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思维能力科学

邵 军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江苏苏州 21540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同时应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技能及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善于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则针对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一、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提升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般而言,要想衡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则要具体分析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要求学生善于从具体的事件中应用辩证的视角观察问题以及思考问题,从而寻找更多途径,全方位完成具体学习任务及探究性任务,这是当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优化科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及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1]。

(二)深入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积极探索科学奥妙

科学知识处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生活也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学生容易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疑惑,同时对疑惑点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在科学学科领域,引领学生深入感受到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促进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今的科学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室内,教师应更多地带领学生走进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与感受,深入、有效地探究科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并注重积极主动探索科的奥妙。

(三)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热情,提升科学学习效率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科学现象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巧妙现象吸引学生的眼球,并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之后学生会对这些事情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兴趣的持续时间并不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探究热情,注重将科学课程中的趣味性及严谨性结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率。

二、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创设科学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知识的获得是经过思维、体验及实践等多个环节逐步获得的,并不是依靠死记硬背获得的。尤其是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科学科目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灵活性的科学注重采取灵活性的思维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处理,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科学世界的奥妙。在科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发现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走进科学世界,并善于发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进一步结合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短视频,视频中呈现敲鼓的声音,之后提出问题:鼓声是如何传播的呢?学生们可能并不能理解,之后教师再次为学生展示真空仪、电铃、玻璃罩等,在微课中为学生播放操作步骤,在短视频中电铃打开之后,学生听到了声音,之后将玻璃罩罩上,依然可以听到电铃的声音,然后将真空仪打开,慢慢抽干里面的空气,并让学生注意倾听,发现听不见电铃的声音了,之后学生们提出问题:是不是因为真空仪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干之后,声音无法传播了呢?学生们集中进行思考,并进行深入探索,了解到声音原来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中,如果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切断了声音传播的媒介,所以听不到声音了,在探索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领学生交流

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引领学生积极探索科学、发现科学并深入科学。教师则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平等和谐的空间中交流互动,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效率。除了基本的探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具体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换意见,进行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有效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完善学生的科学思维框架。

例如,在“微小世界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与讨论,主要话题是围绕微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有的学生说:“在医药方面,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消灭液体中的细菌,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促使人们免受疾病的侵染而死亡。”还有的学生说:“有的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或者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比如酿酒、制作面包或者就奶品等。”之后教师为学生们提供指导,微生物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危害,引领学生们在交流与讨论中正确的运用微生物,让它们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服务,并避免微生物所带来的危害。

(三)扩展延伸科学环节,开发独特思维

科学知识需要进一步延伸,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因此,教师不妨将科学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学以致用,让所学习的科学知识为生活服务。教师在具体讲解科学知识环节时,应尽可能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领学生,带领学生延伸科学知识,综合性利地用自己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延伸科学知识,扩展学生的科学学习视野,让学生的科学思维有更加独特的发展空间[3]。

例如,在“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你会随意将果皮或者纸屑扔在地上吗?你会将吃剩的饭菜倒在餐桌上吗?你会随意践踏草坪吗?”引入学生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行为举动,引领学生思考,之后借助PPT为学生展示青山碧水、茂盛森林及鲜艳花朵等不同图片,之后再次展示河边白色垃圾、河里死鱼以及天空白烟等不同图片,引领学生在对比分析不同的图片中,深入感受到环境的恶化,并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综上所述,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注重提升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思维能力科学
蜗牛看牙医
培养思维能力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饮料瓶中的云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