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

2021-01-02韦善健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学科

韦善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马山中学 广西柳州 545200)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意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的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纵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也更加考验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学科特色,并借助农村所特有的人文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政治修养及文化自信。在深入挖掘学科内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一、将农村事件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关事件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农村的特点及学科特色,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发生在农村的典型事件作为讲解的案例,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农村生活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1]。

比如,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律在我们身边”时,在课堂开始学习之前,我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关于农村村民的纠纷事件,利用真实事件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熟悉的方言及情节让学生在事件分析及法律查询的过程中更有积极性。通过自主分析,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强化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提升整个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立足农村,深入挖掘学科内容,延伸学生的人生价值

知识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在为国家、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延伸自身的价值。农村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学生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结合学生的特点,立足农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自身的价值[2]。

比如,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绽放生命之花”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为学生展示了一些视频片段,有学生发愤图强、学有所成最终回到农村建设家乡的内容,也有在国家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内容。借助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能让学生思考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且,我也引导学生思考借助自身目前的状况能为农村的建设做些什么,以此延伸学生的学习内容,延伸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结合农村文化进行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对文化的传承是教育所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结合农村文化开展学科教学,既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也能丰富课堂内容。将农村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能更好地彰显学科教学的质量。同时能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教师注意的一点是,时代的发展也引导着学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要能够迎合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学习,这既是对教学的创新,也是在不断提升文化价值[3]。

比如,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守望精神家园”时,在讲解延续文化血脉时,我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当下农村依然在的文化传承内容。学生从文化习俗的由来、形式、发展历程进行讲解,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我在讲解过程中更是将当下的农村文化进行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文化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另外,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让学生能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也在更好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助力。因此,教师应结合时代背景及学科要求,开展相应的特色教学,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掌握基础的法治知识,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等。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科内涵,与农村境况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另外,学生的日常所学要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超学科”来啦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