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史诗性看柳青《创业史》的文学使命

2021-01-02刘建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业史合作化柳青

刘建国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655011)

“史诗”一词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就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尤其是在2016年的11月之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与中国作协九大会议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强调,纵观中国发展历史,其中不乏史诗一般的实践存在,但是同样创作史诗的雄心壮志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对目前文艺创作发展制定了全新的目标,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文学创作,从“十七年时期”到现在,能够称得上具有史诗性的作品越往后越少,倒是“十七年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史诗性的作品,本文欲就柳青的《创业史》谈谈其史诗性和文学使命。

柳青的《创业史》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在那么多年对其阐释和批评的过程中,有质疑,但更多的是褒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部作品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积聚视点,不断引起回顾和思考,其价值无疑是具有史诗性的。仅就外在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见一斑:一是从作品的诞生来看,作家柳青为了写作宁愿放弃大都市的生活而扎根到农村那么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经典;二是其写作呈现出的系谱性:《种谷记》《铜墙铁壁》《皇甫村三年》以及在创作《创业史》期间写的《狠透铁》,都可以和《创业史》在表现技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构成一个系谱;三是从第一部的版本变迁以及第二部的刊行始末,可以看到作品内外因素对史诗性作品形成的支撑与制约;四是从对《创业史》发表以来的争鸣史来看,在“十七年时期”之中,如同像柳青这样一位数十年间就能在文学界广泛激起争议的作家,确实寥寥无几。

当然,从作品发表以来,对其史诗性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是从作品的历史内涵来肯定《创业史》的史诗内蕴,还是从史诗性强行建构革命历史逻辑来指出《创业史》的局限,总体上是无法否认《创业史》的史诗性实质。

一、《创业史》的史诗呈现方式

(一)宏大叙事中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柳青的《创业史》展现了对巨大的社会历史以及现实生活的概括力。在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的年代里能够集中地将笔触置于那个时候的历史风貌与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之上,更具有意义的是,作者把农业合作化运动,融入到了中国历史长河当中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做出了描绘,这是在以合作化为基础的社会变革的文学书写的全新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史诗性呈现。有学者提出看法,史诗性作品的出现,需要满足两个前提,第一,是其出现的时间点在两个时代更迭之中;第二,其时间跨越要达到百年之久,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有效的对二代人物的塑造加以满足[1],它这样的标准实际上发挥的是一种尺度的作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对史诗性作品的衡量。因为,被柳青一直青睐的肖洛霍夫史诗性作品《静静的顿河》的笔触也只集中描述了十来年时间的矛盾斗争,尤其是主人公的内心焦虑和痛苦。通过对那些拥有史诗品质的作品进行研究,它们在思想方面比较深刻,同时世界观也相对完整,甚至还有些作者的作品能够展露出其在哲学体系构建过程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好像百科全书一样,相对于人民与民族国家而言,他们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责任心,以及超越自己的喜怒哀乐,自觉地将人类与国家民族的扛了起来[2]“‘史诗性’相连接的那就是总体性,换言之,也就是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以宏观视野对整个时代命题与历史变迁进行审视,同时又对个体命运加以关注”[3],“文艺的史诗性主要含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史学家一般的深谋远虑;以其包含史诗性的笔触,宣泄出非同一般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在品质与气质方面也透露出史诗性。”[4]

在《创业史》一书当中,以蛤蟆滩小村落作为切入点,针对性的描述了其生活演进的过程,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集中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典型化的去揭示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过程中的人物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作品“题叙”看到作者建构艺术真实的意图,梁三老汉一家三代的创业史其实是一部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历史,这部历史其实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以来的缩影,要改变这个状况,只有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全面贯彻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才能迎来更为光明的明天。当然,作品也细致的描述了这个过程的复杂和艰辛,三种对立力量的存在,使得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二)在复杂的斗争中显示社会主义必胜的真理

