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1-01-02汪立恒
汪立恒
(上海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根据CNNIC 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信息可知,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4.5%;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 亿,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3%。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占比最高,这充分说明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1]。在此背景下,“微课”以及其他“微型”特征显著的教学模式被很多高校引入教学系统,对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深远意义。
一、“微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一)“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指的是以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悍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与以往相比,“微时代”下的阅读者与传播者,思想更为分散,他们没有过多时间关注一件事情,情感沟通也更为简练。由于信息接收者消化信息的时间有限,所以信息创造者必须提供冲击力强、黏度高,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关注度的信息。
(二)“微时代”的特点
“微时代”注重“微”字的运用,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内容简明,且更为微型化。“微时代”将微信、微博等作为重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中的信息传递通常都较为简单明了,用户能够在短时间中抒发情感。二是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用户发布内容能够一秒传播,发布之后随即被他人观看,同时也可以快速阅读别人发布的信息。三是互动性强。“微时代”将各种新型传播媒介作为载体,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媒介开展沟通、交流,并及时与他人互动,大大提升了双方甚至多方之间的交互性,为信息传播效果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微时代”语境为高校思政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为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载体
“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互联网,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播,改变传统以黑板为唯一载体的教学形式,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网络以及各种各样的平台上[2],这无疑是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与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
2.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提升带来了契机
思政课虽然是高校教学中的公共必修课程,但很多大学生对其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之课程内容枯燥,很多学生对其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在“微时代”背景下,通过运用各种“微”型手段,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更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呈现思政课教学内容,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挑战
1.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更为困难
“微时代”虽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提供新的途径,但同时也树立了天然屏障。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特殊性,其属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师必须清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面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深入、透彻地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以此调整教学方法。显然,“微时代”借助各种平台、软件等与学生沟通,难以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2.对学生自控力、约束力带来了考验
“微课”为学生自由灵活地学习思政内容提供了便利,但是打破了原有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对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灌输式”模式向问题导向式、自主发挥式模式转变,使得思政课堂氛围更为放松自由,然而对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自由的课堂并非完全有利的课堂。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自身的约束力不强,这种“微课”教学模式是对其各方面能力的极大考验。
三、“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不仅关乎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关乎民众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爱国思想培育,所以对其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理念,深化“微认识”
在“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在于深化对“微时代”的认识,从时代发展的本质内涵入手,将其与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寻找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3]。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详细探究“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并分析这一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思想发展趋势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不断推动教学理念的优化。“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并非仅仅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形式、方式等进行改革,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种平台、媒体等引入教学,而是要能够透过互联网表面的信息看到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以学生需求为着力点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也并非简单利用互联网工具制作“微视频”发送给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变化方向以及参与积极性等,切实利用好网络工具,使其为自身教学效果的提升服务。
(二)拓宽教育平台,占领“微阵地”
“微时代”各种媒体平台接踵而来,深刻影响与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平台,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找准微信、微博等平台中的切入点,并迅速占领“微阵地”,使其为自身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4]。在日常运用中,教师可以运用微信、微博等在信息聚合、传播方面的优势开展思政内容的宣传和引导,如构建学校党政思想宣传公众号、开通微博账号,并定期在账号中推送优秀的政论文章,将学校的党建活动、比赛等公布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又如,开通班级微信群,定期在群中开展以思想政治为主题的、大家共同讨论分析的“微班会”,并派专人负责对“微班会”内容进行整理,然后上传到群文件中,大家共同畅通交流,通过此方式,教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并赋予课程更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与时俱进,提升“微能力”
思政课教师“微能力”的提升关乎教学效果。“微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各种技术和平台使用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微能力”。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形式,如微信、微博等,而且要深入对新媒体特点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教育能力。为此,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恰当运用各种新平台、新媒介;另一方面,高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系统培训,构建对应的新技能提升平台。比如,开发思政课学习网站,在网站中推出“微时代”思政课教学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链接其他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供教师参考和分析。另外,还可以建立奖惩机制,鼓励教师加强沟通与互动,主动探究“微时代”思政课教学创新策略,促进技能提升;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结语
思政课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而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高校思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微时代”,各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使高校思政课堂重新焕发活力,为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课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和综合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当然,若教师难以把握新型教学模式,就会产生反作用,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化对“微时代”的认识,找出其与教学的切入点,迅速占领“微阵地”,并想方设法提升自身“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