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堡诗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2021-01-02姜一鸣
姜一鸣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研究背景
芝加哥诗人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是一位“人民的诗人”,曾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和历史奖。其代表作有《芝加哥诗集》《剥玉米的人》等。自年少起,桑德堡就对爱默生的作品爱不释手[1]。爱默生是19 世纪上半叶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旗手,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代美国学者,其中就有桑德堡。本文将从回归自然、依赖自我、立足现实三方面分析桑德堡诗作中体现的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探讨背后的缘由以及意义。
二、回归自然
“我出生在大草原,它的麦子汁儿,苜蓿红,女人的眼,给了我一支歌一声呐喊。”[2]在这首《大草原》中,桑德堡反复提到草原母亲对美国人民物质上的供给和精神上的滋养。即使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草原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融入城市建设,继续滋养着人类。
艾伦在介绍桑德堡时认为“美国中西部作家都怀有一种爱默生式的自然观”(注:笔者译)[3]。爱默生的“自然”既包括自然中的具体现象,又包括抽象的自然精神[4],后者即“超灵”。爱默生将“超灵”定义为“普遍的灵魂”[5]232,是永恒的一。自然中的“超灵”统摄万物,是一种绝对的存在。桑德堡在其诗作中也多次用“雾”和“海”来象征这种“超灵”。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实现与自然精神的统一。
回归自然,意味着人应重视自然的价值。桑德堡的《芝加哥诗集》虽然是一部反映城市生活百态的作品,诗人却反复将自然融入其中。他将芝加哥拟人化,并连续用7 个动词描绘了人的状态和动作,象征着芝加哥的兴起。其中,第一个词是“光着头”(Bareheaded)[6]3。丹尼尔指出,诗人之所以用“光着头,挥铁锹”而不是“计划”作为芝加哥建城的开端,表明诗人有意展现拓荒者开发草原的历史[7]。诗人仿佛在提醒这座城市的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还在西部地区。
回归自然,还意味着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调整。爱默生指出,人类与大自然是同根所生。桑德堡在其诗作《荒野》中就指出:“我来自荒野。”(注:笔者译)[6]101人类的体内具有动物的属性,诗人早在《最后的答案》中就揭示出原因:“我们的头骨和肺部不是骨头和器官,而是水。”(注:笔者译)[6]57世间万物由“水”构成,人与动物也就无所差异。人类只有尊重万事万物,才能真正地回归自然。
桑德堡与爱默生在自然观上的相通之处表现在认识到自然精神的存在。同时,二人都提倡回归自然,重视自然的价值和尊重万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关注。
三、依赖自我
自然精神的存在不仅打破了人格化上帝对人的主宰,还引领人将眼光投向物质世界之外,通过依赖自我与自然精神合一。爱默生提出人类应该诉诸理性,依靠本能、想象力和洞察力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感知。
桑德堡在诗作中指出,人民若想认识自然,首先需要认识自身。其一,人应该独处。父亲告诉儿子:“孤独是有创造力的/最后的决定应该在安静的房间里做出。”(注:笔者译)[6]449独处使人体悟本心,运用本能、想象力和洞察力而非逻辑推理,在一刹那间获得对事物的本在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其二,人应该内求。当“越过单纯为生存的残酷界限/人就来到……/思考万物的时辰”(注:笔者译)[6]616。诗人把金钱、政治、爱情比作“笼子”,人类被困在其中不得自由。诗人指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人类只有学会内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其三,人类应追寻生活的本真,实现自我的独立。在桑德堡的诗歌中,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用双手创造生活的普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们是鱼贩子、送奶工、琴匠等,来自各行各业,将物质生活融入精神追求中,彰显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追寻自我独立发展也是在寻求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爱默生用五指的寓言指出:“‘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特殊的个人之中,或通过一种禀赋来体现;你必须考察整个社会,才能发现完整的人。”[5]144在桑德堡的诗作中,“摩天大楼”是常出现的意象。每个人都在这座“小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又都拥有同一个目标——建造芝加哥这座大城市。他们将个体融入城市的建设中,也从更高意义上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人对自然精神的把握是对自身理性的发现和运用。无论是爱默生还是桑德堡,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教会的绝对权威。桑德堡同样在其诗作中抨击教会的腐败和虚伪,鼓励人们应当学会独处,并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整体。可见,对人的关注成为桑德堡与爱默生相联系的又一纽带。
四、立足现实
宇宙间存在一种唯一的心灵,造就世间万物,这是爱默生思想中的“超灵”,也是桑德堡诗歌中的“迷雾”和“大海”。历史记载了这颗普遍心灵的所有工作,过去与现在便具有内在同一性。然而,历史也具有差异性,爱默生告诫美国学者不要盲目追随传统。桑德堡身体力行,无论是其诗作还是创作理念,都践行着爱默生的观点。
“我告诉你过去是一桶灰烬。”(注:笔者译)[6]85在桑德堡看来,除了变化本身,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是他并没有割裂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之间的关联,正如他在诗作《雾霭》(“Haze”)中写道:“昨天和明天在地平线上交叉、混合。”(注:笔者译)[6]253诗人将昨天和明天并置在同一时空,如同无法断开的一个圆。
历史具有同一性,同时具有差异性。桑德堡在诗作中同样体现着对现实的关注。一方面,他赞美芝加哥的兴起,歌颂现代工业的威力;另一方面,他鞭挞工业资本的无情剥削,抨击教会的腐败与虚伪。芝加哥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他的诗中得到真实呈现。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重视,还反映在创作手法上,如引用真实的人名、地名、口语等。诗歌形式自由,不讲究韵律,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普遍性,但这也为学界诟病。桑德堡在其《诗歌全集》的“前言”中作出回应:“一个人若是丧失了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感受,不写日常的事物,他的诗歌虽然高尚却不能带来快乐。”(注:笔者译)[6]26
桑德堡擅于运用意象并置等手法带给读者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因此,其诗歌并不缺乏诗意,而是将诗意的表达融合在现实中。桑德堡“几乎完全冲破了风雅派诗歌传统的羁绊,亮出了20 世纪头十年美国新诗的风格”[8]。
无论是诗歌主题还是创作理念,桑德堡都呼应了爱默生的现实观。二人都认为,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内在同一性。但是,他们都将重点放在了现实生活中,因为人们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强大。桑德堡身体力行,将现实融入诗歌,无愧于“人民的诗人”这一称号。
结语
桑德堡的诗歌中体现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指出人应该回归自然、依赖自我、立足现实。这些观点冲破了宗教对人的束缚,有助于人们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培养独立的品格。同时,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桑德堡的诗歌也有助于人们重视自然价值和自我的精神世界。然而,桑德堡和爱默生的思想须客观对待。他们将世界的本源指向人类普遍的心灵法则,即统摄万物的宇宙“超灵”,属于唯心主义。同时,他们忽略了人类自身也有局限性,善恶本同源,如果个人主义无限放大,可能会引起道德上的肆无忌惮和社会的异化。因此,如何权衡人民的个体性和整体性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