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业:背景、特征、逻辑和理念
2021-01-02张金昌
□张金昌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划分人类不同时代的基本标准[1]。20 世纪50 年代计算机发明之后,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20 世纪90 年代互联网普及之后,人类又进入网络时代。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人类正在向智能时代迈进。在智能时代,人的智慧被固化到计算机软件系统或云端平台之中,在云端平台、云端智慧的协助下,重复性或机械式的脑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2]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不断固化到计算机软件系统和云端平台之中,能够模拟人类思维、代替人类从事部分脑力劳动的设备、平台、服务将触手可及,它们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和速度将会超过人类自身。谷歌公司开发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 Zero,已经证明了这种时代的到来,只要略微了解密码破译原理①就将对这种发展趋势深信不疑。当人的大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被智能设备、云端平台替代之后,留给人类所能从事的工作将主要是创新和创造工作。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慧企业随之产生。在智慧企业中,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业务协调,企业内部的工作计划、生产调度,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物流配送都将在智能设备、软件或云端平台系统的帮助下自动处理、自动完成。智慧企业的发展,将改变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因此,探讨智慧企业诞生的技术基础,明辨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梳理智慧企业基本框架,思考智慧企业创建之路,总结智慧企业经营理念,展望智慧企业对人类未来社会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智慧企业诞生的技术背景
早在1812 年,科学管理先驱、机械计算理论提出者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就开始努力制造会计算的机器,并于1834 年发明创造出可以进行任何数字运算的分析机,但是人类发明创造会思考的设备、会说话的机器的努力,一直到1954 年由美国人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之后,才逐渐变为可能。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近年来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基础的发展,人类迈入智能时代的路径变得逐渐清晰起来。计算机的发展使机器设备具有了数字计算、逻辑推理、存储记忆能力,互联网的诞生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球化信息实时传递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以向任何人提供数字信息,物联网将人和物无缝连接起来并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区块链技术使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具有安全上的保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则为智慧企业的诞生提供了新的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沿着3 个方向快速前进[3]:一是发明机器人来代替人去从事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具有逻辑推理、情景判断、动作调整和控制,能够代替或帮助人类从事部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智能机器已经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应答伺服领域广泛应用;二是开发专家系统以自动完成专业性工作,目前大量的信息化系统和云端平台都是使用PYTHON 语言和JAVA 语言开发的,这两种系统开发语言本身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以其为基础开发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或平台也自然是专家系统;三是应用机器学习技术使已有产品或服务更加智能,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所开发形成的语音识别技术、图像和视频识别技术、文字转换翻译技术、知识数据实时传递技术等已获得了广泛应用,使过去需要由人的大脑来完成的听说读写、搜索判断、联想记忆、决策指挥等工作,逐渐可以在云端平台和智能终端设备、软件系统的帮助下自动完成,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智能特点。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创造出大量具有思考、思维、判断、学习、适应、反应能力的人工系统,这些系统和语言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情感识别、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情感感知、环境感知等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生产出可穿戴智能终端、可感知智能机器人、可互动脑机接口,由此使人类社会迈入机器制造机器、机器服务人类、机器发明创造产品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时代,并形成了智慧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在这一大背景下,企业生产、运营所需的各种数据均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商品、红外线识别、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并以数字、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文本、文件等形式存储,这些被存储的数据构成了智慧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数据资源的积累、智能平台的发展、云端交易的崛起,使人类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采取行动的能力和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在智能化系统和云端平台的帮助下,企业的信息采集、精确计算、精准定位、机会发现、风险预警等工作,将被转化成对相关数据的自动收集、分析、分享、筛选、排序、搜索、匹配等工作。[4]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创新为主要工作、以智慧经营为主要业务的智慧企业,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主要形态。
三、智慧企业诞生的社会经济环境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企业的诞生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兴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等的发展又为智慧企业的诞生创造了外部社会经济环境。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推进和企业各个业务系统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管理正在从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一方面,企业业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使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创设、启动、执行和考核具有“智能”“自动”的特征并能够“更经济”地实现;另一方面,企业的业务分析、计划决策、激励控制等管理工作也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并能够在企业业务工作自动化、智能化的环境下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循环的、能够自我更新迭代的管理闭环。换言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而企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又将使企业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使企业的管理智慧被固化、被复用和被迭代。
