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2021-01-02钱永兴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活动

钱永兴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苏州 215166)

混合式学习是现代化视角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和质量。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探究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应用策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进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课前预习环节中的作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可合理使用网络技术在线上APP发布学生预习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任务进行预习学习活动,改变传统的课前预习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动画、视频或者课件来完成预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1]。例如,在进行word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应用微课短视频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动画视频,然后在线上APP发布预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加强对微课短视频的观察,通过反复观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对知识点的归纳、微课视频观看、学习重难点记录,并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真正在混合式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二、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最接近传统教学的一个阶段,它是通过线下讲解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的一项活动,所以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让学生独立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进行合作讨论、师生互动,教师则通过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掌握重点知识,有效增进师生情感,加强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2]。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班级活动计划”的教学为例,教师结合线上学习中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分组思考探究活动,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巡查、答疑,充分烘托课堂学习氛围。最后教师需要让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汇报,让各小组之间开展相互评价活动,教师作最后的点评和总结。

三、课后拓展活动中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项极具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学生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教学应该是课堂实践及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所以,科学合理的课后拓展实践活动非常重要。教师可运用混合式学习方法,在APP上布置课后实践学习任务,结合相应的实践任务拓展,让学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应用技能[3]。如“制作电子相册”,教师在课堂教学技术以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制作“开往春天的小火车”。让学生利用数码相片管理软件ACDsee制作可以独立阅读的PDF格式的电子相册,同时锻炼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后拓展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与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等形式进行制作方案的探讨,使学生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拓展学习任务,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分享交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开展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善于挖掘混合式学习方法的优势,通过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让教学实践不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利用线上教学弥补线下教学的局限性,利用线下教学弥补线上教学互动性差、教学呈现不够的缺点,有效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活动
“六小”活动
“不等式”基础巩固
“活动随手拍”
“整式”基础巩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