通过《创业史》一书,柳青完美地将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以及方式展示给了读者,因此在这本书的第一部的“出版说明”当中,就将写作计划分为了4个部分,主要阐述的是农业合作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之中逐步向互助组进行演变,进而又发展成为初级社,并最终走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同时对最终人民公社建立过程之中,农业合作化这一历史壮举的达成进行重点描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史诗性”构思。虽然由于文化大革命,作品没能如期完成,但并不妨碍作品的史诗性价值。因为,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深刻的描述是史诗性作品最重要的要素。《创业史》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农业合作化运动作为书写对象,在已经完成的部分,虽然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并不是很大,但依然能够通过塑造不同类型典型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深度还原,与此同时,借助于各种势力的角度,尽可能地将那时候农村社会的复杂情况展示出来,以此为基础展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艰难过程,进而显示社会主义必胜的真理。

在作品所描述的典型事件中,没有过多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通过典型事件去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活动轨迹。尤其是在活跃借贷、进山捐扫帚、买稻种等这些典型事件中揭示郭振山忙于个人发家致富而逐渐消极的心理过程,描绘梁生宝及其他基层干部积极引导群众艰辛背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此同时,也包含着来自于冯有万、高增福、任欢喜等人的热烈响应,郭世富、姚士杰与王瞎子等人的对抗,还有梁三老汉由质疑反对向支持发生的态度转变,其中也不乏徐改霞、白占魁、孙水嘴、赵素芳等人物在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心理冲突,进而深度理解并高度概括了当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盛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按照单一线索去书写,而是在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了深刻把握的前提下,以多条线索并行的方式进行描述,另一方面,以梁生宝感情发展穿插,进一步讴歌英雄人物立于革命潮头,无私忘我的革命情怀。不难看出,作者身居时代变化的大潮流当中,对革命英雄主义的崇拜深怀激情,所以在作品的叙述中也经常把自己的情感渗入对人物的评价里,其中包含了徐改霞在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对人生抉择的感慨、对任欢喜的评价、对梁生宝买稻种时的评价等等体现了作者这方面的激情,都体现出作者对社会主义必胜的心理期待。柳青谈到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时,曾经多次针对我国的这一制度加以强调,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先进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在《创业史》就是要通过农民面貌与生活的转变,进一步实现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史以及其伟大成就的描述。

(三)崇高庄重的艺术风格

对柳青《创业史》的艺术评价一直以来存在争论,但基本所有的指归都是在塑造人物形象层面,尤其是一版和二版在出版层次上出现的人物语言以及刻画细节层面出现的差异,但总体上是社会历史环境使然,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柳青也如此,置身于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之中,对中国农民的命运的考量,柳青做了深刻的思考。就拿梁三老汉和梁生宝父子而言,梁三老汉的几次创业充满凄苦和无奈,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之前,他住在茅屋,虽然做了个美梦,但现实就是如此。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他才在复杂的心态中慢慢有了希望。

在政治和艺术的契合点上,柳青无疑做得非常好。我们可以通过1960年代对《创业史》的争鸣窥见一斑。这一情况的出现,争鸣起源于1963年出版的《文学评论》,一篇名为《关于梁生宝形象》横空出世,严家炎将柳青拉到了文学讨论的舞台之上,文中针对性地就梁生宝在形象塑造方面所带有的“三多三不足”情况进行了批判。也正是这一情况的出现,使得柳青在《延河》上发表了《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通过这一方式对严家炎进行回应。文中,他强调严家炎所批评的不妥之处,并针对性地提炼了自己的观点,其重点在于强调形式是建立在内容基础之上的,而形式与内容又是相互统一的。[5]在对梁生宝进行描写的过程之中,将他塑造成了党的忠实儿子这一形象,对党的热爱始终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之中透露出来。但是批评者为什么选择对他视而不见呢?在此之后,针对《创业史》的第一次热议便由此展开。纵观这次争鸣,持肯定态度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实质上,争鸣的核心是在现实主义的使用层面上,柳青是完全站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写作的,其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毕竟,《创业史》能动而不是被动的去反映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激流,柳青没有以文学形式简单化去图解当时的政治要求,而是通过对梁生宝坚定的理想信念刻画以及梁三老汉悲剧因素的喜剧化处理,使整个作品展示出不可否认的崇高庄重的艺术风格,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为作者争取到了更多的主体性以及作品能够进一步因其独特的内涵性收获更多的尊重。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表达除了自己对于两类作家的不屑,一类作家便是个人主义者,始终以“冷酷”的态度面对世界;另一类人,他们讲述着文艺,却久住于“在象牙之塔的窗子里”,虽然他们一直尝试于远离政治,然而却不得不在遭受政治压迫的牢笼继续呆着。[7]