在企业自身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向智能化迈进的过程中,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也在向“智慧银行”“开放银行”方向发展。例如,向企业提供资金结算、资金管理业务的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将“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内部称之为“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成其核心业务。[5]中国工商银行搭建起能够让企业并购重组的各方实现自动见面、自动撮合的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不但给企业提供并购重组业务的自动化服务,而且使该行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间并购重组业务服务提供商。昆仑银行搭建起可自主选择融资产品、融资服务的业务平台[6],平安银行向企业提供可以进行融资方式选择、融资成本计算、融资需求分析、融资方案设计的“一条龙”快捷融资服务[7]。这些商业银行在使企业的融资服务智能化、自动化的同时,也使其金融服务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中国建设银行则更进一步,在其“善融商务”频道搭建能够实现企业产销双方自动见面、自动撮合的商品供求、企业并购、企业投融资需求信息发布与在线交易平台,不但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向企业提供业务服务。企业外部金融机构服务的平台化、智能化发展,为企业实现业务和财务融合、产业和金融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和舞台。
而城市信息网络、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生活在其中的“智慧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又为智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这一方面表现在随着感应器、摄像头、射频技术在公路、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建筑物、供水系统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大量实时可用的供求信息和决策信息,使企业在这些领域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实现实时响应、有求立供;另一方面表现在将一个城市的各种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建筑物等)通过信息网络连接起来之后,其本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成为智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广阔土壤,也就从中产生了大量专门提供智能设备、专门采集加工数据、专门从事设计规划的“独角兽”科技企业。
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使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各项服务沿着无纸化、便利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8],使政府业务办公更加快捷、方便,使政府向企业、居民提供的各项服务能够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使政府的各项业务办理能够更加高效、透明、便民。一方面,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的发展能够实现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各项交往、交流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智能化分享,并且通过相互验证、相互监督使这些数据、信息变得更加可靠、真实、及时,使全社会的运转、决策、业务驱动都建立在实时、可信的数据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经营业务开展、未来发展规划可以建立在政府提供的及时、可靠的数据和方便、快捷的服务基础之上,使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政务服务、智慧企业发展能够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四、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
在企业的订货、生产、发货等一系列经营决策和生产调度工作均由自动服务系统或平台完成的智慧企业中,人类的主要工作将是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出能够解放人的双手和大脑的各种智能设备、系统平台,通过发明、创造这种创新性工作,使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活动能够在一个具有自评估、自纠偏、自提升、自引领、[9]自服务、自适应、自学习、自运行能力的平台上自动实现。在这种企业,随着智能化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多,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新工作,创新是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智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10],是智慧企业的核心工作。
智慧企业的第一个特征是创新。创新将从以下三个维度在智慧企业持续展开:一是业务逻辑的创新。企业的业务内容、经营模式要随着企业服务的客户、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以形成企业赖以持续生存的经营业务和市场空间。二是盈利模式的创新。企业的获客方式、留客形式、提供增值服务的途径也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客户生产生活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形成可以发展的客户资源和盈利空间。三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的运营方式、组织形式、激励机制要随着企业主营业务、客户需求、技术环境、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断创新,形成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具有竞争能力和持续活力经营与发展的平台。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创新性工作是围绕客户需求的创新,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因此也是企业生存智慧和生存能力的持续再造。这是智慧企业最基本的特征。
