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背景下菏泽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2021-01-02曹晓林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体医菏泽市处方

曹晓林

(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山东菏泽 274015)

随着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对中小学体质健康的密切重视,以疾病防治和治疗为中心,仅靠医疗措施,不能满足现时代中小学体质健康促进的多元化需求;而作为健康促进的非医疗干预措施和方法,体育对中小学生的疾病预防、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其逐渐得到卫生部门、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重视。自2002年7月以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7年4月和2014年7月,分别进行了1次修改和修订,全国各地中小学,结合当地政策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积极贯彻执行,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并按照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在促进学生体质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近几年统计的体质测试总体评价数据看,中小学体质健康下滑的现实是毋庸置疑的。面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价下降的现实困境,体医融合理念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

一、菏泽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措施

体医融合从另一种表述方式,可以这样理解,是指“体中有医,医中有体”,那么“体中有医”表现在中小学校体育中,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一定锻炼强度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运用相关体育卫生知识,避免受伤,提高锻炼效果。“医中有体”主要表现在预防、治疗、康复三个方面,预防不单纯地依靠医学手段,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辅助相关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处方;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运动进行干预的措施,且运动干预的效果比药物治疗手段好得多;康复中也应辅助运动康复类的治疗手段,运动康复不仅能加速疾病的康复,也能降低癌症的发病几率。

(一)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培养中小学生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理念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中指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充分说明了对健康负责的是个体本人,个体的健康应该“由我做主”的理念。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等,菏泽市中小学生大多数缺乏对自身体质健康的重视,对眼睛近视、身体肥胖和营养过剩等不能明确这些问题时间一久会导致的后果。学校应该持续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合,进行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医疗知识普及讲座,让学生从源头明确其危害性,并传播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家长可以教育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一起学习日常医疗知识。同时,社区、学校与家庭要共同努力,加大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与预防,共同教育中小学生,使其牢固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的新型健康观[2]。

从学生个人视角看,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促进行为习惯,如寒暑假、课余时间或者周六周日缩短上网时间,一日三餐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除了要坚持上好体育课,课余时间适当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等。中小学生应将其作为常态化内容,持之以恒,使自身体质健康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中小学生更应该知道日积月累的身体活动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带来积极的效益,从精神层面提升自身的认知。每年的寒暑假,在父母的陪伴下,或者根据地方学校的安排,中小学生应当主动去当地医院进行医学检查,参照医学指标的标准,认识自身健康,结合医生建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调整自身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学能力逐渐增强,应多关注体育与医疗知识,结合自身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从而养成“主动”健康的意识和习惯[3]。

(二)运用多样化手段,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科学素养

体育教师不仅肩负体育教学任务,也应该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倡导者,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是科学健身的引路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丰富健康医学知识,成为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已经联合多个高校,就运动处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多省份结合区域情况,开展了相关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增加了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为广泛传播体医融合知识提供人才支撑。菏泽市教育局要联合菏泽市卫健委、体育局、市县区教育局,积极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利用寒暑假以及周末时间进行运动处方培训,以及科学健身指导的培训等,围绕体医融合,将菏泽武术特色项目融入培训课程,使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体育实践知识,也有一定的体医融合理论知识。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传授运动技能为目的,要减少放羊式体育课,应该树立传授健康技能的新型体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实现双赢的学习效果,也就是不仅学会运动技能、也学会如何锻炼身体,加强自我身体预防,从而达到提升体质健康的目的。

(三)多部门专家协同合作,研制中小学生运动处方库

体医融合,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就是要结合学生体质检测数据、社区医院对学生的体检数据,结合二者情况,专家通过研判,开设相应的运动处方。研制运动处方库的目的是学生根据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以及防治疾病的发生,防止或者减少由于不适当的运动引起的意外伤害。体育和医学专业操作人员,通过建立的平台把个人体质检测报告、体育活动建议报告以及运动风险研判与能力报告录入系统,要汇总在学生个人的体质健康档案表中,每年定期进行数据比较,从中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情况。菏泽市教育局、体育局、卫健局应共同努力,组织部分体医融合专家、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医学专家,共同研制适用于不同中小学生群体的运动处方库。

