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本教育的作用

2021-01-02余延松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

余延松

(福建省古田县第三中学 福建宁德 352265)

生物核心素养内涵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在构建初中生物生本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核心素养内涵,并结合学生的综合水平和授课活动现状,在制定授课方案期间融入与生物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接收信息,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高[1]。

一、生本教育的精髓

从字面上来说,生本教育的核心和本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在制定教学方案还是开展授课期间,都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各项教育细节都指向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获得全方位发展。在初中生物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从方方面面入手,细致把握生本教育的精髓,并切实落实于课堂活动中。

(一)生本教育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育

在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时常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们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学生活动也比较被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习惯于依赖教师,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使其学习能动性变得比较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并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动力,使其愿意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二)生本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

生本教育的属性之一就是开放性,这一性质不仅是在制定课堂活动方案时的开放,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制定教育活动方案,也不能仅仅按照教师的意图和思想及教材内容完成单向授课,而是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制定多种教育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在开放性的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在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既要保持独立学习的意识,在课上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独立开展思考探究,又要保持合作交流态度,积极与同学进行合作,当授课中出现教学问题时,教师要把学生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使其能与同学一起讨论、实践、探索,从而获得认知,深化理解[2]。

(三)生本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理念的引导下,教师“教”的行为是促使学生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最终要达到的是使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的目标,因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先教后学”“先做后学”“以教定学”的手段,真正促使教、学、做成为一体。因而,无论是在作业还是思考活动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促使其能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和把握,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高效与教师、同学展开配合交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生本教育是教师为学生而设计和服务的教学

在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开展授课活动期间,教师成为了教学工作的服务者,要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始终把学生置于首位,以学生内在知识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主,灵活地设计课堂活动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高效的教学服务,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课堂,与师生展开互动交流,从而切实获得发展、进步。如果教师总是忽视学生需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教学方案,很难真正吸引学生,会降低其课堂参与动力,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本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动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展开引导,能够切实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获得积极思考的动力和热情,在此过程中,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会被打破,教师也不再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转而会运用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思路,使学生加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对问题的解答,从而深化理解、增进认知。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会深处于一个热烈、轻松的学习氛围,感受自己思维提升的过程,从而切实体会到生物学习带来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

(二)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丰富,要想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发展,教师不光要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开展知识讲解,还要把课上丰富的学习机会还给学生,并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把握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和兴趣点,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感受生物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生命观念,并在自主探索问题过程中提升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帮助生物教师积累经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生物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并灵活运用“生本教育”模式展开授课,能使自己以往陈旧的教学策略得到改善,在此过程中,教师会着眼于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构建轻松有趣、灵活多样的课堂,以帮助学生获得参与感。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教师会不断参与学习活动,提升综合能力,使自己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有效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切实发展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有助于深化落实课程改革方案

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在授课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新时期下,教师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教育要求,在课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小组引领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在课后引导学生开展作业活动期间,注重渗透核心素养内涵,促使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都能够得到切实发展。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学生的学习模式会不断得以优化完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发展。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本教育渗透探究

(一)结合学生爱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好是助推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向标。为了深化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前预习活动,以此提升其自学能力。当学生提前对相关内容有了把握和了解,在课上,则能更好地与教师、同学展开配合交流,进而实现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4]。

比如,学习“哺乳动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录制与之相关的微课,在微视频中明确教学目标: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接着,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使其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网络资料、开展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对基本内容的把握,进而切实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依托生活情况,加强学生实践创新

在生本教育模式下,为了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并着眼于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制定授课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切实获得对生物学科相关内容的探索兴趣,进而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比如,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强对此时期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把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可以融入与之相关的生活化内容,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参与动力和核心素养。对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动物活动,如蜘蛛结网、大雁南飞、小狗叫、母鸡孵蛋、鹦鹉学舌、马戏团表演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判断以上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其参与课堂的动力。

(三)根据实际学情,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组织开展丰富的授课活动,并在其中贯穿融入科学素养,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提升与发展。

比如,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比如:细菌和真菌与物质循环的资料,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微观世界。接着,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探究: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将会是什么状况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得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进行交流探讨活动。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及生活方式”这一板块中,为了使学生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并通过实践探索,获得认知。这样的学习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全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5]。

(四)针对重难点,强化学生人文底蕴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每一章节中都蕴含着重点难点问题,在构建生本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重难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底蕴。

比如,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节时,在备课期间,教师要明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促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全面了解如下内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构建翻转课堂,实施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做好课前预习,并在课上积极展开交流探索活动,从而促使自身人文底蕴得以全面发展。

(五)深入内心世界,养成学生健康生活

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中的重要一项,能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深化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生物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切实增强自己的生命活力。

比如,学习“细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生殖特点等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身体健康的细菌,然后组织学生们讨论: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为了抵抗细菌侵扰,我们要保持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科学认知,并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六)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责任担当

积极构建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是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这样的教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责任担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学习“动物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出示思考问题:陆地上的动物运动方式有何特点?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呢?动物的运动对动物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然后促使学生做好组内分工工作,基于问题开展思考探究。为了对问题有更深刻全面的认知,学生们要发挥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投入到阅读教材的活动中,并结合互联网资源,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答案,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自由表达过程中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把握。

四、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期间,教师要注重运用生本教育模式,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把握,进而切实提升课堂活动质量。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探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