智慧企业的第二个特征是富有智慧。与一般企业一样,智慧企业也是由人组成的企业,它和人一样也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智慧。与人不同的是,智慧企业要将企业中人的智慧上升、转化成为企业的智慧,并且要建立、形成持续学习他人智慧、持续创造企业智慧、不断经营和发展企业智慧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这种机制和动力,一方面需要智能化的运营平台来赋予,另一方面需要由企业中的人来创造。这种智慧的创造,可以是一种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是一种用户需求或者满足用户需求、吸引用户的方式方法的创新,还可以是一种物质生产、精神服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只要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其他企业有价值、能被采纳的智慧,就可以作为企业创新、创造的主要内容,将其吸收、固化到其智能化的生产、经营、服务的设备、系统和平台之中,用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学习和拥有智慧、创造新的智慧,是智慧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这一特征上的差异,形成了企业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形成了企业持续存在的客观基础。换句话说,只有那些拥有独特智慧的企业,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才能在智能时代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创造和经营智慧,使其成为吸引客户、创造价值、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智慧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
智慧企业的第三个特征是智能化运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了各类工业系统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11]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的各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数字化,使数据成为企业的一个最主要、最重要、最综合的新型生产要素,这个生产要素与企业的智慧、企业的智力资本相结合,积累、固化到企业的平台系统之中,使其变成能够被企业、被客户复用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可以全天候运行、数字化经营、智慧化生存的企业智能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物物相连、人人互通、人机交互、知识共享、价值创造,[12]能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四化”融合创新。通过融合创新,最终实现企业持续智能运营,这是智慧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主要特征,也是智慧企业将其智慧固化、复用并为其创造价值的物质技术基础。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来看,首先,智慧企业是一个智能化企业,它需要有一个智能化运营平台来实现业务工作的智能化、专业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企业决策工作的智能化,使企业具有“智能”的基本特征;其次,智慧企业是一个持续创新和创造的企业,它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创造,发明创造出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迭代、自我发展的智能化运营平台,以保持企业的持续生存能力;第三,智慧企业是创造和经营智慧的企业,它通过企业智能化运营所需智慧的创新、创造、固化、经营,达到分享和传播智慧、吸引和服务客户、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智慧企业的第四个特征是精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大幅度降低资源搜寻成本、沟通交流成本和组织协同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信息爆炸、数据泛滥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和客户之间可通过产品和服务建立直接联系,形成精准、安全的互动。这种精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后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感知的精准,是企业和用户之间沟通的精准,是企业各个层级服务、反馈、决策的精准;这种精准,是通过智能化平台来作技术保证,是通过算法模型进行优化、企业智慧大脑[10]来执行,是通过持续的方法创新、交流创新、个性化服务来改进。只有精准服务,才能赢得客户,才能驱动企业健康发展。
智慧企业的第五个特征是增值。智慧企业的创新、智能化、智慧创造、精准服务的目的,都是为客户、为社会、为自己创造增值。这种增值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价值实现。只要是能够实现增值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只要是能够降低成本的生产、服务、交易、交流、运输、配送,都是一种能够创造新价值的增值服务,都是智慧企业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至于部分学者提出的智慧企业组织的柔性化、信息智联化、业务领域的无边界化[11],并不是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能够持续生存的智慧企业,其组织形式是金字塔组织还是柔性组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持续创造可以生存的智慧、能够搭建起可以全天候运营的智能化平台并为客户创造价值。另外,能够生存的智慧企业,有可能是一个长期在某一个经营领域持续耕耘的企业,也有可能是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的无边界企业。因此,无边界化并不是智慧企业的特征。而信息智联化是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的特征,并非仅仅是智慧企业的特征。
五、智慧企业的发展逻辑
从企业特征来看,智慧企业是用独特智慧在智能化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有价值增值的精准服务的企业。因此,智慧企业的发展逻辑,一是要积累和生产有价值的智慧,服务自己的客户,形成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二是要搭建能够智能化运营的平台,向客户持续地、自动地提供有智慧的服务,以获得企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平台保障;三是用精准的、个性化的、低成本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以赢得企业盈利空间和竞争能力。以上三点的实现离不开持续创新的推动,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获得独特智慧、赢得市场竞争、实现价值增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智慧企业的发展并不需要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即使企业没有实现或者没有开始实现数字化转型,只要它能够通过创新生产智慧、传播智慧、实现智慧的增值,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智慧企业,就可以在智能时代获得快速发展。同样,智慧企业的发展也不需要万物互联、更不需要持续的互动,智慧企业发展需要的只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与用户的精准直联。这种直联不一定是万物互联,它有可能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直联;这种直联也并不一定是持续的企业和用户之间互动,它有可能是企业向用户提供的持续、稳定、有价值、不可替代的单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智慧企业也不一定要建立能够全面感知的软硬件系统(那样做也不一定经济合理),也不一定要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实现全面的智能化。那种要求智慧企业实现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化、全面互联、全面智能的观点[9]是不恰当的。
不过,智慧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建立一种自动感知、自我评估、自动预判、自我纠偏、自主决策、自我提升、自主演进、自动发展的机制(简称“八自机制”),这种机制能够确保智慧沿着“智慧”“智能”“自动”的方向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建立这种“自动”、“智能”发展机制,仅仅依靠创新、有智慧、精准服务、创造价值,则智慧企业和一般企业之间很难区别。如果没有这种发展机制、发展状态,智慧企业之间的差距就难以客观体现。智慧企业的发展速度、智慧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智慧企业赢得客户的数量,最终都将取决于这种难以在短期内复制和模仿的、能够自动运营的智能化平台的先进程度。
