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2021-01-02毛海英
毛海英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部,湖南 岳阳 414000)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程是护理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对护理人员本身的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一般在高职院校大二的第二学期开设。这一课程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深化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临床理念。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在不断提升,但是仍与临床服务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传统教学存在比较大的不适应性,例如“满堂灌”的方式造成学生抗拒学习,影响学生的兴趣[1]。通过教学改革的形式,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展深入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2];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有利于专业化的人才培养。
一、“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目前,“产教融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产教融合”都将是职业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产教融合”即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企业、行业、产业人才培养以及人才与社会服务的融合,这也是创新高职基础护理实训课程的有效路径[3]。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程属于护理专业的重点课程,这门课程集理论性、实践性特征于一体,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背景下,“产教融合”也开始与护理课程相结合,在全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一定的效用,但是具体的操作还存在种种问题[4]。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数量多、实训任务繁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高效完成实训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十分重要[5]。
二、目前高职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专业认知
护理专业学生选择本专业很少是出于热爱,大多数是家长要求,或者迫于生存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在入学之初,学生对护理专业实际包含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也没有职业发展规划[6]。实际操作训练的缺乏还会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以及就业的过程当中没有正确的认知,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学生临床体验缺失
临床体验是护理专业的学生走向临床岗位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现代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很多课本当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临床内容已经有了一定差距,对于大量的新技术、新器材,学生只有进入临床当中实践,才能够接触到和认识到[7]。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很多新型的护理理论应用在临床当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适应当前的临床教学需求,学生的护理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对病人开展精细化的人性护理。
(三)实训操作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
高职院校采用的护理实训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观看视频、模拟演练,这样的操作方法与实际的一线护理环境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学到真实的临床护理技术。且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护理专业教师本身也没有实践的临床操作经验,这造成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教师提供的一些教学案例已经不适应目前的临床教学环境,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足,一体化教学开展的难度比较大。
三、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增加实际操作课程
职业精神是高职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才能够促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实际训练中。学校要积极创建“产教融合”环境,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场景,促进学生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1.详细介绍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在入学初始就向护理专业的学生介绍全面的实践课程专业知识,如护理专业成立的背景、实践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专业以后的工作前景等。教师要关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重点,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实践知识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护理专业的教学前景、教学内容、毕业之后主要的工作内容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下的渠道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就实践课程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进而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
2.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在专业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实际训练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精神。设置更多项实际体验环节,引导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逐渐体会到护理专业的应用场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实际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进行技术比赛等方式,认识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专题会议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护理职业道德的相关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责任感。
3.开展实践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先通过线上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时间通常5 至10 分钟,有地点、有人物、有方法,学生可以暂停、重复观看,从而了解视频当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让学生线下通过小组的方法讨论视频当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析责任感在护理专业学习当中的价值。
(二)丰富学生的临床经验
1.操作技巧训练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学生越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环境,就越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实际训练的感知能力。在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简单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观察引流术、穿刺术、静脉留针等操作技巧。同时利用好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利用好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当中观看医技人员的开发过程,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认识护理技术,进行区分。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感受到护理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养成热爱护理、热爱劳动、热爱奉献的良好品德。
第一步,成立情景式健康教育小组,由班长担任模拟护士长,牵头课程学习,2 名模拟主管护士负责采集所有模拟外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形成一个综合护理方案。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之上,对于患者的手术发展问题进行综合研讨。第二步,编排相应情景剧,以某位患者为主角,编排患者的入院手术到出院护理的各个流程,制作成小视频。如果没有掌握相关内容,还需要重复观看视频内容,通过该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能力。
2.前沿技术教学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职业技术教育要不断拓展深度,从多层次的角度进行深层思考,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就业训练和实习实训。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学校和医院要共同为学生搭建一个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坚持以医院的实操作为学生的培养发展方向。
(三)提升教学内容吸引力
1.多样化教学
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一些视频资源和影像资料定期上传到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利用课前预习的时间进行全面的学习以及知识的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登录QQ、微信和校园网,及时观看这些视频,并且观看后在班级的学习社群内进行知识的交流和讨论。
2.情感态度培养
护理课程是实践导向课程,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尤其是实践间的环境与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很大区别。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涯有心理准备,提高自己的耐心、细心、责任心,真正以患者的实际感受为中心,调整工作方式。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感受到学生的情感变化与成长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向他人学习,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如果学生在护理实训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识到这种宝贵经验是自己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时,通过复盘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哪一个步骤没有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导致了这种后果,调整之后,让学生进行再一次的护理实训尝试。
3.开展针对性教学
学校要调整实训内容的时间,针对护理实习的复杂要求,根据市场的人才招聘变化,择优录取校园内实习的学生,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同时,增加实训课程的时长,从而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快适应医院的实习岗位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增加实训管理的制度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产教融合”视角,重构了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体系,系统研究“产教融合”“基护实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未来研究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训评价体系的创新结合在一起,以提升高职基础护理实训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