二、《创业史》的文学使命

(一)文学必须承担社会历史使命

文学必须承担社会历史责任,这是人类文学能够延续至今而且终将伴随人类文明的脚步走下去的重要支柱。我们经常在讲文学必须尊重生活,怎么尊重?其实,它所强调的是在一个作家身上,要始终彰显出对于历史的那种浓厚的责任感,一旦缺失的话,还怎么谈尊重生活呢,其写出的作品又会是什么样的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家,除了要有才华,更为重要的是其身上所肩负着的历史责任感,对于历史、人类以及所处时代的人民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关切[8]。有许多作品,并没有展示出其应有的维度,把视线放在个体体验,放在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态,放在自我呓语的梦幻满足,成为一时被炒作的噱头,但它们永远无法站上文学的主流。一个民族的复兴,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文化的复兴,作为文化要件之一的文学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代表的文学样式和经典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无一不是具有丰富社会历史责任感的作品。而每个具有丰富社会历史责任感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其实显现的就是不断塑造中国形象、建构民族精神的使命。文学创作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创作内力,其创作的作品内涵就不言而喻。当然,“诗言志”是我们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传统,在“志”是理想还是情感方面存在争议,但实际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层面就不会做具体的区分,从西方的思维层面看,理想和情感本就不是一个区分度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不同而已,就拿唐诗和宋词比较,我们很难说是唐诗高于宋词,还是宋词高于唐诗,关键在于各自所承担时代的历史使命。唐诗博大,是因为时代的内外环境赋予其形式和内涵必须用诗去表达,而宋词呢?仍然只是时代所塑定的。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旨意就是如此。就“十七年时期”的文学而言,也必然要去承担这个时期的历史使命。

(二)《创业史》的文学使命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之上。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向世界进行自我生动故事展示的天赐良机,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形象的生动塑造,进一步将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形象展示给世界。[9]现如今,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早在建党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伴随着无数仁人志士挥洒热血,奉献生命。文学也是这样,作为具有史诗性的《创业史》也自觉的承担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使命。

1952年,柳青离开北京,举家搬至陕西省的长安县,赴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一职,在那他所负责是便是农业互助合作工作。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当地农业互助合作工作有效推进,与此同时,通过讲解社会发展史的方式,不管是在区乡干部之中,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群体之中,不遗余力的开展社会主义制度普及工作,与此同时,进一步针对制度的优越性进行了解读与强调,在此基础之上,得以在王莽村与皇甫村全面推进农业社推广工作。也正是如此,为长安县农业社运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陕西与西北地区打响了农业社运动的第一枪。几个月后,他辞去了公职,迎来了十余年的平淡生活,同时也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对长篇小说《创业史》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他失去了人身自由,也因此浪费了创作的宝贵时间。赘述作者这一段经历的目的是让我们再次回到柳青创作《创业史》的背景中来。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我国农业生产体制的一场历史性变革,亦称农业集体化。在其发展历程之中,随着进程不断的推进,整个社会层面热情日益高涨,但农民的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有衷心拥护的,有带着谋求自身功利参与进来的,也有观望甚至反对的,柳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完成了具有史诗性的《创业史》,这种史诗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后内容:

首先是对土地变革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度,几千年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土地也自然成为农民世世代代的一个症结所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农民生活的艰辛一直在文学中被反复书写,《诗经》里的《硕鼠》已经作了很明显的揭示。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初期,就对农民问题十分关注,在中共“三大”上,通过了《农民问题决议案》;1925年,《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发表;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当中,毛泽东针对性地就农民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总结出了一些理论与政策;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颁布;1929年《兴国土地法》颁布;1946年《五四指示》颁布;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一系列土地革命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关切程度在不断地加深。

