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

2021-01-02包有或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蔡 慧 包有或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1]。讲好中国故事,对于高校而言实质上就是做好育人工作,这与高校思政课的使命高度契合。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可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和应尽之责。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首先,抓好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是高校思政课的首要职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肆意抹黑中国,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认知,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带来了挑战。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大学生身处复杂的国内外大环境,思想行为深受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思政课只有讲好中国故事,用鲜活的事实说话,坚持客观、辩证地向大学生展现中国社会的全景,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对国家形象的全面认知,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研判形势,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紧跟党走的政治信仰和行动自觉。

其次,涵养家国情怀,培养勇于担当的有为青年,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先锋力量和中流砥柱,不仅要有过硬本领,而且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国故事蕴含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赋予大学生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动力,无疑是培植大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其担当意识、坚定其奋斗之志的厚实根基。思政课只有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中国故事铸魂育人的功能,才能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在与祖国人民同频共振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

再次,提升教学效果,凝聚价值共识,是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政课因其知识性、政治性等学科品质,多以严谨规范的理论话语呈现,与大学生的话语风格形成反差,这使得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讲好中国故事,直指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对于破解思政课的瓶颈问题大有裨益。中国故事蕴含着宝贵的育人资源,本身就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讲好中国故事,在输出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宣扬了价值主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需求,是思政课教学中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思政课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实现从课程教学体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自然衔接,使学生在认同教育中完成从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自觉转化。近年来,上海各高校探索开设“大国方略”等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想政治类选修课程[4],就是旨在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

为了更加精准地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摩的方法对思政课展开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高校思政课能积极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努力探索把中国故事融入教学,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实践中还存在着题材内容缺乏精度、讲述方式缺乏效度、教师话语素养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故事题材内容缺乏精度

中国故事题材丰富,但是当前思政课选取的部分中国故事不能有效承载教学任务,也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旨趣意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度不够,题材缺乏多元性,直接影响中国故事的亲和力。调查与访谈显示,有的教师偏向取材官方文件、官方媒体上的宏大故事,虽弘扬了主旋律,但是主题崇高,疏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的教师偏向取材中国历史故事,但缺少今昔对比,没有切入大学生关切的当代热点;有的教师偏向取材伟人、名人故事,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注,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有的教师偏向取材励志故事、正面案例,刻意回避负面案例,虽宣传了正能量,却忽视了问题导向,降低了思政课的公信力。大学生群体更喜欢身边人、身边事,既期待故事内容能聚焦正在发生的鲜活实践,也期待故事内容能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

(二)中国故事讲述方式缺乏效度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注意表达的视角和范式,但是当前思政课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比较粗糙,更多只是“讲述”,没有“讲好”,这直接影响中国故事的传播。不少思政课教师缺乏对中国故事的理性认识,有的教师认为故事会弱化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真理性,极少引用故事,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简单带过,使课堂单调乏味。有的教师则过度依赖故事,使课堂变成了故事会,即使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也没有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解析,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需求。不少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故事的合理设计和运用,只是再述文本信息或者稍加改动,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加工”“雕琢”,也没有总结故事包含的思想内涵,弱化了故事的意蕴张力,不能做到以事明理、情理交融,往往造成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脱节。

(三)教师话语素养有待提升

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意识到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故事讲好,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思政课教师仍然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教学话语权,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有的教师习惯运用权威式、控制式话语将故事讲授给学生,教学模式仍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的教师虽然设置了学生参与环节,但是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出现问而不答的局面;有的教师从自身认知出发讲故事,忽视学生的知识基础,话语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使得课堂氛围缺少温度。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更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他们渴望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使用交互式、商讨式、引导式的教学话语,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使他们也能参与到故事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路径

(一)精心做好中国故事的素材选择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遴选中国故事的根本价值遵循。弘扬主旋律,宣扬正能量,是思政课遴选中国故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5]思政课选取的中国故事首先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服从和服务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故事要以这一思想为主线,着力展现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和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保证思政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

第二,契合教学主旨,具体讲好三类中国故事。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中国故事还应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讲好历史文化传统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一是讲好历史文化传统故事。文化传统最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文化传统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思政课可以讲大禹治水、孔融让梨、愚公移山、仲由负米等历史事件,展现中华传统道德之美;可以讲屈原、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再现历史人物精神之美。只有讲好历史文化传统故事,才能引导学生置身历史背景,探寻中国自信的源泉,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准确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精神脉络,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自信。二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有着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思政课应着重讲好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与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新机遇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风雨征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中国“定盘星”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世界提供“中国之治”的故事。只有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才能使学生解码“中国奇迹”,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三是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在实现中国梦的每一个紧要关头,亿万中国人民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创造了美好家园。民族危亡之时,革命先烈舍身忘我,开拓新路;百废待兴之时,劳动模范艰苦奋斗、矢志奉献;改革开放之时,先锋者勇于创新、敢闯敢试;新时代,广大基层奋斗者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一个个鲜活的中国人,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追梦、圆梦。只有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伟大的复兴梦从何而来,开启个人的逐梦之旅。思政课可以讲袁隆平、屠呦呦等科技精英的故事,袁庚、罗阳等改革先锋的故事,焦裕禄、廖俊波等优秀县委书记的故事,钟南山、张伯礼等抗疫英雄的故事,黄文秀等脱贫攻坚青年奋进者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聚集正能量。

(二)创新中国故事呈现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要融合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以有新意、有活力的方式呈现中国故事。

第一,依托音频、视频、动漫、AR、VR、AI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体验式故事讲述。2020 年播出的大型史诗纪录片《中国》采用影像讲述历史故事,通过场景模拟、角色出演、情景再现等演绎形式,将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的华夏文明,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文化认同。高校思政课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以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形式呈现故事人物和情节,营造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强烈的体验感和代入感中产生共鸣。比如,在讲述长征时,整合利用《长征》《故事里的中国》等影像资料生动再现这段历史,同时借助VR 设备,让学生参观虚拟仿真革命纪念馆,体验红军战士崇高的理想信仰,强化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第二,依托学习通、腾讯课堂、翻转课堂等互联网学习平台,开展互动式故事讲述。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播出后好评如潮,在“哔哩哔哩”网站播放量超过3000 万,其中30 岁以下的年轻受众高达60%,这就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讲述中国故事的良好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建设自己的教学云课堂,嵌入各种形式的故事资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或者身边热点故事,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上传讨论区,提高参与度。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专题辩论、热点评说、经典诵读等形式,对中国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学科理论进行分享、研讨,形成良性互动、有效对话。

第三,依托社会大课堂,开展实践式故事讲述。实践中的故事最具说服力,也最受学生欢迎。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利用名人故居、革命旧址、教育基地等地方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将故事讲述的空间延伸至课外。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通过调研新农村建设、讲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的故事,通过走访前沿城市、讲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巨变的故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聆听中国故事,切身体验中国精彩的故事。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学生由故事的学习者向宣传者转变,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比如,围绕战“疫”主题,标定“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这一中心,引导学生自由选题,或进行“抗疫小知识”社区宣讲服务,或进行“抗疫先锋人物”校园宣传,或投身抗疫志愿者活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三)提升教师话语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为指引,用功、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指引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用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讲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思政教师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和使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典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深入了解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血脉,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做好讲故事之人。

第二,用心。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洞察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密切关注新时代实践指向的新问题,以学生之问为起点、以教学主旨为中心轴,精心构思故事主题,处理好故事和道理、历史和现实、正面和反面、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出中国故事的知识性、价值性,有的放矢解答学生之惑,彰显话语的力量。

第三,用情。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应当强化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育人水平上下功夫。只有满怀教育激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情共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