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途径分析

2021-01-02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蒯 华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徽 合肥 230601)

从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还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企业必需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以优化公司人才结构,提高公司综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我国企业快速达成战略发展目标,还能够降低用人风险,提升企业人才资源的配置。并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我国企业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构成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只有不断拓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渠道,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才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实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的不足将会直接影响企业人才招聘、人才晋升、人才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1.推动企业达成战略目标

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将人力资源提升至战略高度。战略布局的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与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挂钩,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也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人进行推动,而不是工作推着人前行。国有企业在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规划时,要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并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中,再将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实现工作的权责分明。可见,每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目标的完成,也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我国企业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2.提升企业人才资源的配置

我国企业仅仅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素质还是不够的,只有将人才放置在恰当的位置,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才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招聘工作和绩效考核工作,还仅仅是最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管理工作,例如: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探索员工的个人优势,等等。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的配置工作,需要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制定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的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在岗位上发挥最大效益。他们就像伯乐,能够发现每一位员工的优势,而不是像以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那样,仅仅负责招聘工作,而不懂得如何使用人才。

3.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前通常情况下,我国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会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等,由于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不够深刻,从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没有那么重视。但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巩固企业的人才结构,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为企业招聘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人才正是企业提高经营水平的关键基础。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的协调者和管理者,能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人力资源制度的优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制度是我国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才配置科学性的关键基础,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都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最清楚人力资源的具体情况,人力资源员工应将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相结合,制定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人力资源制度。人力资源制度下面又细分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员工招聘制度、员工奖惩制度等,它们共同组成了高效的人力资源制度。由于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国企业也是不断发展的,人才更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更新,以符合企业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保持企业的活力。

2.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针对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我国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不断调整与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是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而不偏离发展轨道。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战略发展的意义,而不是普通的内部资源,人力资源是能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价值的重要资源,那么提升战略角度是必要的也是绝对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科学严谨的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合理有效的战略发展规划是能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是能够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战略。

3.负责企业基础的管理工作

基础的管理工作占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很大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企业基础的管理工作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日常性管理工作,二是定期性管理工作。日常性管理工作主要是处理企业员工的关系、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考勤情况等。日常性工作是随时都可发生的,也是几乎每日都需进行的工作,这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其他员工合作沟通的过程。定期性管理工作主要是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员工的招聘、员工的职业培训等。定期性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进行的工作,它关系到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员工利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是维护企业发展的有序进行,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日常经营活动。

4.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员工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员工的精神诉求,并将员工的个人需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建设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以后,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宣扬并加以巩固,使得企业文化全面落实到员工的工作环境中,给员工带来归属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构成

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能力。职业道德的缺失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甚至关乎企业的发展进程。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造成企业的损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对自身工作认真负责、将企业的利益视为自身利益、对企业的前景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人品道德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作为全体员工的榜样影响其他员工,使得其他员工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样的情况下,全体员工能够公正严明、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它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这是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2.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是一项基础必备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必须有效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能慌张,应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带来的后果等,最后找出一套能够规避风险的最可行的方案。若出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上级帮助,避免造成更大的风险。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必须沉稳处理,尽最大力度减少公司的损失。

3.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最经常与人沟通的岗位,拥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较好地传达上级的指示,避免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出现失真的情况,还能够增强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员工关系的融洽程度。在具体的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做到换位思考、及时反馈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身工作速度,而忘记了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当与企业管理层与下级沟通的桥梁,应尽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帮助下级员工传达需求,为管理层传达信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应只停留在表面工作的沟通,还应进行深入的工作探讨。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能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效处理企业工作事务,帮助企业其他员工提高工作意识。

4.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不断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优化。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思考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最大化。创新能够带领着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创新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还应是每个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员工不可一成不变地进行工作,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不够提升自我。

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可行途径

1.拓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引进渠道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部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常是由企业内部员工进行,这就造成了员工双层工作的压力,工作效果也常常不如人意。尽管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和人员情况十分熟悉,但非专业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企业应通过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从而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我国企业应该设立相关的福利制度吸引外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加入。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仅能够优化企业人才布局,还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并且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够解决企业内部人员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避免因企业内部人员工作上的处理不当,为企业带来损失。其次,若企业规模不够大,预算不够充分,企业还可以从各个部门挑选出最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构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防止部分人员进行舞弊的行为,为企业挑选出不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拓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引进渠道的方式有很多种,企业应结合自身状况,为企业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2.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我国企业应定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并举办人力资源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我国企业招聘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第一步,后期还应帮助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工作能力,保持企业的发展活力。首先,培训工作应具有目的性。我国企业应针对某些目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带有目的性的培训是最能够达成效果的培训。我国企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其次,不应局限培训的地点。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培训的方式应多变,同时工作的地点不应局限于本企业内部,应适当安排其他的培训地点。外出的培训模式,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能够从其他同行的身上学习到有用的经验。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也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维得到转变,并且避免因单一模式而带来的培训内容局限性。

3.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人这个要素仅仅当作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但这样的管理理念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人力资源提升至战略发展的高度。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树立起新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认同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新的管理理念,将旧的管理理念打破。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者虽然号召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丝毫不体现,这极大影响了企业树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我国企业应该招聘新时代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带领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我国企业应该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全面贯彻落实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并使企业能够实现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步的第一步,就是管理理念的转变,若管理理念无法转变,那么必然还是在原地踏步。

五、结语

在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我国企业必须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但很多企业都忽略了这一点,许多企业只是过分追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而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应该拓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引进渠道、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