在农业生产力没有发生基本变化的基础上,也正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出现,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对一亿多个体小农经济进行整体性改造,进一步实现向集体经济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业的经营制度。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农耕文明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农民也由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创业史》可以说是以生动的笔法诠释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梁三老汉一家三代创业的历史,留给梁三老汉的只是破败的屋子、疾病和回忆,尽管他秉承了几千年以来在土地上“成家立业”的传统思想,但第一次成家以媳妇的死亡而告终,第二次是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特大旱灾,在严冬时节,成千上万的灾民逃荒到渭河滩。4岁的宝娃和母亲逃难到下堡乡。他们被“蛤蟆滩”的穿梭在难民间的梁三带回家中,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并努力去实现,但家是有了,“业”呢?梁生宝接替梁三继续创业也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柳青正是以梁家的屡次创业屡次失败的描述,反映了农民在旧社会的真实境遇,进而说明,在旧制度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生产者,无论付出多少艰辛,都无法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在作品中,高增福、任老四等贫雇农虽然分到了土地,却由于自身生产资料短缺,加上劳力少、天灾人祸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他们唯一的出路和期待是党和政府的帮助。柳青通过描写这一现象,揭示了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和必要性。就这个意义而言,《创业史》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面镜子。

其次是集体主义的张扬。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一直注重集体主义情怀的塑造,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更需要用集体主义的情怀来实现建设的目的,这可以说已经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因为,为进一步新生社会主义政权的基础得以切实有效地夯实,并进而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恢复动力的增强,必须依靠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是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社会主义制度所呈现出来的最大的优越性之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变得更为显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无产阶级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主人翁的意识激励起高涨的热情,并把这份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祖国建设当中去,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创立国家之大业,也就注定了《创业史》的文学使命另一个重要的环节:集中抒发集体主义的重要性。面临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社会集体财富急需提升,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等众多要求的出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迫在眉睫。小说在扉页上有这样两句话:“创业难……”“家业使兄弟分离,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这既表明了作者对创业艰难的感叹,也体现了他对集体式创业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展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的热切关注和书写。换言之,柳青在进行创业文学创作的过程之中,投入了毕生的心血,也正是如此使得其在这一领域之中极具代表性。通过历史意义这一层面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毛泽东主席带领党和广大农民走集体化、农业合作化的具体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转变,换言之,就是“互助组”向“初级合作社”进行发展,转而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级合作社”并最终成为“人民公社”,这个过程其实暗含了当时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想象:通过农业来大力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工、农业的发展又可以极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早日实现。这些都为《创业史》提供了一种写作方向。

当然,我们回溯那段艰难的历史时都忘不了一个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庆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大庆精神所包含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其所表现出来的是依靠自己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是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分忧、胸怀全局的家国情怀。[10]坐落于山西省昔阳县之中的如此一个普通小山村,农业集体化的全面铺开使得陈永贵等人得以通过艰苦奋斗的方式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十年的奋斗过程中,亩产量达到了最初的8倍,也正是如此,使得大寨人的温饱问题得以彻底的解决。作家柳青创作第一部时国家层面还没有把两个学习结合在一起提出来,但可以充分肯定的是,柳青作为时代作家的敏锐性,把自身的深切体会充分融入到作品中,体现出集体力量的强大,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在这个层面上,《创业史》丰富的社会内涵更能够为集体主义的张扬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创业史》深刻揭示了在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不断强化的劳动人民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同时去展示集体劳动的创业生产方式使其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进一步表达出新中国富强之梦实现的核心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在乌托邦式集体社会之中发光发热。

