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创新实验微课,促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2021-01-02金黎明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利用微实验教学知识点

金黎明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 浙江金华 322000)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应用于创新实验教学中。其中,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实验探究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科学教学手段的提升,还可以方便教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而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在新课改颁布背景下,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动手,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科学的创新与改革能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到认识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注重于其他学科相融合,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其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教育中也不例外。而且,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在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注重对科学创新实验方面的讲解,只是一味地为应试考试,给学生灌输课本中的知识点,且追求高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实际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多的会限制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逐渐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便于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同时能提高实验课堂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符合我国现代化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要求。

例如,教授“物质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导学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表达自己对声音特性的认识,课前导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水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由气态变成液态,以此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水的两种状态进行分类,进而实现从抽象到直观形象的转化。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查询与水的特性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此做出分析,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之后可以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利用手机记录下实验变化的过程,并且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相互之间还可以讨论各自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学实效。

二、课前导学借助微课,任务驱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课前导学是每堂课的必要环节,但在传统的课前导学环节中,教师一般会布置课前任务,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形式较为单一,时间久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作为引领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微课加入课前导学环节,以此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制力和专注度,而微课在课堂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问题上,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任务驱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制定课堂任务,教学任务应该和学生应学习的科学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高效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有一单元是学习“生物与环境”,在此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接下来引出氧气、氧气的重要性,提出假设生活中没有空气会出现什么问题等[2],然后主要讲如何制取氧气。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思考这一单元的知识,从而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所学知识有所疑问,更好地代入学习,理解课堂主要任务,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微视频加深学生记忆,增强直观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课本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由板书或课本进行教学,时间久了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或学习兴趣低下。借助微视频丰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生命起源的视频,在课前导学时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形成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利用微课展示课堂实验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灵魂,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来学习相关知识,这样更加直观、形象和便于记忆,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理构建网络学习、分享平台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有利。对此,教师应该充分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学习交流的平台。比如,学习课本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将这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分享到群内,让学生课前对知识点内容资料进行查阅和了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接触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平时,教师还可以在群内给学生分享一些科学实验的相关书籍,为学生提供知识拓展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对于课堂中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群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不正确的观点,教师可以及时进行纠正。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在课下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广度。

五、利用微课开展思维导图,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还支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中的思维导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问题讨论上,实时记录下课堂讨论结果,记录集体思维模式下的讨论成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很直观地表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微课的形式能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部分知识,将知识点由点及面形成知识网,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本着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应用微课教学资源,最大化地优化初中科学教学,有效设计微课,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学相对比,微课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且教学效果显著,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重大的教学意义。而且,“微课”同样也代表着“微时代”的来临,在看似“碎片化”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微课资源平台和“微环境”创设始终都是为了学生主体,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教师应积极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知识面,发挥“微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细中见真、“微”中知著,实现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得到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利用微实验教学知识点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