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中职生学校适应的路径探索

2021-01-02罗月英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针对性云南中职

罗月英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在精准扶贫政策中,云南学生有机会前往广东求学,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但这些云南中职生入学之后,由于广东的生活方式不同和环境陌生,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心理很容易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有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想家心理,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无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云南中职生出现这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现象,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的这种现象,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学校环境,更加积极热情地面对校园生活。作为一名主教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师,笔者通过对云南中职生的观察与分析,在下文中简要总结了云南中职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并从心理健康和德育角度探寻了帮助云南中职生适应学校的有效路径。

一、云南中职生学校适应现状

(一)教学环境适应困难

对于云南中职生来说,学校的生活占据了他们成长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但由于广东地区的教学环境与之前所处的环境有很多不同,导致云南中职生难以直接适应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还影响了心理健康。进入新环境后,不管是学校硬件设施还是教师的教学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在大班化教学之中,教师很难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使得云南中职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由于中职生的年纪较小,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很容易降低自觉性,开始接触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人或事。

(二)难以处理人际关系

云南中职生来粤求学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还要通过良好的环境促进自我健康成长。进入新环境之后,多数学生都渴望建立同伴关系,希望与当地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由于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民族语言、兴趣爱好与其他学生不同,交往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败心理,进而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或行为问题[1]。因此,仔细观察校园中的学生会发现,云南中职生经常会选择独自行动,害怕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云南中职生与教师的关系也比较疏远,面对完全陌生的教师,学生极易产生恐惧心理,这非常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会阻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情绪适应问题显露

要想尽快适应新学校的生活,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情绪,这样才能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新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对于云南中职生来说,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看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情绪适应问题出现。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人群,由于中职生的年纪比较小,本身就容易产生害怕的心理,加上刚刚进入校园还没有归属感,远离家乡所产生的无助感、消极的情绪会在学生内心中不断积压。若中职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心理积压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云南中职生学校适应的路径

(一)建立成长档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要想帮助云南中职生更快适应新学校的生活,教师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建立针对性的管理体制,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云南中职生的特点为切入点,为其建立健康横长档案,将学生的成长背景、适应状态及问题等问题记录下来。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之后,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能更得心应手[2]。例如,部分云南中职生刚来学校的时候,由于与从小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行文习惯都存在差异,与当地的学生经常会产生摩擦。对此,教师为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了学生的详细情况,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使学生了解了当地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并且越来越适应新学校的生活。通过建立成长档案,教师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之后,教师也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云南中职生更快融入集体。

(二)搭建交流平台,倾听学生内心真实想法

中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主动肩负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尊重云南中职生与当地学生的差异,并积极关注云南中职生的心理需求,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其进行开导与鼓励,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快乐地成长。例如,教师借助学校现有的资源搭建了交流平台,为云南中职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都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云南中职生的需求和心理变化,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此外,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交流,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加快了云南中职生对学校的适应速度。

(三)开设培训课程,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帮助云南中职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教师需要注意指导云南中职生进行人际交往,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当云南中职生与其他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之后,自信心和自尊感都能得到增强,还能改善云南中职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但由于云南与广东的生活方式、民族语言有很大不同,仅凭学生自己的努力很难快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因此,教师可以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例如,在日常教学结束后,教师会根据云南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人际交往技能培训课,在课堂中为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精神,并为学生介绍具体的人际交往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的交际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同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久而久之,云南中职生内心的孤独感和自卑感逐渐消失,在学校中有了自己的朋友圈,遇到问题之后会主动寻求其他学生的帮助。通过人际交往技能培训课程的开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云南中职生来说,良好的学校适应不仅能使其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还能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了帮助精准扶贫政策中的云南中职生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学生在学校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帮助云南中职生较快地适应学校环境并树立自信心,以更出色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发展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针对性云南中职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