(四)学校和家庭有机统一,共同为学生体质健康保驾护航

家庭体育锻炼环境和体质健康意识,尤其是家长的长期坚持,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该把为学生建立的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并针对运动处方的内容在召开家长会时,及时告知家长,同时要在班级会议时告知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平时在课余时间积极锻炼与预防;体育教师对授课班级,也应该有同样的一份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就体质健康促进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向学生进行解释[5]。学校及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实施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努力实现中小学生熟练掌握1项及以上体育运动健身项目,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力争实现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的配置达标率,能够达到100%,中小学生每周进行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5次以上,寒暑假期间,每周也要进行体育活动3次以上,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秀率超过25%。

家长应从“治未病”的理念出发,对中小学生的健康进行管理,父母平时要加强与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这对个人的体质是一种提高,对孩子的锻炼也是一种无形的监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调节学习和生活压力,使中小学生达到健全的健康状态。家长关注孩子身体情况,一定要依据在医院检查的医学指标,以及学生在学校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综合评价孩子的身体情况,建立孩子的健康档案,以便对孩子的健康进行适时监控。另外,饮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家庭饮食结构安排上,注意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对高糖、高脂肪食物适当控制,增强家庭营养健康意识,不间断地关注健康菜谱、药膳及食疗等知识,从饮食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管理。

(五)菏泽市教育、体育、医疗机构与体育培训机构相结合

菏泽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对体育培训机构进行相关要求,加强管理,发挥体育培训机构在周六周日、寒暑假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现有的体育教师人才年龄段差别较大,既有45岁以上的高级教师,也有40岁以下的中级职称教师,由于在求学期间没有在运动医学方面认真研读,或者说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体医融合背景下,需要综合型的体育教师,为此,需要建立系统、全面的培训规划,针对不同水平的体育教师进行分类,分批分级进行培训,利用菏泽市、县区体育教师培训组织工作网络进行再学习,适时进行现场面授学习。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中,主要开设运动医学、运动处方、医务监督等,使体育教师能够掌握并简单运用基本的运动医学知识于实践中,不仅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应用,而且能与社区医务工作人员配合,同时能够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由于中小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决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需要多方共同担负责任,仅仅依附政府单一化行政监管,并不能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起到有效改善。菏泽政府部门仅是宏观规划、顶层设计与调控,是体质健康促进的掌舵者,真正的实施者是体育与医疗部门,它们是体医融合的主体,政府需要通过重组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明确部门分工协作,使其达成合作框架,协同治理,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的转变,构建体医融合诊疗新机制[6]。

体医融合共生,其重要的保障就是培养“亦体亦医”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菏泽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方面、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方面,要通过跨领域知识和跨技能培训,也就是所谓的“体医交叉培训”,不仅培训能开运动处方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要培训能科学指导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通常的举措是充分利用地方的医学类高校及地方大学的体育院系,通过讲座、网络视频教学,培养体医融合人才。

(六)菏泽市中小学生体质检测与运动处方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访谈牡丹区、巨野县、市教育局等,对最近几年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了解,学生体测综合评价指标呈现由下降到上升、由上升到下降的波浪式。菏泽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学校以及各团体要进一步加大“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与应用,尤其要发挥体育的健身、健美、促进心理健康等多元化健康功能。新时代下,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进程不断加快,社区的规模和人数也急剧增加,社区根据要体育情况,尤其是一些民俗体育传统项目,积极建立中小学生体育项目俱乐部。因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课的锻炼要与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学生参加区域地方的体育项目俱乐部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健身体育活动的主要平台,是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保障[7]。菏泽市中小学生体质检测与运动处方网络平台建设,要不断推进,平台的建设需要学校、体育教师与医学人员共同管理,将学生每年的体测成绩和体检数据录入系统平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后,能查到自己的情况,也要求家长进入系统查询孩子的情况,与孩子共同努力提高体质。

猜你喜欢

体医菏泽市处方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小村的呼噜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人间处方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