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有效运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1-02王宝安
文∣王宝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课外资源,不仅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运用课外资源。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没有有效运用课外教学资源。有的教师本末倒置,课外资源的运用时间比文本教学时间还长。
一、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的问题分析
(一)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的盲目化
有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认为语文名家、大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都运用课外资源,说明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已经是一种潮流。这种一味赶潮流的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它没有考虑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达到不加选择地运用的地步,不论是新课导入、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还是字词学习、句子理解、文意把握和写法体会等。这样的课堂,无数次地运用课外资源,学生只能疲于奔命,没有好奇心,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盲目化的课外资源运用的结果就是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率却非常低。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的随意化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确定课外资源的运用。如果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运用课外资源。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教学随意性大。只要下课时间没到,教师就让学生讨论或者回答相关问题。这种带有一定随意性的课外资源的运用,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
(三)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的模式化
有的语文教师在运用阅读教学课外资源时,模式化倾向严重。首先是阅读教学内容拓展时资源运用模式化。他们在课堂上都是通过投影或请学生介绍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选取一篇与课文相关联的课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其次,教学过程中模式化地运用教学资源。他们常常在引入新课学习板书课题后介绍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在新课教学结束后选取一篇与课文相关联的文章拓展阅读,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布置课外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在这种“千篇一律”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有效运用的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最大的资源,文本教学是根本,课外资源教学主要起到辅助文本教学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的运用,是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阅读,进而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并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从而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课堂也会充满活力。但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必须以文本为本,以灵活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力求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要根据需要
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不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论什么情况都运用课外资源,而应该根据需要运用。
首先,根据文本自身需要。对于浅显易懂的短小文章,例如《人琴俱亡》,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运用课外资源。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例如鲁迅的散文诗《雪》,教师适宜运用课外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其次,根据教学计划需要。学期之初教师都会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拟定教学计划。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有的课文在某一单元中是精读精讲课文,就不适宜过多地运用课外资源;有的课文是略读或自读课文,则不需要精读精讲,这些课文适宜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运用课外资源。例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月迹》是讲读课文,应主要在作者介绍和内容理解方面运用课外资源,《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和《柳叶儿》是略读或自读课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一些课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是主题方面的比较,可以是体裁方面的比较,也可以是写法方面的比较。
最后,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需要。例如,教学《社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确定是否介绍作者鲁迅。情况一,班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对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信息掌握得非常好;情况二,班级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已经了解鲁迅相关常识;情况三,班级学生以前没学过鲁迅的文章,不了解鲁迅;情况四,班级学生虽然在七年级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鲁迅有所了解,但因时间长已经忘记。在前两种情况下,教师也就不需要在课堂上介绍作者鲁迅。在后两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介绍作者鲁迅。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要把握时机
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由课内向课外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运用课外资源,而应该把握时机。
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很多教师都是在介绍作者这个教学环节之后立即展开。例如,教学《最后一课》,在介绍作者都德后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介绍小说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接下来阅读课文时理解课文内容。但是,有些文章的写作背景主要是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可以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象征手法时介绍写作背景。学生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的同时很容易就理解文章运用的象征手法,并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可以说,对于课文《海燕》而言,此时才是最好的介绍时机。再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后,在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悟作者情感时,教师可以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体会出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追求之情。
(三)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要注意适中
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是教师从课内向课外、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如果教师运用的课外资源多而杂,学生必然学得少而乱;如果教师运用的课外资源少而精,学生必然学得多而实。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随意运用课外资源,而应注意适中。
首先,次数适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资源运用是否有效不是根据运用次数的多少决定的。真正的有效运用应该取得更高的课堂实效性。例如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一篇关于伽利略的人物传记。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在两方面运用课外资源,一是关于伽利略的介绍,二是伽利略身上体现的坚信实践是检验科学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对科学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补充介绍第一种资料,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补充介绍第二种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中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难度适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运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法和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课外资源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如果课外资源内容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学生要么囫囵吞枣,要么花费大量课堂时间而影响文本理解。这样就会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取得一定的实效。例如,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抒发诗人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的诗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如果要与这首诗对比阅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在主题与写法上有同有异的诗歌,例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高适的《除夜作》、岑参的《逢入京使》等,但不应该选择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最后,时间适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文本教学而不是课外资源运用。语文阅读教学课外资源只是对文本的补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课外资源运用的时间不能过长。这就要求课外资源的内容要精简。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为了创设情境,反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在介绍“九一八”事变背景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教师先请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然后补充资料,还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找“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接着滔滔不绝地通过解说图片介绍“九一八”事变。当背景介绍结束时,课堂教学时间已经只剩下十几分钟。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的课堂。这堂课应称作音乐课,或者历史课,不能称作语文课。其实,对这篇文章《土地的誓言》背景介绍完全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多、过碎、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