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中的“春夏秋冬”隐喻对比分析
2021-01-02贾慧敏
贾慧敏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是指一种修辞手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1]。隐喻所连接的不仅仅是词或短语,更重要的是那些词语所包含的意义[2]。隐喻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感知和认识万物的新方式,而且给语言发展带来了新途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革新,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词汇的隐喻意义也在不断丰富。然而,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式是不同的,语言也会因此打上民族的印记,反映不同的时代意义。“春夏秋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四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春夏秋冬”在不同的语言中却产生了差异。本文将从英汉中“春夏秋冬”的本义及隐喻意义出发,尝试分析存在的差异和共性及其成因。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介绍
(一)语料库研究
本文的语料基于COC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和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汉语和英语的语言语料,通过选取英汉两个语料库中“春夏秋冬”的多个实例来分析其差异。
(二)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明确了隐喻的认知本质[3]89。这种认知本质使人类可以通过具体的源域来理解和形成抽象的目标域[4]。目标域(target domain) 是 隐 喻 所 描 述 的 经 验, 源 域(source domain)是人们用来描述经验的方法。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比较,一个概念借用另一个概念来加以识解或诠释。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有: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
二、“春夏秋冬”在英汉中的概念隐喻
(一)“春”在英汉中的概念隐喻
在英语中,“spring”起源于印欧语系。在古英语中,“spring”作为一个名词,意为水从地球上流出来的地方;随后,这个含义又逐渐拓展,引申为“来源”,代表着“再生和复苏”。英语语料库COCA中,英语“spring”作为名词,大都作其本意来讲,例如:late spring to early fall(从晚春到早秋)。同时,英语中“spring”又有许多隐喻性表达。一是借“春天”这个基本含义来表示“活力和新生”,例如:A spring in one’s step(脚步充满活力);二是用来指代“复苏”,例如:the Arab Spring(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
汉语中,“春”字的本义是阳光升起草木初生的时候,后来便以“春”作为四季之首[5]。在古汉语中,“春”大都和“秋”一同出现,代表着一年的历程与结束。因为中国古代属于农耕高度发达的时代,古代人们将一年分为“春秋”二时,“春”代表播撒种子的季节,而“秋”代表收获的季节,因此以“春秋”喻“一年”。典型的例子便是编年史《春秋》,以“春秋”代指历史的开始与衰败。在现代汉语中,除本义外,“春”有了更多的隐喻意义。一是用“春”喻指开始,例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是用春天的生机勃勃喻指青春期,例如:“永葆青春”“焕发青春活力”;三是用春天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喻指事业繁荣发展,例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春风”吹绿了第一部门;四是用春天的美好代指爱情的美好或男女情欲,例如: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中“有女怀春”,第二春,等等。
(二)“夏”在英汉中的概念隐喻
英语中,“summer”来自日耳曼语系,译为夏季。从英语COCA 的语料库来看,“summer”的含义基本上都指“夏季”,例如:by the end of the summer(夏天结束的时候),in the summer(在夏天)。随后,因为夏季每个学校会有假期,“summer”又喻指“暑假”,例如:summer Internship(暑期实习),summer holiday(暑假)。慢慢地,文学的传播又赋予了“summer”新的意义,因为夏季具有“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所以又以夏季喻指事物发展的“全盛时期或者黄金时代”,例如:the high summer of En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的全盛时期)。
汉语中,“夏”的本义为暑天。而且,因为夏季万物成长至枝繁叶茂,“夏”又有了“大”的含义,如《尔雅·释诂上》:“夏,大也。”在古代中国,以“夏”的本义喻指国家的盛大,因此,“夏”一是指“中国”,如许慎的《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华夏中的“夏”也代指“中国”。二是指“夏朝或国王”,如夏王。三是指“夏季”,如“夏暑雨,冬祁寒”。而在现代汉语中,“夏”的含义并没有随着时间产生更多的引申义,反而聚焦于其原本的含义“夏季或者是假期”,如长夏、炎夏、夏令营等。
(三)“秋”在英汉中的概念隐喻
英语中,“autumn”来源于拉丁文“autumns”。在古英语中,人们用“harvest”来表示一年中收获的季节——秋季。但到了16 世纪,人们逐渐用“autumn”来代替了“harvest”,而美国逐渐使用“fall”来代表秋天,直接表达出秋天落叶的画面感。因“fall”的含义过多,本文仅以“autumn”为例来进行分析。英语中“autumn”的意义多为“秋季”,例如:the lake of autumn(秋之湖),the autumn light(秋天的光线)。
汉语中,“秋”本义是禾谷成熟、收获,如《说文》:“秋,禾谷孰也。”在古汉语中,“秋”除其本义“秋天、秋季”外,由于历史原因,又和“春”合成“春秋”代指朝代、中国的史册《春秋》或时间,例如:“《诗》《书》《礼》《春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史记》:“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秋”又喻指年岁。因为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秋天又附带上了一层隐喻意义,成熟强壮,例如:《帝王部》中的“心如饥虎,志若秋鹰”。在现代汉语中,“秋”又有了更多的隐喻意义。一是“秋波”,本义是指秋风中的湖波涟漪,清澈,漾动。古诗中又以秋风中的波纹温柔娴静喻指女人的眼神,如“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二是“年”,因为在古代,“秋”和“春”分别代表了时间的结束和开始,而“秋”正是因为代表了结束的时刻,所以又以“秋”喻指。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就是许多年的意思。
