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索
2021-01-02石艳峥
石艳峥
(山东省邹平梁邹实验初级中学,山东 邹平 265200)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四个维度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耐心品味,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充知识积累,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只有吸收了足够的知识养分之后,才能形成审辨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然后结合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进行写作创新,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形成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教学中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减少课堂无效低效的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有更全面的发展空间,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本文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了深入探索。希望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改革产生阻碍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屡见不鲜。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中教师讲课学生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此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但反观教学现状仍旧需要我们反思。根据调查研究发现90%以上的教师仍旧热衷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上总是畏首畏尾,担心自己讲不到的地方成为考试的内容,让学生错失得高分的机会。实际上学生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浩如烟海,我们为学生讲解的知识大多来源于教材,而且限制于教材之中,才让更多的学生禁锢于被主宰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师的步伐在发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学生在学习上甚至没有更多的需求,只能一味地被动接受。显然这样的教学现状是众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严重问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想要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就应该尽快转变教学思路,摒弃陈旧的低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坚决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减少对语文教学改革的阻碍,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不足。在初中语文中不仅需要学生精读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有效促进基础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兴趣越来越少,以往的课堂教学内容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导致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最终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但是我们依旧采用集体授课、集体制定学习目标的方式,这样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兴趣,一部分学生由于力不从心导致自主学习兴趣越来越小,在平时的课外学习中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更是缺乏兴趣,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提升。
(三)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一般会倡导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稳中求变,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变换教学形式,引来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的设置,有时候想要创新,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效果,这会让教学中无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增加,严重阻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评价形式有待优化
初中语文教学学科课堂评价对学生能够起到激励性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完全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创造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有多少,需要通过教师的研究和观察进行多方面评价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够重视,不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还是教学内容吸收情况,都没有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因此我们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只能通过考试的形式。教师需要重视起评价形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策略优化,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严格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上要时常反思,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但是课堂的主体仍旧需要回归学生本身,这样才能发展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丰富,在教学上自然对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语文知识和技能上有广泛的了解和准确的理解。例如针对文言文知识、古代文学知识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在课堂上体现扎实的功底,才能成为初中生精神的引渡者,才能不断为学生展现语文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其次教师应该有大胆实践的精神,语文知识看似一成不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不断突破有所创新,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和专业能力,才能为核心素养下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
(二)加强学法指导,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都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但是通常没有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同样提出过“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突出的表现,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见解和感悟。课前预习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果和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在预习中需要让学生自己动笔,通过思考和学习,将文章中不懂的语句做好笔记,然后将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句子进行摘抄整理。其次在预习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不怕学生问问题,只怕学生被动地学习不善于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篇课文时,给学生安排系统的学习目标,例如熟读文章,进行重点词语的注释,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情况对本文进行缩写,清晰地描绘出文章的主体结构等,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反思。这样学生会根据目标一项一项地进行,避免了盲目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长期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进行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学生逐渐能够从中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能够不断地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在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学生更优异的表现,学生在自我观点表达时也能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三)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突出层次性
课前预习要有预习目标,课堂教学也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多年的学习,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均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也应该突出层次性。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进行分层目标设定,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提出学习任务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符合自身学习现状的目标进行探究和努力。A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提出质疑,然后凭借自己的阅读深度感悟和释疑。B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强,反应较快,但是相对比较被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同时学习兴趣不足,因此在教学目标上首先需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是给学生传授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相同的文章时,我们对这些学生的引导主要在于基础性学习。只有在教学中突出层次性,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心,才能够化繁为简高效学习。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高效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一般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单纯在讲台下听,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少之又少,学习成绩稍好的学生与教师互动比较频繁,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次数很少,这样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是不利的。有时候教师想与更多的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很多学生对此是非常抗拒的,例如在课堂复习环节中,我们通常会提出上一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然后叫学生回答,由于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完全掌握重难点知识,导致在这个环节中非常胆怯,久而久之使得语文课堂学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看教学目标,还要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的方法。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中,为了能够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让学生自己回忆自己心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还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电视剧或者明星访谈节目中提到的回忆母亲的片段,这样对激发学生兴趣有很好的作用,并且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是相贴合的,学生会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课文中正式地学习。本文的重难点掌握的内容有:学习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谋篇布局以及描写人物品质的方法。通常在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说一说采用了哪些方法,然后将其做好笔记,但学生是否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写作,二者结合激发学生思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简单的训练,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核心素养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应该提起重视,学生有了端正的态度、正确的思想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外涵养。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引导学生掌握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作用,从中感悟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情,深刻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感。着重分析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不易理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爱国英雄事迹讲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一起看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为学生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基于兴趣进行阅读和写作,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趣味引导,通过创新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思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