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落实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2021-01-02金素君

科学咨询 2021年6期
关键词:直观分层探究

金素君

(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 浙江义乌 322000)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落实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共同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中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来构建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充分开阔自己的学习思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除此以外,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构建,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数学探究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同伴的督促与帮助下,以最积极的状态去完成符合自己水平的知识探究,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初中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二、合作学习构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科学合理地创建学习小组是构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1]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让分层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就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层次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就可以让合作学习更具针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以此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一课时,学生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是影响学生几何知识学习的关键性因素,在这节内容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然后依据学生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素质的高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并为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课堂学习目标。如针对于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较弱的合作小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简单的几何体,在制作完成以后进行几何体的展开,亲自去经历从空间的几何体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三维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对于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中等层次的合作小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引导他们以组为单位探索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和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公式,试着画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以此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较高层次的合作小组,教师就可以要求他们在高质量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提升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依据学生的直观与空间观念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层次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探究中获得亲自参与课堂知识探究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参与课堂知识,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以此实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设计合作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欲望

合作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收获符合自己水平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在符合自己水平的教学引导下,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2]为了实现分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构建分层教学时就可以合理地设置竞争机制,满足小学生竞争欲望强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小组的学习中形成强劲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出于公平考虑,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落实竞争机制时需要遵循同层次竞争的原则,让学生在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中进行竞争,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让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状态应对竞争挑战。例如,在学习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就可以先通过简单的测试,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同一层次的学习小组进行良性的学习竞争。如这节内容的重点就是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利用函数的图像观察性质,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课堂知识的自主学习,并让同一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比较学习,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消化的课堂知识最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消化最多课堂知识的学习小组,可以向学习质量最差的学习小组提出一个合理的惩罚。通过以这种竞争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竞争欲望的推动下最大程度地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在积极开展课堂知识探究的同时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去帮助他人、督促他人,增强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以此实现分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练习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直接反馈,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传统统一的巩固练习引导对于班级部分学生而言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巩固效果,因为统一的引导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练习需求,过于简单的练习引导无法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而过难的练习引导则会让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进一步提升。[3]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练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练习,这样不仅能够让练习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及时帮助学生消化教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一课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就可以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层次的划分,将水平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然后再引导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助进行课堂练习任务的完成。如,对于课堂知识掌握较好层次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他们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他们继续进行数学学习的探究欲望;对于课堂知识掌握中等层次的学习小组,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课堂练习时可以为他们出一些与课堂例题相关的习题,引导他们进行解决,让他们在练习中进行知识的进步巩固,为他们接下来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对于课堂知识掌握较弱层次的学生,教师再引导他们进行课后练习时,就可以先让他们熟练地掌握运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先树立他们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自信心,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强练习难度。通过在练习环节落实分层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练习教学更具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练习需求,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得到及时解决,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推动分层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进一步开展。

三、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借助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推动初中数学在教育改革前进道路上的进一步突破与发展。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对合作学习与分层教学充分重视,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合理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建一个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直观分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