因此,创建智慧企业,从技术实现角度讲,首先,要建立智能运营平台,打造“自我发展机制”,使企业的发展跟上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的步伐;其次,要使企业有智慧,就需要持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形成企业独特的智慧;第三,要建立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精准联系,用企业的智慧使客户实现价值增值。当然,已有企业和新设企业在创建智慧企业的工作顺序上会有所不同。对于已存在企业,需要先梳理现有业务,按照“自我发展机制”对现有业务进行创新梳理,然后通过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搭建智能化运营平台;对于新设立企业,则需要先进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定位,确定企业的获客方式、盈利模式,形成能增值、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之后,才能按照“八自机制”要求设计和开发智能化平台。在智能化运营平台建成之后,就要通过持续的智慧创新和模式探索,向客户提供精准、有价值的服务,维持企业的长久发展。
六、智慧企业的经营理念
智慧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是创新,创新理念、创新元素、创新细胞应当扎根于智慧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贯彻到智慧企业的各个层级。因为实现管理数字化、运营智能化,需要创新;精准服务客户和为客户创造价值,需要创新;建立让企业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软件、平台,更需要创新。创新才能驱动企业转型与发展,才能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才能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也才能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智慧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智慧,智慧是企业的智力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专有知识,智慧可以固化、智慧可以复用、智慧可以增值、智慧可以再创新再创造。因此,智慧才是智慧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智慧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尽管知识、信息、数据都非常重要,也是生产要素,但它们不能和智慧相提并论,它们只有通过企业的智慧使用,才能创造价值。企业的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管理工具、云端信息化平台等都可以通过购买、租用得到,但企业的智慧却是独特的、与企业共生的。智慧差异才是企业之间最本质的差异,企业独有智慧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让企业拥有更多智慧,就等于使企业拥有更多竞争能力,就等于使企业获得更大发展潜力。因此,智慧企业的发展要以创造智慧、积累智慧、提供智慧为核心,使企业的独有智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力量。
智慧企业的核心生产设备是智能平台,平台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广度。智慧企业并非必须自建智能平台,它可以通过购买或租用的方式取得。但是,要想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要想引领产业发展大势,则需要企业拥有业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运营平台。因为,企业和行业的创新成果、企业和产业的最先进做法,均可以固化到智能运营平台之上,变成企业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而拥有这种武器的企业则有可能快速超越没有这种先进武器的龙头老大企业。从这一点来讲,智慧企业的竞争,最终将表现为智能运营平台先进性的竞争。为了保持或取得业界领先地位,智慧企业必须持续创新以建立自己的智能运营平台,使这个平台成为业界最先进、最高效、最有价值的平台,使其变成自己最有力、最有效、最有价值的竞争武器。
智慧企业的核心生存之道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智慧企业无论是否拥有先进智能运营平台,无论是否拥有独特智慧优势,无论是否进行了创新创造,无论是否提供了精准服务,只要它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值,能在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创造价值、实现盈利,它就有在市场上存在的理由,也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智慧企业和一般企业差距并不大,它们都将遵循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越多、给客户带来的收益越大、企业获得盈利也将越多的商业逻辑。从这一点来讲,智慧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能否经营成功,最终均需通过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多少来检验,均需将自己的经营活动落实到、体现在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增值之中。但是,在智能时代,能够持续快速创造价值的企业,将是那些拥有先进智能化运营平台、能够持续快速创新并获得独特智慧、精准服务客户并获得价值增值的智慧型企业。
智慧企业的发展以及由智慧企业主导和推动的智能生产、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会出现大量代替人类从事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的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自动化伺服机器人,而且还会出现具有感知、识别、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在这个过程中,过去随身穿戴的眼镜、手表等物品将会被赋予测量体温、诊断疾病、发现线索、传递信息等新功能,并且这些终端设备与网络平台的连接,能够直接控制家中的各种电器、办公室的各种设备、生产线的各种控制和服务系统,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使人类社会真正迈入智能时代,享受智能生活,开展智慧创造工作。
智慧创造工作能够将分散的资源、信息整合起来、连接起来,将孤立的、静止的物品连接起来、互动起来,将变化的环境、波动的供求呈现出来、协调起来,使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开放、共享、实时交流的数字平台空间之中,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创新,使企业能够建立起一种可以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自服务、自更新、自运行、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的自我生存与发展机制,使我们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国家连接起来,将有可能使人类社会真正变成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的知识创造和智慧的发挥将处于核心地位,智慧企业将成为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将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人类将主要从事智慧的创新、创造工作,这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注:
①银行存款密码通常是六位数字,编写一个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六位数字的排列组合,并自动输入密码,则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获得密码。好在银行的取款系统,一般手工输入只允许三次或五次试错机会,之后就被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