再次是英雄主义的颂歌。

柳青的创作始终是紧紧围绕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目标开展。从文学创作而言,柳青生活时期文学的接受主体、文艺创作的对象主体以及文艺的创作主体都是工农兵。而柳青十余年的乡村体验,使他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才能够造就他创作时获得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也才能够在创业的主旋律下将创业的复杂性在英雄主义的颂歌面前展示得淋漓尽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人们把热爱劳动作为社会的基本美德,把劳动觉悟的高低作为社会地位的证明。柳青的《创业史》正是集中去体现这一观念。 就当时的政治角度而言,劳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其中各个阶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劳动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还能给予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认同与自信。在这里面,就必须塑造英雄,这一位英雄,在《创业史》之中,正是梁生宝。《创业史》是第一部对贫苦农民是如何通过互助合作进一步实现自力更生的故事进行描写的书籍。不过,在书中,作者描写梁生宝的一生当中,针对一些重大的人生经历选择性地进行了放弃。这主要是由于,柳青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选择,也是作者深入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深度思考的所得。其切入点是“以概念为主,还是以实际为主?以概念为切入点,一切将会变得更为简单;然后若是以实际为切入点的话,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针对那些不愿意以实际为出发点的人而言,有时候,他们认为从实际出发的人,没有他们革命。”[11]在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之中,作家所面临的困难也是空前的。在生活冲突的日趋激烈与客观形势的日益变化的背景之下,“无愧于时代”对于作家而言可谓是布满艰难险阻的前进之路。[12]由此可知,柳青虽然直面时代的政治要求,但他并没有直接书写时代的斗争,而是把时代的风云巧妙的转化为英雄刻画的历程,这从作品中对梁三喜的人物原型王家斌的取舍中可以明显看出,只有这样也才能够在文学世界去展现丰满的艺术形象。变革时代需要展示不同阶层、不同的精神群体、不同的心灵发展历程,梁生宝的出现,有效地对目前社会要求进一步进行有效概况。究其根本,还在在于,正面形象的存在是当代社会对新英雄人物精神品质探索的基础。[13]即使现在再去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梁生宝的那份淳朴与厚道、勤劳善良却也狭隘守旧,冯有万的嫉恶如仇、急性子,高增福的积极乐观等等。为保证互助组实现换稻种的计划,梁生宝自己垫付了两户的稻种钱,饿了就吃五分钱一碗的面汤,困了就在车站票房里的砖漫地席地而睡,“按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是支撑他的力量,在他眼里,这些苦是享受。而且,在“吃苦”同时,所剩下的钱能够更多的投入到稻种购买中去,可以让更多的贫雇农走上集体互助合作的道路,他就觉得高兴,就连车站小街上呛人的煤气味也不那么使他发呕了。梁生宝不仅战胜了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为集体创业考虑的过程中,激发出了藏在自己身体里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恰恰符合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同时,也是作为社会主义的领导干部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这就是时代必需的文学英雄。

再看看作品中与其对比的郭振山,这一点变得更为明显。在书中的前期,作为村里的老党员、代表主任,郭振山的威望因其党员身份以及代表主任的职务而变得极高,是先进的、值得信赖的,在他的领导下,本村曾获得1950年全区争红旗竞赛的第一名。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以及梁生宝的逐渐成长,郭振山己经从曾经的先进人物退化成在互助合作道路上和梁生宝对着干的落后党员。就梁生宝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郭振山这个代表主任,其思想的发展已经偏向了更为危险的方向,与党的要求已经相背离了。这一时期的郭振山,将生活中心集中于“创立的是个人的小家小业”,而不再是为了整个蛤蟆滩。在梁生宝组织大家进终南山割竹子的时候,那一批本该是用来进行土地购置的粮食,却被郭振山交给了私商韩万祥作为的砖瓦窑的投资,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其盖瓦房的私心;翻身的郭振山和老二振海,不顾官渠岸的困难户,在买来的土地上挖空心思地发家创业。同样是党员干部,郭振山买地是为自己的小家小业,而梁生宝却一心想着互助组,他把自家的荸荠地留给互助组下稻秧子,把卖荸荠的钱给进终南山割竹子的组员们垫底。这些行为更显示出梁生宝的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其在政治上的高度自觉性的彰显,这些因素都是梁生宝在集体创业道路上的有力保障,梁生宝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形象也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猜你喜欢

创业史合作化柳青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啊,柳青先生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让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