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土家菜”也能搬上“桌”
——浅谈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2021-01-02王庭伟

科学咨询 2021年6期
关键词:土家乡土美术

王庭伟

(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小学 江苏高邮 225642)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过这么一段话:“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何尝不是这样。农村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美术课上得有声有色,更加高效呢?如何使学生更有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想在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下功夫,将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直被忽视的“土家菜”也能端上美术课堂这张大“桌”子。

一、开发乡土美术资源的意义

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1]中就明确指出了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应既要运用好现有的美术资源,更要有条件去开发其它的乡土美术资源。开发本土美术资源对于提高美术课堂效益,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校园品味,传承地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一)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

本土资源的开发使美术课堂贴近了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苏霍姆林斯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我们将本土文化引入到校园,通过学校的板报、画廊、过道、墙壁对本土化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这种美术资源留在学生的身边,如将地方传说以画面的形式在墙壁上展示出来,将地方的名人事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墙上。我们通过美术这个载体来创建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达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更直观地了解地方的本土历史与风土人情。这盘“土家菜”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又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同时也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二)可以开拓美术教学思路,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

在现有的美术教学资源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在意那些所谓的“美术潮流”和“艺术大师”,在学生美术绘画或创作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去追随这些“大师”或“潮流”的绘画风格,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感受,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往往千人一面,缺乏新意。本土美术却不同,无论是在造型表现还是色彩的运用上都与“美术潮流”相左,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本土化”美术作品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绘画表现往往与众不同。“土里土气”“拙”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土家菜”往往创作不拘一格,能大胆想象,造型比较夸张,色彩多运用纯色,对比强烈,有视觉冲击力。这些“大智如愚”的本土美术由于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也真是印证了“越是名族的越是世界的”那句话。因此,让学生接触这些乡土美术可以开拓美术教学思路,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

(三)可以促进各学科间的融合,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交流

近几年来的课改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在强调一个词,就是“大美术”,何为“大美术”?说到底就是将美术从“技艺”课变成一种“文化”课,把美术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相联系,达到一种终身学习的目的。作为本土美术资源,它是一切绘画和设计的滥觞,内容可以联系到语言,文学,音乐,科学等不同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受到这种本土美术文化熏陶时,也会自然地影响其他学科,从而达到学科的有机融合。

二、农村本土美术资源运用的囧境

(一)许多美术教师对本土资源缺乏必要的了解

什么是本土资源?本土资源有什么特点?对于农村美术教师而言,“本土化”就是其主要特征。通俗的讲,农村本土化资源就是一道“土家菜”,它具有较强的“乡土”气息。真如吴刚平教授所言,[2]“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只有了解这些内容,我们美术教师才能去关注身边的各种乡土资源,并能够有效运用到我们美术课堂当中来。由于农村美术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许多都是半途出家,并未受过正规美术培训,缺乏理论研究,对美术本土乡土资源有关理论不了解,从而制约着他们的教学。因此,在现实的美术教学当中,许多农村美术教师并没有较好地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许多美术教师照本宣科,这就造成美术教学死气腾腾,特别是初中美术课堂由于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缺乏生气,使美术教学活动走入“死胡同”。

(二)本土资源未能较好地得到开发

大部分美术教师对这种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无意识阶段。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这一种资源,有少数美术教师将学生带入到校园中进行写生,对于深层次的资源开发少之又少。有点教师甚至利用资源时并不知道,如利用写生的资源,有自然资源,也有社会资源。像校园的花花草草,蓝天白云等就为自然方面的资源,而对于古建筑的写生则可以归纳为人文方面的资源。因此,许多的美术教师对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教师对美术乡土资源的开发水平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许多的“土家菜”他们根本不知道。

三、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一名美术教师要能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寻找和挖掘身边的地方美术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按照《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的要求,笔者大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开发新的本土美术资源。

(一)将“土家菜”大方搬到“桌”上来

农村有什么“土家菜”?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太多了。过去的美术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进行手工制作时由于缺少材料而出现短板,通过对乡土美术资源的挖掘,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些废旧的材料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加工。

美术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既要对美术理论进行研究,还要对美术专业进行探讨,将一切可以运用的废旧材料开发运用到美术课堂当中来。

例如,我们可以用农田里的秸秆来做拼贴花,把我们身边的泥土用水和好,拿来做泥塑,还可以将蛋壳碾碎来做蛋壳贴花,还可以寻找五谷杂粮来做什物拼贴。当然,这样的土材料还有很多,如各种蔬菜,树叶,废纸,卵鹅石,废旧瓶子等等。通过搜集,积累,运用和整理,我们会开发出大量的美术本土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独特而又不可复制,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使“土家菜”大大方方地走进了课堂。

(二)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将“土家菜”更具“洋味”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高邮,其地方特色更为明显,如水文化,邮文化,历史古迹的建筑文化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美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土家菜”在美术课堂中大胆运用。[3]例如,在教授《邮票》这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高邮的邮文化、水文化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画邮票的时候感受到高邮文化古城的魅力。同样,每个乡镇都有许多历史遗留的老建筑,老房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参观,写生。这些历史的遗留不可复制,这种“土气十足”的建筑独一无二,因而显得弥足珍贵。[4]

教师应该根据美术课程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如利用视频拍摄,照片图形的再现,文字,音乐的辅助将这些身边的美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教师可通过写生、参观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这样既能开拓孩子的视野,又能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更能对地方文化进行传承。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这些现成的美术资源,将“土家菜”推向世界,使“土家菜”也具“洋味”。

(三)“土家菜”不能“变味”

我们在进行美术乡土资源开发的时候千万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对现有的美术资源进行有益补充,千万不可本木倒置。我们身边的校园就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如我们在写生教学时会利用学校的建筑,在进行美术欣赏时会利用学校的画廊,橱窗,板报。我们在校园里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读书演讲,绘画展览,文娱汇演,运动会。这些都是现场呈现的教学资源。我们也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进行本土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将“土家菜”的味道变得越来越“纯正”。[5]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间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一片活水,是一道味道纯正的“土家菜”,需要我们美术教师用心去挖掘,使这道“土菜”常新、常鲜,铺满我们的美术课堂这张大“桌子”。

猜你喜欢

土家乡土美术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美术篇
乡土中国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风情风光都醉人
读《乡土中国》后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