,与特权阶级相比,追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关怀,科学领域以及文化领域上的求变求新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民主观念与科学精神。
三、五四精神对高校青年的实践价值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用青春谱写出青年人奋发有为的凯歌,而在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在现在看来仍然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尤其对高校青年人才把握时代机遇、高举科学大旗、培养爱国理念、践行爱国情怀都有着巨大的实践价值。
(一)青年要抓住时代机遇,勇立时代潮头
青年一代是大有作为的一代。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国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握时代的机遇需要我们广大高校青年用科学和知识武装头脑,利用好转型期中国发展的有利契机,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重任。现今在一些高校存在“佛系青年”的现象,学生们认为平平淡淡与世无争才是生活的哲学,追求进步被视为“追名逐利”,反倒成为一种进步的负累。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不锤炼自己的本领,不思进取,又如何能为自己的未来、为国家的复兴做出青年人该有的使命担当。
(二)青年要高举科学旗帜,培养民主意识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新时代下的青年处在知识经济成为发展的关键时代”,面临人才竞争的挑战以及社会对民主正义的诉求。我们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坚定理想信念,紧跟党走,了解时事热点,自觉用科学的精神解释世界、探索世界,用人民民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国家的建设从身边做起,就青年参与生活实践来讲,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用好自己手中的一票;参加民主监督,了解国家权力运行的机构,在监督权力使用的同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爱国爱人民。
(三)青年要培养爱国理念,践行爱国情怀
爱国具有历史性,处在社会矛盾转变的今天,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代爱国主义是一种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强烈的期望。青年在看待本国国内发展的一些问题的同时更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维、包容的心态以及发展的眼光,不要被外国政客以及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在具体实践上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清醒的政治立场,爱国、爱党等同于爱社会主义,对那些破坏祖国统一、破坏社会团结的不法分子予以坚决打击,从小事培养爱国理念,生活中自觉践行爱国情怀。
总之,新时代高校青年要不断在实践中传承五四精神,不忘初心,始终怀揣对国家、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知重负重,担当作为,在新时代下的今天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五四精神最终的目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