(四)“冬”在英汉中的概念隐喻
英语中,英文“winter”是德国词汇“winter”的借入词,最初的含义是指“潮湿”。又因有人提出“winter”来源于印欧语系中的“wind”,意为白色,所以又称“winter”是白色的季节。两种说法都指向了“winter”冬季的特征,寒冷潮湿,银装素裹。“winter”和其他三季一样,大都是用来表示季节。同时,“winter”又喻指萧条期或衰落期,因为冬天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没有生机,例如:nuclear winter(核冬天——科学家认为核战争之后会出现的一段昏暗、寒冷、荒芜的时期)。另外,人们通常认为“冷”是可以锻炼人的意志的,能够忍受冬天的人被认为是坚忍不拔的,所以“winter”又带有这方面的含义。
汉语中,“冬”的甲骨文象形文字,指明“冬”代表着生命的终结,本义为“终结,终”。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但慢慢地,人们逐渐将“冬”与“终”区分开来,“冬”便用来特指四季之末。在古汉语中,“冬”的绝大部分含义也都是“冬天、冬季”,如隆冬、冬猎、孟冬等。而古汉语中的“冬月”则指的是特定的阴历十一月,和寒月(十月)、腊月(十二月)共指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俗称寒冬腊月。这层意义也和冬季的特征相吻合。在现代汉语中,“冬”的意义也更多集中为“冬季”。但同时,“冬”字也出现在其他不同的词语中,比如:“冬瓜,冬菇”,而这些词语中的“冬”字也同时带有冬的特征,取名为冬瓜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下的霜。
三、“春夏秋冬”在英汉中不同隐喻的差异成因分析
(一)共性成因分析
语言源于生活,词汇也必定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大多数名词的来源都与事物在生活中的特征有关。英语词汇大都是从词根发展出来的,而大多数词根都与表示事物的特征相联系,如“spring”在古英语中作为一个名词,意为水从土地中流出来的地方,而春天则是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季节,所以“spring”的本义和春天的特征吻合,喻指四季之首——春季。“winter”的本义则是“潮湿或白色的”,同时也都是冬天特有的特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春夏秋冬”词汇的起源都和对应季节的特征有关。
汉字的起源也大都如此。中国属于农耕社会,而汉字是古代中国文明的标志。大部分汉字都属于象形文字,模仿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人、事、物,具有含义丰富、形象易于理解的特征。比如,“春”字的甲骨文字形。在甲骨文里,“春”的字体是三个“木”和一个“日”,表示太阳升起;中间夹个形声字“屯”,表示种子生根发芽。这样的象形字和“春”的本义相吻合,后来才喻指“春天”。
同样地,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隐喻意义也都来自各自的本义特征,即从本义中引申出来的含义。例如,英语中的“summer”本意是指“夏季”,而由于夏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summer”引申出了另一层含义“黄金时代或繁荣时期”。又如,汉语中的“春”,本义是阳光升起草木初生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中的开始,也就是春季。所以,“春”就引申出两层含义“春季和开始”[6]。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都在体验和分享同一个世界所带来的经历,这些普遍共享的经历从四面八方汇聚成语言的认知普遍性。因此,在这个人类所共存的世界中,人们对于语言和词汇的理解与创造会存在许多共性,这就是英汉语言虽起源和发展不同,却存在意义相同现象的原因。
(二)个性成因分析
尽管英汉中的“春夏秋冬”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相同的意义与引申义,但是,两者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中的词汇大都是由词根发展而来的。而且,英语属于表音文字,指一个语言在表达其内容时,其记录的形式和符号是以语音来标注的文字系统,这会与其口语相吻合。字母的组合构成词汇,意义也随即产生。因此,英语词汇的意义拓展性不强,除引申出与其本义特征有联系的意义,很少能和其他词汇组合形成其他意义。而汉语是标志性的表意文字,即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因此,汉语的意义来源于字本身。字与字之间的搭配也会引申出不同的含义。比如,用“春风”温暖和煦的特征喻指男女之间的爱情,或是用“秋波”温柔荡漾的特征喻指女人如水的眼神。
再者,人们感知和认识语言具有普遍性。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不同的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带上历史的印记。但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且大都是借入词,借的是已经产生的意义,因此很少会带有自己民族历史发展的印记。而对于表意象的汉字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会附带不同的历史印记。比如,中国的史书《春秋》,这里的“春秋”就不仅仅单纯指一年的开始和结束,而是借由“春秋”这个含义喻指一个朝代的更替。再如,古义的“夏”指大,这时的“夏”喻指国家的繁荣和广阔,便产生了“华夏大地、华夏子孙、夏朝”等说法。而这些含义,却无法在英语词汇“summer”中体现出来。
结语
隐喻是人类理解和认知世间万物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在英汉两种隐喻表达中,无论是共性还是个性,都是人类社会语言发展的结果。隐喻在词汇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汉语发展的推动。从本文对英汉语言中“春夏秋冬”的本义和隐喻义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语言,其意义是存在共性的,但是语言也会发展,发展的同时又会给语言附带上其他含义,也就是其隐喻义,而这样的隐喻义就是语言间差异性的成因。理解这一点有利于语言学习者学习时更好地将词汇和历史联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